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事兒珞佳凝聽後也大為驚奇:「他是一點面子都不給九福晉?」

  「九福晉的親姐姐都讓九弟那麼下不來台了,九弟心裡能舒坦?」五福晉說著說著不由搖頭嘆息:「倘若九福晉性子軟和一點,九弟說不定也就和她將就著過了。偏偏九弟妹也不是個服軟的性子,而九弟因為對董鄂家一直有氣,想必語氣好不了。」

  這樣的情況下,大婚之夜吵起來也算是必然的事情。

  珞佳凝和五福晉想著那夫妻倆的事兒,也不由大為嘆息。

  「董鄂家也不幫九福晉過來說和說和。」五福晉覺得疑惑:「本來就是董鄂家有錯在先。現在九弟因此惱了他們,他們放下身段過來主動求和,九弟又不是鐵石心腸的人,說不定就態度改變了呢。」

  珞佳凝順口道:「說不定董鄂家壓根不重視九弟。」

  五福晉若有所思:「真有可能是這樣。」

  好在沒過多久,康熙帝就開始張羅著要去熱河行宮避暑的事兒了,九阿哥大婚的後續情況倒是變得沒那麼引人關注了。

  行宮雖然只建成了一部分,卻也能讓不少主子住進去。

  康熙帝便開始擬定跟著一起去的名單。

  太子留在京城,這是必然的。四福晉夫妻倆和五福晉夫妻倆一定要帶上,其他的阿哥福晉再作考慮。福晉們倒是可以跟著,但是阿哥們有很多要忙著政事脫不開身的,許是不跟去。德妃宜妃她們要帶著,另外再帶幾個年輕貼心的妃嬪就可以了。人不用太多,免得呱噪。

  而且,這一次康熙帝決定帶太后一同去避暑。太后便和皇上說了,五公主夫妻倆和七公主夫妻倆也要一同去。

  「這倆孩子都是怕熱的,跟去熱河正好。」太后道:「想她們成親也沒多久。額駙們跟著也是自然的事。」

  對於皇額娘說的提議,康熙帝自然是應下的。

  珞佳凝知道名單後,去宮裡幾趟,明里暗裡問太后真的要帶五公主去熱河嗎。

  太后覺得去熱河避暑是好事,自然要帶著五公主去。

  見太后主意已定,珞佳凝便開始收拾行裝,準備去熱河的所有物品。還特意吩咐人多帶一些藥材在車上,最好是治療中暑的。

  她的理由是,天熱怕中暑,所以有備無患路上多帶一些這種東西。

  事實上,如果她沒記錯的話,五公主會在這次去熱河行宮的途中因為中暑而病故。

  她不希望五妹妹遭遇這些。

  中暑這種事情,並非骨傷或者是肌肉損傷這種傷到了身子本身的問題。如果是認真點的話還是可以避免的。

  為了提前預防這個事情的發生,她要做好打算,在路上照顧好五公主。

  就在她宅在家裡收拾東西的時候,珞佳凝意外得知和嬪居然不跟著去。

  這事兒是胤禛告訴她的。

  當時胤禛不過隨口一提而已,珞佳凝卻覺得奇怪:「和嬪娘娘拒絕了皇阿瑪的提議?」和嬪瓜爾佳氏之前一直深得盛寵,本來皇上是想和嬪跟去的,初時的名單上也有她。

  誰知和嬪不答應,皇上只能把她名字剔除。

  實屬意料之外。

  胤禛也不清楚這件事是個什麼情形:「我基本上不在後宮行走,這個事情也是聽到了十弟說起來。具體情形並不知曉。」

  珞佳凝是真挺疑惑的。

  第二天,珞佳凝在妯娌們聚在一起吃果子聊天的時候,順口提了一句:「皇阿瑪為什麼沒有帶著和嬪娘娘過去?」

  她因為要準備去熱河行宮的事情,準備了好多天,壓根沒撈著進宮,自然也不可能為了這個單獨跑一趟皇宮問德妃這件事了。

  這次妯娌們聚會,也是難得。倒不是互相之間關係都好起來了,而是五福晉想著大家馬上都要一起去熱河行宮,好歹也要在路上和行宮裡待不少時候,算是提前聯絡一下感情,免得到時候再生出矛盾來。

  於是五福晉坐東來請大家聚了這麼一次。

  福晉們相聚的時候,珞佳凝這樣說出和嬪沒過去的事兒,倒沒什麼。畢竟這個事情既然發生了,肯定福晉們都聽說。不知她,也有其他人都覺得好奇。

  譬如五福晉,現在就跟著她問了一句。

  「和嬪生了個女兒,沒多久就沒了……這件事四福晉知道的吧?」大皇子妃拿著調羹撥著碗裡的冰鎮梅子,嗤笑了聲:「倘若她這個孩子生的是時候,很快夭亡倒沒什麼。偏偏不是時候,偏偏皇阿瑪現在還很忌諱『孩子突然夭折』的事兒。她總因為這個兒哭泣,次數多了,皇阿瑪自然不待見她。」

  很顯然,在大皇子妃看來,是康熙帝惱了和嬪所以不再帶她去。

  孩子剛出生沒多久就夭折,很容易讓想回想起來十阿哥那個剛出生幾天就夭折了的庶長子。若是沒有十阿哥庶長子的那一遭事情,康熙帝說不定就會溫聲細語地寬慰和嬪了。可那件事就在之前發生了,每每想到夭折的女兒,他都很容易想到那個夭折的孫兒。

  大皇子妃的意思是這個方向的關係。

  九福晉現在還沒搬出來住,尚還住在宮中,了解的倒是多一點:「不瞞嫂嫂們,我倒是聽說皇阿瑪是打算帶著和嬪的。只不過和嬪自從孩子死了後,一直哭哭哭,皇阿瑪去了她也是哭。這一次聽說皇阿瑪要帶她去,和嬪自己不樂意,說什麼『要在宮裡悼念那死去的孩兒』。結果皇阿瑪一生氣,就真的決定不帶她去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