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后喜歡老四媳婦兒,覺得這孩子大方得體,又很照顧自家兄弟姐妹。

  等珞佳凝進屋後,太后也不和她客氣,指了指榻邊的一個椅子:「你挨著我坐, 咱們說說話。」

  太后便問了四福晉對於張家少爺的看法。

  張廷璐是家中三子, 上面還有兩個哥哥在。他性格溫和脾氣甚好,人又很仗義。珞佳凝把這些知道的說了後,索性將自己第一次見到張廷璐的情形也和盤托出。

  ——反正一會兒十四阿哥回來後, 也會和太后說起她認識張廷璐的事兒。提早一點和太后解釋了, 免得日後再有猜忌。

  太后聽了四福晉的話,沉吟片刻:「這孩子倒是個仗義的。而且,對女子沒甚偏見, 能幫就幫, 很好。」

  現在的社會,太多的男人有大男子主義了,什麼事兒都覺得女的不如男的對, 下意識就會幫助男人。

  那天張廷璐一個官家子弟, 居然肯出面幫助蔣瑩玉這個做粗活的女子, 絲毫都不怕麻煩也不怕惹了事, 只求一個公道,著實難能可貴。

  珞佳凝也道:「我也覺得他不錯,所以剛才見到是他, 便和他多說了幾句。」

  「這孩子我瞧著真不錯。」太后道:「你和老四想想法子,請了他到你們府上吃個飯,坐一坐,順便讓老四也看看這個孩子。」

  四阿哥身為皇子,貿貿然去張家看張廷璐是著實不合適的。

  更何況,太后現在對孫女婿還處於觀望的階段。她老人家還不想讓這些人知道,她有意找孫女婿的事兒。

  「對了,還有舜安顏,也順帶著一起請了。」太后說:「那孩子也是個懂事的,我瞧著也可以。這來都不錯。」

  珞佳凝忙說:「舜安顏我是有印象的。之前和他聊過幾句,懂規矩又很機敏。」

  太后:「話是這麼說沒錯,可與人相處,終歸是人品最重要。平日裡他們進宮見我,我看到的只是些表面的事兒。等他們去了你們府上做客,你細細觀察他們的一舉一動。若是人品有瑕疵,旁的方面再好我也不稀罕。」

  「那是自然。」

  這時太后又提醒了句:「你若是舉辦宴席,少不得多請些年輕人一起去才好。免得只有他們倆在,倒是顯得老四太重視他們倆了。」

  若是在四阿哥府上設宴的話,四福晉再怎麼去觀察,到前院的次數也很少。

  四阿哥畢竟身份尊貴。這些男賓,基本上也都是身為男主人的四阿哥在招待著,萬不能讓旁人覺得四阿哥對張家和佟佳家的少爺不同尋常,設宴特意招待他們倆。

  珞佳凝早就知道這些分寸,如今她明白太后是為了她們小兩口好特意叮囑幾句,她便沒有反駁什麼,只一一應了下來。

  珞佳凝這時候想起來一件事,就對太后說:「皇祖母,過幾日就到了張家夫人的壽宴了。張家送了帖子給我們。原本我沒打算過去,如今想來,倒不如我先去一趟張家參宴,而後再設宴,以『答謝張家』為由,請了張廷璐到家裡來參宴,您看如何?」

  其實那帖子早就收到了。

  四阿哥早已出宮立府,是以京中各大官宦之家或者世家有什麼喜事,都會送帖子到四阿哥府上。

  只是四阿哥一向不和群臣結交,張夫人壽辰的帖子即便是送到了四阿哥府上,珞佳凝之前也沒打算去。

  若真給四阿哥惹了一個「結交大臣」的名聲就不好了,恐會惹了皇上忌憚。

  如今太后有意讓她和張家多接觸,那就不怕什麼了。她便把自己的考慮說了出來。

  太后笑著說:「就按你說的辦。之前我還想著,你和張家不夠熟悉,即便和張廷璐見過幾次,也不好貿貿然把人請到家去。如今倒是有了理由。」

  這事兒便這麼定了下來。

  珞佳凝回到家後,讓人開始準備去見張夫人的賀禮。

  胤禛知道這事兒是太后的意思後,就沒多說什麼。

  不過,關於「兩個妹妹夫婿」的事情,他覺得還是需要和妻子另作打算:「佟佳家到底是先皇后的娘家,而張家是漢臣,會不會不太合適?」

  珞佳凝心說,如果你知道舜安顏原本就是五公主的額駙,而張家出了個張廷玉是你的愛臣的話,你恐怕就不會這麼說了。

  想歸想,現在的情況下,珞佳凝也只能好生寬慰他:「既然是太后看得上的人,想必太后覺得皇上那兒也不會反對,她這才如此安排著。我們不用多管,只聽太后的就是。」

  但是,即便之前四阿哥在選擇妹夫的時候好似在「嫌棄」漢臣似的,珞佳凝想到了張廷玉往後得到的聖寵,就覺得胤禛不是會在意「滿軍旗」和「漢軍旗」的人。

  她就問出了之前的疑惑:「太后跟我說,皇上前些日子對張英大加褒獎,又親自見了張英和他的幾個兒子。太后這才動了心思,覺得張英家家教不錯,想選擇張英家看看。」

  說到這兒,珞佳凝緩緩地問:「四爺,張英做了那麼久的尚書,雖然頗得皇上信任,卻也不至於忽然就受到了這樣的皇恩。不知四爺在其中有沒有出力?」

  珞佳凝之前和胤禛特意提到過張英家。

  過不多久,就是皇上褒獎張英及其子的日子。

  這時間巧合的,說胤禛一點都沒出力,她是不太相信的。

  珞佳凝緊緊盯著胤禛,眼神里透出的意思很明白:你趕緊把實話說了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