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自打這一日起,德妃就日盼夜盼地等著皇上的旨意。

  約莫過去了六七日,她都快坐不住打算親自去乾清宮問一問了。結果這天,外頭的喜鵲叫了一個上午。

  在下午的時候,聖旨就到了。

  而且過來宣讀聖旨的,就是康熙帝身邊最信任的公公梁九功。

  聖旨宣讀完畢後,五公主和七公主接了旨。姐妹倆對視一眼,齊齊羞紅了臉跑到屋裡去了。

  德妃又是開心,這些天又是等得心焦。她忍不住問了梁九功幾聲:「公公,不是前些日子就定下來了麼?怎的今日才等到聖旨?」

  梁九功打了個千兒,收了德妃悄悄塞過來的銀子,笑著說:「這事兒總也得和佟佳家張家說一聲啊。他們兩家可什麼都不知道呢。」

  德妃忍不住一拊掌:「他們不知道啊?」

  「不知道。四福晉的嘴啊,那可真是一個嚴實。別看她幫忙相看了那麼久,佟佳家和張家可真是一點風聲都沒收到。」

  梁九功說著,又遙遙地指了指宮牆外頭的方向:「就三四日前,皇上讓四貝勒去張家說這事兒。因為張英老尚書正好休沐,萬歲爺生怕只四貝勒一個人不夠,便讓奴才也跟著去了。您猜怎麼著?」

  德妃忍不住追問:「怎麼著?」

  梁九功:「張家正給張三公子相看姑娘呢!」

  德妃脫口而出:「哎呀!沒定吧?」

  「沒呢,就差一點點。」梁九功想著當時的情形,也是繃不住笑了:「張老尚書和張家夫人一聽四貝勒的話,都愣了。說和四福晉往來那麼多次,沒聽說有這事兒啊。若是知道有這個姻緣等著,他們家也不敢給張三公子說親不是。」

  德妃倒是撫了撫胸口,壓低聲音:「幸虧老四媳婦兒嘴嚴。不然的話,萬一這親事說不成了,兩邊也都不好看。」

  「可不是麼,張老尚書也這麼說給張夫人聽的。」梁九功嘖嘖嘆道:「不過大傢伙兒都說呢,四福晉是個好的。知道孩子們的名聲頂頂要緊,她兩邊走動著居然一個字兒也沒多透露,當真是個好的。」

  德妃就把這些話都記在了心裡。

  四福晉是個好孩子,她一直都知道。卻沒想到那孩子年紀那麼輕,卻如此沉得住氣,做事兒這麼妥帖。

  今兒永和宮有大喜事,德妃就讓人在一旁辦了茶水,請梁九功和幾位過來宣旨的小公公一起吃個茶。

  屋內。

  五公主和七公主都跑到了內屋。

  姐妹倆面面相覷後,先是羞得捂著臉,繼而又偷偷指尖裂開一條縫,互相看著。

  「你先說!」七公主嚷嚷道。

  五公主不肯:「你話多你先說!」

  七公主跺著腳,難得地羞澀嗔道:「你是姐姐,你先!」

  五公主慢吞吞把雙手放了下來,露出紅彤彤的臉龐,輕聲說:「許給佟佳家的那位公子,我其實還是挺歡喜的。」

  事實上,五公主沉穩聰慧,隱隱約約覺得太后找那兩個兒郎過來,可能就是為了她的親事。

  五公主也說不上來為什麼。她第一次見到舜安顏的時候,就好似有種「命中注定」的感覺似的。

  總覺得自己和這個人會有很深的牽絆。

  當然了,她那時候只以為自己是胡思亂想,就把這種情緒深深地掩藏在了心裡。

  只默默地思量著,萬一太后問她更中意哪個,她就把舜安顏的名字說出來。倘若太后不問,她就不說。

  她素來沉穩,做事兒周全。她不想家裡人再覺得她心裡有什麼旁的打算,即便是對舜安顏不同於旁人,她也不在面上表現出來。

  甚至連多看他一眼這種事情也不曾做過。

  前段日子,四福晉的父母亡故。四福晉一直沒來宮裡。

  五公主的心漸漸涼了下去,想著那兩個兒郎進宮,或許不是因為她的親事。

  或許是她想錯了。

  本以為她不過是一廂情願的而已,也覺得兩個人之間是完全沒有可能了。

  畢竟本朝的公主大多數都是走和親的路子,就連比她只大一些些的四姐姐,也是和親嫁到了遠離故土的地方。

  四姐姐的姨母可是宜妃娘娘啊!

  宜妃娘娘那麼受寵,皇阿瑪也沒有看在宜妃娘娘的面子上,留四姐姐在京城。

  一想到這,五公主的心裡就涼涼的。

  她已經為自己做了最壞的打算——和親就和親吧!家裡人養她那麼大,和親也是應該的!

  原本她想好了,就算是和親的聖旨到了自己眼前,也絕對不要傷心不要哭泣。

  誰曾想,前些日子四嫂又進了宮,而且她們又見到了那兩個兒郎……

  問題是不止她,連同七妹妹也一起去見了那兩個兒郎。

  那種心涼的感覺就又回到了她的心頭。

  五公主就明白過來,原來不只是她,連同七妹妹也是要考慮婚事了。

  即便是猜著了,其實她也想到,她可能是配給那個年齡較長的張廷璐的。

  隱隱約約間,五公主的心中十分失落。

  實際上,張廷璐已經二十出頭,年齡比五公主也大一些。舜安顏和五公主的年紀更相近。

  但是七妹妹和張廷璐的年齡差就太大了些。

  五公主十分失落,這些天鬱鬱寡歡地,什麼事兒都提不起精神來。幸虧她做事周全,心裡頭的難過才沒被旁人發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