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雖然七公主還沒嫁到了張家,可是這一次皇上格外開恩,邀請了張家參宴。

  張英如今已經是大學士兼尚書,兒子們也很爭氣,做官的做官,中舉的得了庶吉士,還一個即將做駙馬的,家中風頭一時無兩。

  大家紛紛揣測著董鄂家的同時,又紛紛朝張家恭喜。

  康熙帝看著張家兒郎們應對自如又彬彬有禮的樣子,不由與太后感嘆:「還是老四夫妻倆找的人家好。」

  看看宜妃和八福晉找的董鄂家,算什麼東西。

  遠不如四阿哥和四福晉看中的張家。

  唯有張家這樣懂禮又進退有度的人家,方才對得起「皇親國戚」這四個字。

  太后聽了康熙帝的話,知道康熙帝對臘八那天晚上的事兒還心存芥蒂,便問;「要不要找了索額圖來說說話?」

  那天之後,康熙帝對索額圖明顯冷淡了許多。

  以前的時候,君臣兩個有說不完的話,偶爾康熙帝還會叫一聲叔父以示親近。但是最近很明顯的,皇上都基本上不太召見索額圖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那天的事情造成的影響。

  康熙帝聽了太后的話後,沉默許久,最終緩緩說道:「還是不必了。現在是新年期間,不議朝政。既然如此,就沒必要單獨召見索額圖。」

  太后輕輕頷首表示同意。

  因為是宮中家宴,是按照地位來排位置的。所以康熙帝和太后的座位,距離太子的座位並不遠。

  因此,康熙帝和太后說的這番話,不知道怎麼的,沒多久居然傳到了索額圖的耳中。

  索額圖知道自己參與到八阿哥和小董鄂氏的那一幕里,在皇上跟前,最好有所表態。

  他本想著如果皇上私底下召見他,他便向皇上好好說一番。誰知整個新年都快要過去了,皇上都沒有私下裡召見他。

  再加上他聽到了皇上和太后的那番談論,索額圖心裡便堵了一口氣。

  在年後康熙帝初次早朝上,索額圖就高聲說出了自己「已經年邁想要告老還鄉」的話語。

  說實話,他也是想向皇上表明自己那種「賭氣」的心態。同時也是側面告訴太子一聲,他已經把太子傳給他的話認真聽了也放在了心裡去。

  先皇后赫舍里氏因生產太子而崩逝,康熙帝十分疼惜太子這個一出生就沒了母親的孩子,把太子從小就帶在身邊撫養。

  赫舍里皇后是索額圖的親侄女。

  索額圖本就是朝中重臣,再加上又是太子親舅公的這一層關係,與皇上的關係就更親近了。

  如今索額圖提出來要告老還鄉,大部分朝臣都以為皇上會捨不得索額圖進而出言挽留。

  誰知康熙帝沉吟片刻後,竟是點頭答應了:「既然愛卿身子不適,那朕也不忍心讓愛卿繼續為國操勞。你的請求,朕准了。」

  朝臣一時間噤若寒蟬。

  大傢伙兒面面相覷,誰也沒料到皇上會准了索額圖的請求。

  要知道一般大臣們請求告老還鄉,再怎樣,皇帝都會態度上表示一下,說一番挽留的話語。

  結果到了索額圖這裡,居然都沒說一聲留下的話語,徑直就准了。

  索額圖顯然也是完全沒有料想到的。

  他躬著身子緩了好半晌,方才慢吞吞說出接下來的話語:「……老臣叩謝皇上聖恩!」

  這事兒可真是實打實的大事兒,在朝中引起一陣譁然。

  就連後宮,也不由得在暗中談論起索額圖告老還鄉的事情。

  珞佳凝聽到了這些話後,更覺得得離東宮遠一點。

  這段時間,珞佳凝聽了德妃的話,一直都避開東宮方向,基本上不怎麼和太子太子妃往來。

  可是,她躲得再嚴實,也不免有百密一疏的時候。

  這天她剛從太后的寧壽宮出來,走了沒幾步,旁邊就轉出來一道身影:「四福晉近來可好?最近有一段時間沒有見到四福晉了,連個說話的機會都沒有。」

  珞佳凝腳步慢慢停了下來,福身行禮:「見過太子妃。」

  太子妃含笑望著她,伸手扶她起來:「何必如此客氣,你我妯娌一場,本可以更加親近。你和我一起,倒是不必如此拘謹。」

  如果是太子妃身邊的小宮女來請,珞佳凝大可以找個藉口搪塞過去,而後一走了之。

  如今是被太子妃本人給捉住了……

  珞佳凝知道現在太子還得皇上信任,她不能太明顯地拒絕和太子妃來往,不然康熙帝連帶著可能會惱了四阿哥。

  珞佳凝就笑著順著太子妃意思說:「我也覺得,我們妯娌一場要更親近些才好。」

  而後跟著太子妃一路說著話,到了東宮。

  不知是真的來巧了,還是說太子妃有意為之。總之,珞佳凝她們到了東宮的時候,意外發現索額圖也在。

  索額圖這一次是進宮給皇上請安的,說是過不多久就不能天天見到皇上了,他十分不舍,這幾天便來給皇上請安。

  今兒又來了東宮,是再來看看自家外甥。

  太子妃見索額圖也在,就沒把四福晉引到了會客的花廳,而是先去了花廳旁邊的屋子暫時坐著。

  這個屋子和旁邊的花廳只有一簾之隔,從這邊可以看到那邊人的身影。表情也能影影綽綽觀察到一些。

  索額圖正真心實意地哽咽著:「老臣這次離開,怕是許久要見不到太子了。太子保重。沒了老臣在身邊,太子您萬事都要小心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