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來,蔣瑩玉家祖上還是秀才,得過功名的。到了蔣瑩玉的父親這一輩,沒有考上功名,就去了大戶人家做帳房先生。

  後來蔣父娶了那戶人家的一個大丫鬟做媳婦兒,生了女兒,一家人和和美美。

  好景不長。

  他們家那邊遭了災。蔣瑩玉家裡的人都死了,只她一個十歲的小丫頭獨自過活。

  也不知道她經歷了什麼,反正這麼多年做粗使活計下來,才二十出頭的她卻硬生生活成了一個漢子模樣。吃苦倒是可以,只是性子執拗又認死理,時常得罪人。

  這些事兒,有關身世方面是胤禛找人打聽出來的。關於人品的那方面,則是裁縫鋪的繡娘們你一言我一語給講出來的 。

  張娘子二十出頭的年紀,和蔣瑩玉差不多大,卻眉清目秀身姿曼妙,看著比顯老的蔣瑩玉要年輕上一個輩分。

  她也是把鋪子往大了做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只能做小本生意,做大生意是不行的。

  她感激四福晉把她鋪子買了下來,還讓她繼續在這裡做事。因為當初她被這個鋪子拖垮,差一點要賠上不少錢。

  而且這個店鋪生意不好,前面有人來問價,都是死勁兒地給她壓價格。

  唯獨四福晉,憐惜她整個鋪子裡都是女子,非但不壓價爽快地按照她說的價格給了錢,還答應她們如果生意做得好,年底有分紅。

  鋪子裡的女子們都很感激四福晉的寬厚,對待四福晉也沒有什麼隔閡。

  今日四福晉來了鋪子裡,張娘子提起蔣瑩玉,又順道說了幾句:「綢緞鋪的那個老郭居然看不起蔣瑩玉,我覺得可笑至極。有一次老郭自己算錯了帳,大晚上的不敢走,心急火燎地在那邊算著。還是人蔣瑩玉心腸好,幫他算了一把。不然帳目對不上,可有他苦頭吃的。」

  「說不定還會被董家辭退呢!」旁邊另一個繡娘接話說道。

  珞佳凝奇道:「蔣瑩玉會算帳?」

  「她父親就是帳房先生,她從小就學會了算帳。」張娘子說:「那天晚上我們趕活兒做得很晚,她陪著老郭把帳目算得清清楚楚。卻沒想到——」

  沒想到那時候老郭對蔣瑩玉感恩戴德的話說了一籮筐,最後卻是反咬一口,把蔣瑩玉給污衊弄壞東西。

  珞佳凝這便有了主意。

  這個裁縫鋪子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沒有帳房。所有的帳目都得張娘子帶著繡娘一點點來算。

  而且這裡有不少粗活要做。

  偏偏店裡都是女子,她們也不敢隨意找了男的來搬東西。是以那些做繡活兒的巧手,還得時常做苦力來搬動大件物品。

  反正兩個店裡的人事都是珞佳凝在管著。

  珞佳凝就做主,讓蔣瑩玉來了裁縫鋪子做管帳先生,順帶著做做苦力。給的薪水與繡娘們差不多,若是鋪子生意好了,年底大家都有分紅。

  蔣瑩玉一開始還不敢相信有這樣的好事。

  直到蘇培盛把她帶到了裁縫鋪子,又讓她見過了張娘子,她這才相信,忍不住掩面痛哭。

  當時這個情形,珞佳凝是沒有看到的。

  因為她安排好這些事情後,就去了宮裡,並沒有守在鋪子裡見證這每一件事情的發生。

  宮裡最近風雲變幻,只可惜珞佳凝忙著生意的事兒,抽不開身進宮。因此錯過了不少的精彩情節。

  這不,德妃實在看不下去兒媳婦置身事外的做法了,直接讓人去了趟四阿哥府,說自己甚是想念四福晉,讓四福晉進宮陪她一日。

  珞佳凝身為兒媳婦,自然知道婆婆最喜歡的和最想見的到底是誰。

  她直接把睡的正香的弘暉給一併帶上了,說是暉哥兒離不開母親,只能帶了他在身邊陪她進宮。

  實際上。

  皇上和德妃一見了弘暉,就喜歡得不行。直接把她這個兒媳婦都拋諸腦後了,倆人對著孫子你一言我一語地說個不停,高興得很。

  暉哥兒咯咯笑著,顯然也很喜歡爺爺奶奶在身邊。

  他們隔代親。仨人歡樂著。

  珞佳凝無事可做,就去了趟東宮找太子妃。

  太子妃早就讓人給她遞過話,說有空進宮的時候,去順便東宮一趟。用的理由也是「甚是想念」。

  珞佳凝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可能被那麼多人惦記著,就在去東宮的時候,多了個心眼兒,帶上了翠鶯和馥容。

  翠鶯十分機靈,萬一有點什麼事情,她能很快地反應過來繼而幫忙解決。

  早已經過了年如今已經到了二月份。

  東宮不似新年時候那麼熱鬧,也沒有那麼喜慶。偌大的院子空蕩蕩的,即便是有小太監和小宮女經過,也放輕了腳步規規矩矩。

  由小太監通稟過後,珞佳凝走到了殿內。

  太子妃正穿著常服坐在桌邊吃點心,見到了四福晉來到,她抬手招呼著:「四福晉過來一起用一些。」

  桌上擺了各色瓜果,什麼口味的都有。

  珞佳凝在旁坐下後笑著婉拒:「我剛才去了趟永和宮,又去了趟乾清宮,真是吃飽了來的,什麼也吃不下。」

  太子妃就沒勉強。

  她自顧自地吃著甜點,語氣隨意地問:「四福晉前些日子見我妹妹,可曾說了什麼?」

  珞佳凝就把自己當初和小瓜爾佳氏商議好的那些託詞說給了太子妃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