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今出行時間已到,他就沒再耽擱,帶著太后孩子們浩浩蕩蕩離開了。

  皇上他們離開後,宮裡倒是安穩下來。

  沒有了皇上在場,後宮的女人們反而和諧起來。

  德妃也說,每每宮裡只剩下了女人在,乾清宮那位離京後,宮裡的勾心鬥角都少了許多。

  珞佳凝不由感嘆:「大家不過是為了爭奪皇阿瑪的寵愛而已,所以處心積慮做那麼多事,現在皇阿瑪不在京中,即便是做了什麼事兒他也不知曉,大家自然少了許多鬥爭的心。」

  這倒是實話。

  德妃嘆了口氣,拉著兒媳婦小聲說:「現在這樣和平,我倒是覺得皇上還不如不回來的好,在南方多待一會兒,讓我們這些人也歇一歇。」

  珞佳凝哭笑不得。

  德妃這是真把她當自己人啊,這種大不敬的話都敢和她私下裡說。

  「還是皇上回來的好。」珞佳凝輕聲和德妃道:「您看看現在宮裡頭這些事兒,亂七八糟一大堆,都弄不完。倒不如皇上回來了,四爺也好多休息一下。」

  德妃想想也是。

  如果皇上不回來,做事兒的就成了自家親親兒子老四了。

  太子倒也不是不做事,可太子習慣於把事情安排下去就不管了,後面處理的還是得老四來做。

  實際上真正的「大事」很少,所以太子去管的事兒也少,基本上都是由四阿哥在處理。

  其實以前太子不是這樣的。

  當初太子監國,但凡大小事情,太子都會親自過問,然後一一安排妥當。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好像是從上一次八阿哥幫忙之後開始,太子在漸漸轉變。

  好似是變得懶惰了,又好似是變得懂得放權了……

  也不知這樣的轉變是好是壞。

  不過從目前來說,這個轉變是四阿哥的親人們所不希望看到的。因為太子不管事務以後,四阿哥就變得忙碌許多,腳不沾地連飯都經常吃不上一口。

  「胤禛有好些日子沒有回府了吧?」德妃輕聲問珞佳凝:「聽說近日來不是在各處待著,就留在宮裡把事情處理好。」壓根都沒時間回他的四貝勒府。

  珞佳凝輕輕應了一聲。

  德妃遙望著窗外,低聲嘆息:「希望皇上能夠知道老四的不容易吧。」

  怕就怕等皇上回來之後,所有的功勞又都成了太子的功勞,而四阿哥什麼好處都沒沾到了。

  忙碌的日子一天天過去。

  日子漸漸轉暖。

  到了五月底的時候,聖駕歸來。

  眾人歡天喜地去迎接皇上。

  康熙帝賞賜眾人的時候,發現少了一個人,不由問道:「四福晉呢?怎麼沒見她過來?」

  他這次到南方一趟,帶回來的賞賜不少,而且都是南邊的新鮮玩意兒。

  那麼多的後宮妃嬪和福晉公主都在問他要好玩的,唯獨少了一個他喜歡的孩子,這讓他不由就問了出來。

  還是太后身邊的一個小宮女知道事情緣故,福了福身說道:「稟皇上,四福晉現在正在長春宮的,因為脫不開身,所以過不來。」

  雖然她沒有多說什麼,但是康熙帝一下子就發現了問題的關鍵。

  珞佳凝這個孩子一向十分守禮,沒道理他回京了這孩子還不過來迎接。

  再者,長春宮是十三阿哥生母福常在所在的宮殿。

  倘若四福晉人在長春宮脫不開身,那是不是說明福常在那邊有什麼問題了?只是現在是迎接聖駕的大好時間,四福晉不想讓他不高興,所以沒派人過來說一聲。

  康熙帝眸色微變。

  他轉眸望到了四阿哥,見四阿哥神色嚴肅,就知道事情果然不好。他正打算詳細問一問,這時候有人匆匆忙忙走出隊列,躬身說道:「皇阿瑪,容許孩兒回去看一看。還請皇阿瑪恩准。」

  說話的正是十三阿哥。

  十三阿哥這一次跟著聖駕南巡,一路來表現非常出色,康熙帝對這個兒子頗為中意。

  現在看到他神色這樣慌張,康熙帝正要點頭,卻被旁邊的八阿哥給出聲打斷。

  八阿哥躬身道:「皇阿瑪,現在還不知道長春宮那邊狀況如何,十三弟就這樣匆忙過去,怕是不太合適吧。」

  康熙帝瞥了眼八阿哥,於是指了四阿哥。

  康熙帝正想讓留在京城的四阿哥說說長春宮那邊的狀況,轉念一想,又改了主意。

  顯然老四夫妻倆十分有分寸,知道聖駕回宮後,兩人不能都不出現,最起碼的禮數要全了。

  所以四福晉留在了長春宮,而四阿哥過來相迎。

  現在他問四阿哥有些不合適。

  雖說他知道四阿哥關心福常在是因為十三阿哥的關係,可旁人聽了,卻會覺得四阿哥在後宮消耗的時間太多。

  還是問那個小宮女妥當一點。

  康熙帝就指了太后身邊的那個小宮女:「你說說看,長春宮那邊怎麼樣了。」

  這小宮女正是太后身邊的銀盞,與四福晉頗為熟悉。這次太后出行沒有帶著她,她就留在了寧壽宮做事。

  不過,四阿哥幫助太子監國忙得很,四福晉時常住在宮裡。每當四福晉那邊有什麼需要的時候,銀盞都會過去幫一下忙。

  銀盞福身說道:「稟皇上。福常在……她今天咳了血,身子不好得很。四福晉怕她有什麼不妥當的,一步也不敢走開,從早晨一直到現在都陪著,寸步不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