第4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康熙帝之前雖然疲累,卻也不至於暈倒。

  最主要的還是太子的「不恭不敬不孝」使得他氣急攻心,這才暈了過去。

  有了太子這個不孝的東西在前頭惹了他生氣,如今四阿哥和四福晉的孝心讓他心中更為舒坦了些。

  梁九功繼續道:「四阿哥聽聞您暈倒了,急急地趕過來看您,連四福晉那邊都顧不上了。那時候您已經歇下了,並不知道這事兒。」

  康熙帝有些不太在意這件事:「他本來就該來的。朕身為他阿瑪,他理應過來瞧一瞧。」

  「瞧您這話說的,雖然探望暈倒的阿瑪本是該做的事情,那也得四阿哥和四福晉都有孝心吶。」梁九功笑道:「若是那種沒孝心的,單一句『妻子有孕身子不適走不開』,就好似能把探望父母的事兒給推了似的。即便旁人說起來,他們好似也有藉口。可四阿哥四福晉都沒那麼做,倆人都想著您惦記著您,四阿哥才大半夜拋下四福晉沒管,匆匆來看您。」

  康熙帝徹底睜開眼,高興地哈哈大笑,卻還是忍不住說:「就算媳婦兒有孕重要,孝心也不能廢。孝為天。他如果敢不來,敢用他媳婦兒當藉口,朕就找他們倆算帳!」

  雖然口中說著的好似埋怨的話,但很顯然,康熙帝現在十分喜悅。

  梁九功就暗鬆了口氣,也跟著高興起來。

  其實梁九功也不是故意幫四阿哥和四福晉說好話。

  他也是希望皇上能開心一點。

  跟著皇上那麼多年,他能看出來太子偷窺的這種「不忠不孝」行為有多麼讓皇上寒心。

  因此特意提了個最有孝心的皇子和福晉出來,讓皇上高興高興。

  對他來說,皇上的開心和健康最重要。不論說些什麼出來,但凡能讓皇上心情好一點,那都是他的造化了。其他的事兒都不算什麼。

  康熙帝一改之前的鬱氣,神清氣爽了許多。許是心情好了些的關係,瞌睡襲來,他又睡了過去。

  蒙古郡王的效率頗高。

  沒幾日,十八阿哥的棺木和運送車子馬匹準備好。

  康熙帝讓大皇子帶著十五阿哥十六阿哥,護送著弟弟的遺體回京。而他則帶著其餘的阿哥們,按照之前的計劃把塞外的路線走完。

  原本這孩子早夭,不適合讓哥哥們送他一程。

  之所以遣了幾個阿哥護送,一來是因為康熙帝著實疼愛這個兒子,二來,十五阿哥和十六阿哥是十八阿哥的同母親哥哥,如今親弟弟突然折在了路上,由他們二人送他回去,好歹也能撫慰一下生母痛苦的心。

  離開京城時候,十八阿哥好好的。轉眼人還沒回去就沒了,康熙帝覺得自己在這方面是有些愧對他生母王氏的。

  可十五阿哥十六阿哥都還沒有成年,最好有個成年的哥哥陪著他們回京。

  康熙帝這才盯上了大皇子。

  之前這段時間,大皇子表現得十分關心弟弟們。正好讓他這個關心弟弟的哥哥做這件事。

  大皇子本不想負責護送弟弟棺木回去。

  如今太子被廢,他正好可以湊這個機會好好表現。只是再怎麼表現,都得人在皇阿瑪身邊才行。一旦離開了皇阿瑪的身周,他表現再如何好,皇阿瑪也沒辦法親眼看到。這就落了下乘。

  大皇子心中大急,旁敲側擊地暗示了康熙帝好幾次,表明自己想要跟著皇阿瑪繼續塞外之行的意思。

  但康熙帝表示,只能他去。

  太子……不,應該說是如今的二皇子,已經不適合護送棺木回京了。而年長的皇子裡,數他年紀最大,過去正合適。

  大皇子急了,口不擇言:「皇阿瑪太偏心了些。明明四弟也可以做這種事情,卻非要讓兒臣過去。」

  康熙帝頓了一頓,面容看不出喜怒,聲音平穩地問:「那你是寧願讓老四回京,都不願親自去一趟了?」

  大皇子也不傻,聽出來皇阿瑪其實有點不悅了,忙說:「倒也不是。只,四弟他平時總是在照顧著四弟妹,顧不上皇阿瑪。若是讓他回去的話,他可以帶著四弟妹一起回去。養胎還是在京城的好,在塞外終是不便的。」

  康熙帝一陣大笑後,忽然沉了臉:「你為了自己不回去,寧願讓你有孕的弟妹跟著弟弟一同回去。雖說你弟弟和你弟妹不避諱什麼,畢竟那棺木中的是他們的親弟弟,而他們一向愛護弟弟妹妹。可是,你就沒想過,四福晉腹中的乃是朕的孫兒。難道胎兒就不需要避諱開嗎?」

  大皇子的冷汗就這麼猝不及防地流了出來。

  是他疏忽了,只想著讓四阿哥來做這件事情,不知不覺地把四福晉牽扯進去,又忘記了皇上即便不在意旁的,對孫兒還是十分在乎的。

  大皇子連忙跪下:「請皇阿瑪恕罪。兒臣也是一時心急才說錯了話,請皇阿瑪莫要怪罪。」

  康熙帝沉默了許久,最後才「嗯」了一聲,算是答應了他的請求。

  眼看著大皇子一行人出行在即,誰知就在這個檔口,又發生了一件意料之外的事情。

  三阿哥來了。

  起因是十八阿哥「病重」的時候,太醫們束手無策。那時候康熙帝曾經快馬加鞭叫人送信去京城,讓三阿哥找些好的大夫來塞外,給十八阿哥看病。

  結果三阿哥那邊差不多才剛收到消息,這兒十八阿哥人就已經沒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