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僅如此。

  如果是尋常人家的女兒,倘若真覺得女兒受了委屈,說不定還能勸女兒和離,把女兒帶回娘家,而後再謀後路。

  可和親的女兒不同。和親的女子關係到的是兩族間門的和睦與安定,必須在夫家安生待著,是不可能和離再回到娘家的。

  所以即便是再怎麼不好過,三公主也只能硬生生地忍著,不可能再回京城。

  這樣一來,十阿哥的「美好幻想」就絕對不可能實現。

  十阿哥再怎麼莽撞,也是肯聽九哥一句話的。

  聽了九阿哥的一番剖析之後,十阿哥終於從之前的憤怒中慢慢冷靜下來,繼而長嘯一聲,抱著腦袋蹲到了旁邊。

  看著這樣難受的十阿哥,珞佳凝不由嘆了口氣。

  到哪兒都有好人壞人,哪個地方都有溫雅的和粗鄙的人。

  譬如她們之前去的那一處,蒙古王和勇士們就熱情好客,蒙古王的女兒,那個小郡主則活潑可愛,大部分人很好。

  但是到了這裡,郡王和許多人都不友好,有些排斥京城來的人。

  這沒辦法的事兒。

  許是之前去的那個部族的蒙古人們都太友好了,所以乍一遇到了這邊不太友好的人,心裡更加難過。

  更何況還有三公主在這邊。

  珞佳凝也明白,很多時候百姓們都是跟著本地的「領頭人」在行事。

  譬如上一個地方的蒙古王對京城友善,熱愛大清,他身邊的人民就也跟他一樣歡迎遠方的來客。

  這裡的郡王並不太喜歡大清朝的貴客,連帶著這兒的人對大清貴客也就沒什麼好印象,連帶著三公主在這邊受到的尊重也不夠多。

  十阿哥在那邊默默地傷心難過著。

  珞佳凝和十三阿哥九阿哥陪在他的身邊,也都心裡不好受。

  他們無力改變三公主的生活,只能希望以後康熙帝心疼女兒的遭遇,可以試著改變這種情況了。

  回到住處後,珞佳凝在屋裡待著,也不願意往外走動了。只到五福晉房裡略坐一坐,和五福晉說會兒話。

  珞佳凝趁機問五福晉:「聽說三姐小產了,有沒有這一回事?」

  五福晉愣住:「沒聽說啊。」

  「我們也只是聽路人在那邊議論說起。」珞佳凝道:「只是不清楚是不是真的。」

  五福晉聽後若有所思:「這邊的管理竟是如此鬆懈了嗎?」郡王家的家事也都能傳到外頭去?

  更何況這些私隱的事情還事關朝廷那邊的公主。

  竟然也能傳出王府了?

  珞佳凝看屋裡沒有旁人在,就小聲和五福晉說了:「我們聽路上人的意思,好似他們也是最近才知曉公主流產一事的。」

  言下之意,說不定就是知道皇上快到這兒了,特意有人放話出去。

  表面上看好像是郡王府管理不嚴,消息走漏。再細細一想,也許就是有人想要示威,讓朝廷的人看看,不過是個公主而已,他們並不在乎。

  所以連公主小產這種事情,都能隨意拋出去,讓外人知道。

  五福晉轉念仔細想想,不由冷笑:「這些人也實在是猖狂。難道說,他們還想著讓皇阿瑪低聲下氣地主動向他們示好?」

  可問題就是,現在皇上確實不敢輕舉妄動。不能隨意處置這些人。

  因為蒙古這邊各部族地勢力不容小覷,不能看輕了他們。

  珞佳凝和五福晉細細分析過後,五福晉也難得地面露愁容:「想不到竟然有這般的事情啊。往年我只知道打仗打仗,卻不知道打仗的重要性。」

  五福晉不過是個在深閨長大的漢家女兒,真的是沒接觸過這些。如今塞外一趟走過來,她才深深體會到了其中的關鍵。

  「如果這邊沒有要反的心,就也罷了。」五福晉沉吟道:「倘若這邊鬧起來了,恐怕對皇阿瑪來說又是煩心事一樁。」

  珞佳凝:「可不是麼。我們也是覺得這事兒有點懸。」

  妯娌兩個人輕聲聊著天,不知不覺時日已過。

  兩人商量好了,最近不要像之前那樣亂走亂跑了,還是安安穩穩地待在屋子裡為好。

  畢竟是不友善之人的地盤,倘若真鬧出點什麼事情來就不好了。

  珞佳凝今日出去一趟後,回來臉色就不太好看。

  不只是她,就連其他三個阿哥,在一起出去後都神色間門透著陰鬱,顯然是很不高興的。

  胤禛看在眼中,卻因一直在皇上身邊待著,也沒辦法仔細詢問緣由。

  到了晚上的時候,屋子裡只有他們夫妻二人了,胤禛才問起她今日不太高興的緣故所在。

  珞佳凝把事情細細和他講了,又和他說:「也不知道三姐遇到的事情是不是真的。我也不好去問。」

  她和三公主壓根不熟悉。

  就算兩個人能湊到一起說話了,三公主也不見得把這麼私密的事情告訴她。

  即便是告訴了她,她在這邊短暫停留,也只能短暫幫三公主一下。長久的話,卻無能為力。

  胤禛聽後,沉默了許久,最後也只能嘆一句:「和親的公主,沒幾個過得幸福的。我們在京城也只是希望她們幸福而已,箇中苦楚,只她們自己心裡明白。」

  從第一日起,珞佳凝基本上只在晚宴上能夠看到三公主的身影,平時是見不到她的。

  在人前的時候,噶爾臧對三公主體貼入微,呵護備至。甚至是三公主吃飯的時候,他都要親自拿了湯羹來餵她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