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宜妃有些驚訝。

  這個侄女兒自從嫁人後,一直與她意見相悖,兩個人簡直要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怎的這孩子忽然轉了性子,忽然間贊同起她的意見來了?

  宜妃心中警鈴大作,不由自主後退了半步,審視地望著八福晉:「你該不會是有什麼打算吧?」

  不然怎麼會莫名其妙過來表示支持?

  「姑母可真是冤枉我了。」八福晉伸手去挽宜妃的手臂,被宜妃做了個抿頭髮的動作給躲了過去,她也不氣不惱,溫聲說:「我不過是聽說你在皇阿瑪跟前講了這個事兒,皇阿瑪不同意。所以過來支持你一下的。」

  宜妃:「當真如此?」

  「自然是真的不能再真的。」八福晉笑道:「不然姑母以為如何?我與平時又沒什麼瓜葛。我沒道理非得讓她嫁給九弟不是?」

  雖說那個是她表弟,可她現在嫁給了八阿哥,自然要以夫家的排序來論,按理也該叫「九弟」。

  宜妃聽了這一聲「九弟」覺得略膈應,聽上去總感覺像是八福晉在為八阿哥謀劃似的。

  但她轉念想想,八福晉和三福晉的堂妹是真的素無瓜葛,而且八阿哥也和那個女孩兒不認識。

  難道說,八福晉真的是因為把九阿哥的親事攪黃了,所以這次過來幫忙的?

  宜妃正這樣想著,就聽八福晉再次開了口:「之前姑母說讓我嫁給表弟,我沒答應。這個事兒一直是我心裡的坎兒,一直過不去。每每見了姑母和表弟,我心裡難受,說話自然也就難聽許多。」

  八福晉說著,偷偷觀察宜妃神色,又道:「現在聽說姑母有了合適人選,想要給九弟找個合適的嫡福晉,我自然是比誰都更高興的,巴不得九弟可以覓得賢妻。我想,如果姑母一個人說這個事兒不行的話,不妨讓我來試試看。說不定皇阿瑪聽了我的話後,覺得那堂妹果然不錯,興許就准了。」

  宜妃沉默不語。

  八福晉繼續道:「姑母可得早一點下決定。那女孩兒年齡也不算太小了,合該議親了。倘若姑母不快一點的話,說不定她就被旁人家搶走了。這樣好的女孩兒,外頭估計求親的隊伍都排了兩條街了呢。」

  宜妃琢磨著她這些話真挺有道理的。

  衡量再三,終歸是「尋個合適的好兒媳」的主意占了上風。

  宜妃便對八福晉說:「既然你有這個心,那就幫你弟弟向皇上說一說吧。」

  八福晉頓時眉開眼笑:「姑母放心。我既然要幫忙,那一定是會幫成了的。您就等我好消息吧。」

  除夕宴上,觥籌交錯,每個人的面上都帶著笑容。不管笑容是真心還是假意,除夕家宴到底是在十分和樂的氣氛當中結束了。

  宴後,各人各自離開歸家。

  四阿哥帶著四福晉本也要回去,誰知還沒來得及離開,就被康熙帝給叫了去。

  原來康熙帝是想問一問他們夫妻倆要不要跟去南巡的事情。

  同樣被康熙帝叫來的,還有太子胤礽。

  只是太子是不可能跟著去南巡的,康熙帝叫了他過來,也只是有話要問他。但他是住在東宮的,不必走遠路歸家,因此康熙帝打算先問了老四兩口子後,再詢問太子其他相關的事宜。

  「這次南巡,老四媳婦兒若是想的話,可以跟著。上次你和朕說不一定過去,可是考慮清楚了?」康熙帝道:「老四是要去的。你若是跟去,便能夫妻倆在一道了。」

  他這話是特意把這小夫妻單獨叫過來說的。

  因為他沒想著帶其他阿哥的福晉,只有老四媳婦兒挺好的,想著一起帶去也不錯。

  太子在場倒是無所謂。

  反正他不在京城的時候,太子監國必須留下,所以太子聽到他說要帶老四媳婦兒去,也不會因為覺得不公平而對外聲張。

  胤禛沒料到有這樣一出。

  南巡是康熙帝很喜歡的一項「活動」,而且每次去都會在南邊待不少時候。倘若他必須過去而珞佳凝不去的話,想必夫妻倆要分開很長一段時間。

  成親這段日子以來,他早已習慣了有珞佳凝陪伴的日子。

  她不去的話,他都有些不樂意過去了。

  胤禛也不知道自己怎麼回事,明明清楚此刻應該順著皇阿瑪的意思來,卻還是忍不住道:「皇阿瑪,要不然,兒臣留在京城幫忙置辦五妹妹的訂婚禮……」這樣就能和珞佳凝一直在一起了。

  康熙帝有些動怒。

  他都說了老四一定去,老四還在這個時候忽然來這麼一下。

  太子在旁邊看到了,忙說:「皇阿瑪,兒臣倒是覺得,四弟不得不去。」

  康熙帝怒容稍減:「你怎麼想的,說說看。」

  現在屋裡除了康熙帝和四阿哥四福晉夫妻倆外,也就只有太子一個人了。

  如今就他們四人在屋裡,說話倒是隨意一些,不必太過拘謹。

  太子便道:「兒臣覺得,皇阿瑪南巡,在南方一定會做許多事情。四弟知識淵博,又精通各種事務。跟著皇阿瑪到了南方後,四弟一定對皇阿瑪幫助良多。」

  太子這番話說的十分漂亮,實際上他其實也有自己的考量。

  之前康熙帝帶著諸位阿哥巡幸塞外又盛京謁陵的時候,八阿哥幫忙監國。

  結果呢?

  朝中許多大臣看中了八阿哥的溫潤寬厚,又覺得八阿哥才學甚高,開始偏向於八阿哥那邊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