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衛答應只能悄悄想辦法, 給八阿哥點「助力」。

  她琢磨著,或許去討好宜妃就能把這個事情給解決一些。如果她對宜妃的態度恭敬一點, 說不定宜妃和郭絡羅氏對八阿哥就能更好一些。

  主意已定,衛答應就去打算去翊坤宮給宜妃請安。

  也是巧了。

  她剛到翊坤宮附近, 就發現宜妃正好從宮殿裡出來往外走。

  衛答應就等候在旁邊的道路邊上,想著一會兒宜妃走到這附近了再給宜妃請安,不然在院門口衝撞了對方也不好。

  她正這樣想著, 便站在了路旁的花木中靜靜候著。

  這次宜妃過來只帶了心腹李公公一個人。

  李公公在旁邊彎著腰一路相伴, 宜妃在旁邊說著話,表情頗為得意。

  「任那胤礽再怎麼自大,也鬥不過我去。」宜妃輕哼著說道:「上次他用暖香丸想要置我死地, 卻不料皇上聖明,發現了他的謊言。如今倒是我比他得勢了些。」

  不怪宜妃這樣說,實在是今兒正月十一了,她去給皇上請安。正好碰到了太子也給皇上請安。

  結果皇上先見了她,而把太子給暫時放到了一邊。

  這讓宜妃十分滿意。

  從皇上那兒回來了後,她剛進了翊坤宮的院子,又覺得心情大好,打算去御花園走走,這才帶了李公公剛進去又出來。

  李公公在旁賠著笑:「是,皇上一向非常寵愛娘娘。」

  說罷,李公公覺得身為奴才,合該多提點幾句,就加了幾句:「娘娘,奴才覺得,皇上許是相信了那個暖香丸的事兒和您有關的。」

  那時候處置了盧嬤嬤後,皇上震怒不減,可見對宜妃娘娘是否牽連其中依然存有疑慮。很大可能是覺得宜妃娘娘也牽扯進去的。

  宜妃腳步微頓:「這話怎麼說?皇上若真信了暖香丸一事,又怎麼會從輕處罰我,而對太子最近愈發冷淡?」

  「奴才也不知道為什麼。」李公公說著,心中疑團也越來越大:「奴才只覺得皇上當初是十分生氣的,不然也不至於對娘娘發了那麼大的火。可……」

  可後來皇上對娘娘依然如故,還是寵愛如初,這就讓他有些摸不著頭腦了。

  思及此,李公公不禁心中搖頭嘆息。

  可惜盧嬤嬤已經不在了。

  倘若盧嬤嬤還在的話,說不定就能為娘娘解釋一一。

  李公公如此想著,宜妃自然也想到了那個忠心耿耿的老奴。

  盧嬤嬤跟隨她多年,若不是那次實在脫不開身了,她也不至於把盧嬤嬤一家給葬送進去。

  宜妃拿著帕子點了點眼角:「她能為我而死也算是她的造化了。不然,我今兒還不能恢復這般的榮耀。」

  李公公張了張嘴,想提醒娘娘幾句,說不定有什麼重要的事兒是皇上發現了而娘娘忽略了的。那個重要的事情,許就是娘娘恢復榮寵的關鍵點。

  可他想到了為宜妃一心打算的盧嬤嬤最後遭到了這樣的下場,他嘴巴開合幾次後,終究是閉了嘴。

  也罷。

  他還是自保為好,少說為上。

  李公公躬身跟著宜妃,踏著青石板路往御花園去了。

  路邊的衛答應聽了她們的話後,只覺得宜妃她們說的這事兒有些蹊蹺。

  可她久居長春宮,是個偏僻不見皇上身影的地方,只皇上偶爾去福常在那裡的時候,她才有機會偷偷看皇上的背影。

  是以她又如何能在皇上跟前得臉呢?

  既然她在皇上跟前不能得臉,那她還不如賣一個人情給旁人,把宜妃這些話告訴旁人去,說不定還能為自己賺一個人緣。

  衛答應自然而然地又想到了四福晉。

  那是個好說話的,而且,四福晉夫妻倆連同他們的兒子,都頗受皇上喜愛。

  倘若她把宜妃的話告訴了四福晉——反正四福晉和宜妃也十分不對付,那麼四福晉往後會不會多看顧八阿哥一些?

  說到底,八阿哥成婚後不久也會出宮立府的。

  四福晉她們人在宮外,說不定可以互相照應著。

  衛答應知道自己嘴笨人也不聰明,不然也不至於生了兒子還在皇上跟前不得臉。

  可她自問身為生母,對八阿哥的一片顧念之情是半點也不作假的。

  衛答應思量著這個時候給宜妃請安也著實不合適了,便腳步一轉回了長春宮,打算晚一些再給宜妃請安去。

  到了正月十五元宵節那天。

  皇上舉辦了小型的家宴,只讓阿哥們公主們帶了各自的福晉額駙回宮來小聚。

  四福晉自然也跟著四阿哥進了宮。

  衛答應那天就一直籌謀著見四福晉一面,在四福晉這邊為八阿哥拉攏一層關係。

  她最近天天給宜妃請安,自然給宜妃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可是,她覺得也不能單單只靠著宜妃那一邊。她得給八阿哥全面考慮一下。

  這便盯上了溫和大度的四福晉。

  四福晉在宮裡素來口碑很好,除了宜妃那邊不待見四福晉之外,其餘人好像都很喜歡四福晉的樣子。

  衛答應曾經偷偷問過八阿哥,對四福晉印象如何。

  八阿哥那時候說,四福晉為人寬厚大方,是難得的實在人。

  衛答應便決定暗中也稍稍投靠四福晉,指望著四福晉日後可以對八阿哥照拂一一。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