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珞佳凝重新回屋落座後,她身後跟著的翠鶯果然引起了旁人的注意。

  宜妃早已在這兒,見了翠鶯後笑出了聲:「喲,這怎麼回事?四福晉身邊的丫鬟被打了巴掌……要我說,丫鬟做錯了事該罰就罰。只是四福晉在宮裡把人打了,還是太后和皇上舉辦家宴的時候,這就不太妥當了吧?」

  她和德妃一向不太對付。

  連帶著就和德妃那邊的孩子們也相處不來。

  之前是迫於無奈,她數次主動向四福晉示好。

  只不過風頭過去後,她依然是看不慣四福晉的,該敲打的時候半點也沒打算讓著。

  珞佳凝含笑朝惠妃那邊掃了一眼。

  惠妃妃子之首,自然位置也是靠近上首的。

  只是她現在雖然也在笑,笑容卻不怎麼自然,有些僵硬。

  ——和珞佳凝起衝突的大皇子,便是惠妃的兒子。

  之前四福晉與大皇子鬧了這麼一出,她身為母妃自然是知曉的。

  珞佳凝見惠妃不打算開口,便道:「多謝宜妃娘娘關心。奴才們做錯了事情,是該受罰。只是得看看她做的事情究竟是真錯還是假錯了。」

  宜妃奇道:「做錯還有真錯假錯?」

  「那是當然了。」珞佳凝:「比如我這個丫鬟。看似她是做錯了,可實際上她是沒錯的。」

  宜妃追問:「沒錯怎麼還要受罰?」

  「我也很好奇為什麼沒錯還要受罰。」珞佳凝來到自己的位置,緩緩落座:「有些不依不饒地不肯罷休,便也只能這樣了。」

  惠妃招呼著大家:「今日的粥不錯,聽說御膳房那邊足足熬了兩三個時辰,入口即化。來來來,大家都趕緊坐好,等會兒便能吃了。」

  宜妃咂摸出了點味道。

  王公公在她身側說了點什麼,宜妃驚奇地半掩著口,眼睛在四福晉和惠妃之間溜了一圈,到底是把後頭的話給咽了回去。

  這時候小太監揚聲稟道:「皇上駕到——」

  屋內除了太后外,所有人都站了起來,恭迎聖駕。

  康熙帝面帶笑容闊步而來:「人都到齊了?是朕來晚了。今日和大臣們還有孩子們說了會兒話,越說越高興,居然忘了時間。」

  緊跟著他的是十三阿哥胤祥,繼而是太子胤礽和八阿哥胤禩,走在最後面的是大皇子胤褆和四阿哥胤禛。

  康熙帝進屋後,向太后問安。

  太后道:「皇帝和孩子們說什麼呢,這麼高興。」

  「今日和大臣們說了會兒有關軍事上的事情。」康熙帝道:「胤禩居然也能插上幾句嘴。最讓朕驚喜的是胤祥。」

  康熙帝招呼著十三阿哥到他身邊,指著這個兒子與太后道:「他論起兵法來,連兵部尚書都要贊他幾句!」

  胤祥大大方方朝太后行禮:「見過皇祖母。皇祖母安康。」

  太后十分欣慰:「這孩子一向勤懇努力。皇帝是該多褒獎褒獎他。」

  說到這兒,太后忽然想起來一人:「對了,福常在最近如何?怎的今日沒看到她?」

  原本太后是忘記了福常在的。

  只是看到了胤祥後,她忽然想起來了十三阿哥的生母,所以有此一問。

  胤祥道:「福常在最近身子大好,卻也不能吹風。皇阿瑪體恤,說既然如此,就讓她在屋裡多休息會兒,不必非要來這裡再遭一路上的冷風。」

  這話其實是半真半假的。

  真的就是章佳氏的身子好了許多。假的是「皇阿瑪體恤」那些話。

  康熙帝知道兒子是在幫他遮掩著。

  畢竟他已經忘記了章佳氏這個不聲不響的女人。

  此時有了台階下,康熙帝順勢說道:「朕已經吩咐了御膳房給她送一份粥去。她既然身子不太妥當,在長春宮用了粥也是一樣的。」

  梁九功聽聞,默默地退出殿外,吩咐小陸子去給福常在送粥。

  太后的心思本來也不在這些事情上面,不過隨口一問,便道:「皇帝做得對。她身子不好是該多休息。」

  話到這兒,她話鋒一轉,卻是對上了四福晉:「哀家看你身邊的小丫鬟似是被掌了嘴,究竟怎麼回事?」

  太后這話一出來,所有的目光就都投向了四福晉那兒。繼而又轉向了她身後的那個臉紅紅的丫鬟身上。

  珞佳凝沒想到先問起來的居然是太后。

  之前宜妃說起來,也不過是玩笑似的幾句。太后這般,是真的要正兒八經問也正兒八經答了。

  珞佳凝正要開口。

  很突然的,她身後的翠鶯突然沖了過來,趕在她開始說話之前,噗通一下跪了下去。

  「回稟太后,其實事情是奴才自己做事太過衝動了才導致這樣的後果。」翠鶯低著頭說:「錯不在福晉,而是奴才。」

  大皇子見狀頓時臉色就不太好了,忙給母妃惠妃使眼色。

  惠妃正要開口。

  一旁的宜妃突然出聲,截住了惠妃的話頭:「你個小丫鬟倒是說說看,這事兒是怎麼一回事?」

  宜妃又側頭朝著太后笑笑:「之前我就想問來著,結果四福晉沒說清楚。這回恐怕是能知道個清楚明白了。」

  她對翠鶯道:「你不妨直說。有太后給你做主。」

  太后輕咳一聲。

  大皇子上前兩步:「皇祖母,今日是……」

  「今日是什麼也不耽誤說事情。」康熙帝指了翠鶯:「你把事情原原本本再說一次。」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