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子其實這一次能夠神不知鬼不覺地進到院子裡來,實在是占到了天時地利人和。

  因為十八阿哥亡故,康熙帝抽調了身邊的一些人去十八阿哥院子裡幫忙。而後康熙帝又怕蒙古郡王置辦車子和棺木的事情太過繁雜,派遣了一部分人跟著蒙古郡王。

  這下子院子裡剩下的人也就原本的十之四了。

  有幾個人在院子周圍巡視,另外二人則守在院門邊上。

  大皇子過來之後,那兩個人同一個進去通稟康熙帝,另一個則去找梁九功了,恰好就這麼一點點的時間都不在院門邊。

  太子就恰好湊了這個門人值守在院門的時候,正好進了院子。

  他遠遠看到了大皇子進入康熙帝屋中,便尋了個大樹下陰影的位置慢慢等著。

  倒也不是為了躲藏。

  而是因為最近種種事情都和大皇子脫不開干係,他現在不想和大皇子一起去見皇阿瑪。

  大皇子出來的時候,太子正猶豫不決著,思考著到底要不要在這個時候進去一趟,和皇阿瑪敞開心扉聊聊天。

  畢竟他之前做的事情略失了妥當,惹了皇阿瑪生氣。

  倘若現在父子倆心平氣和好好聊一聊的話,說不定就能化干戈為玉帛,能夠不計前嫌繼續好好相處了。

  誰知他正想著「不如明天再說」吧,打算離開的時候,卻聽到了大皇子和屬下密談的那一番話。

  太子這便更加踟躕起來。

  去?還是不去?皇阿瑪到底想不想見到他?如果去了,他們父子倆究竟是會握手言和還是更加兩相對峙?

  這都是他十分疑惑而又舉棋不定的源頭所在。

  偏偏皇阿瑪好似在裡頭正和梁九功談論著有關他的話題……

  太子躊躇著上前,忍不住挨近了門邊兒,想聽一聽皇阿瑪到底對他是個什麼態度。

  半晌沒有聲音。

  這時候他想起來,大皇子說的是康熙帝和梁九功正在窗邊密談,便又轉了腳步走到了窗戶底下,想要聽一聽兩人的對話。

  可是窗戶那邊只有一窗相隔,但凡外頭有點動靜都能聽到。更何況樹下有落葉,腳踩上去吱嘎聲響起,任憑誰在窗內都能意識到外頭又問題。

  因此,太子剛剛走到了窗戶邊上,就不小心就聽裡頭傳來一聲呵斥:「誰在外面!」

  太子沒料到自己會被發現,慌亂之下趕忙跑走。

  可是康熙帝身邊的侍衛都是反應極快的,距離最近的幾個人聽到了皇上的呵斥聲後,立刻趕往這邊的窗旁。

  幾把利劍伸出,將窗外的人給牢牢圍住。

  不過,當大家看清楚了這個人是誰時,俱都愣在了當場:「太子殿下?」

  康熙帝已經察覺了窗外的異狀,大跨著步子出了屋。

  看到太子的剎那,他先是詫異而後震驚,不敢置信地問:「你偷偷在我窗邊做什麼?」

  太子百口莫辯,而且他確實也做錯了,緊張加後悔的情緒湧上來,結結巴巴說:「沒、沒做什麼。就……我就路過這裡……」

  欲蓋彌彰說的便是這種情形了。

  倘若他大大方方地說一聲,自己來見皇阿瑪,不小心經過了窗邊踩到了枯枝落葉,那麼康熙帝或許還不會懷疑他。

  可他現在的這般情形太過詭異,任誰一看都會覺得他這模樣十分心虛。

  康熙帝望著太子那不住躲閃的眼神,想到之前他鬼鬼祟祟的樣子,當即臉色冷了下來:「你跟朕進來。」

  太子不敢上前,畏懼地連連後退。

  他也搞不懂,自己剛才怎麼就鬼迷心竅過去「聽一聽」了。

  他想,如果他照著自己之前來的本意,大大方方走到門邊求見不就沒事了?為什麼還要多此一舉過來呢?

  這一趟到窗下,也讓他心虛得很,壓根不敢直視皇阿瑪的雙眸。

  看著他這個模樣,康熙帝隱約明白了什麼。帝王顯露怒容,指著太子:「胤礽,你給我滾進來!」

  太子忙辯解:「皇阿瑪,兒臣過來只是想和您好好聊一聊的。當時去窗戶邊,我不是故意的,真不是故意的。」

  他這種心虛的樣子,誰會相信他不是故意?

  康熙帝直接讓侍衛們扣住了太子,押著他進了屋。

  不等康熙帝開口詢問,太子邊被侍衛押著前行,邊不住辯解:「皇阿瑪!冤枉啊!兒臣冤枉啊!兒臣身為太子,除了您之外就屬兒臣最尊貴了,兒臣何至於做出這種對您不敬的事情呢?」

  康熙帝本就昨天一夜沒睡,疲累至極。

  眼下看到了太子這般偷窺後不僅不死悔過,反而振振有詞的模樣,他更是壓不住脾氣,勃然大怒。

  「除了朕之外,就屬你最尊貴?」康熙帝揪住了太子話中的這個把柄,當即駁斥:「那朕如果撤了你這個『尊貴』的身份,廢了你這個太子,你是不是就不敢這般膽大包天、在朕的屋外窺視了?」

  太子沒料到皇上大怒之下會說出這麼一番話,怔在了當場。

  侍衛們,以及屋外聽到異動匆忙趕來的宮人們,也都沒料到能聽見皇上這一番對太子厭棄至極的話語,不由都愣在了外頭。

  有個小太監是太子帶來的,之前一直在院子外頭不遠處徘徊等著,剛才看這邊「熱鬧」起來,覺得不對勁湊了過來。

  現聽到皇上居然說要「廢了太子」,他心下大驚,趕忙跑出了院子,去搬救兵。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