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馥容就罷了。安福直接笑得直不起腰來。

  綠梅領命而去,跟李家過來的那個婆子足足閒聊了兩個多時辰。

  對方看四福晉確實身子不太舒服,那麼久都沒能得空召見她,這才心不甘情不願地離開。

  等她一走,綠梅便趕緊回到後宅給福晉回話。

  「李氏在家裡的時候想必是極其受寵的。」綠梅道:「那婆子說,李家十幾個姑娘,唯獨李氏最受到父親的疼愛。是以皇上想給四阿哥選個妾室的時候,李知府便選了她送進宮。」

  李氏能夠跟在四阿哥身邊,全得益於皇上的一次江南之行。

  當時皇上途徑李知府任職的地方,見這個官員頗為廉潔,就給他在扇面上提了個字。

  也不知當時發生了什麼。皇上應當是對李知府印象頗佳。後來給阿哥們挑人的時候,想到了李家的女兒,便給了四阿哥。

  不過,聽了李家這些事兒,珞佳凝算是明白為什麼李氏是這樣的性子了。

  嫡出庶出加起來足足十幾個姑娘啊……

  這李家可真夠熱鬧的。

  有這樣多的孩子,想必妾室定然不少。

  妻妾爭寵。

  姐妹勾心鬥角。

  長此以往下來,難怪李氏能夠裝出來表面知書達理,實際上慣會耍小手段的性子。

  也就是她沒有遮掩完全,被主母抓了個正著,繼而事情敗露罷了。

  倘若李氏這一次沒翻車,以她的種種手段,往後定然能夠混得風生水起。

  珞佳凝問綠梅:「這來的人是誰,你可探聽清楚了?」

  「清楚了。是李氏母親的一個姐妹。具體是否同胞姐妹還未可知。她口口聲聲說自己疼愛李氏,當成親女兒一般,說自己正好來附近的鎮子走親戚,便順道來探望這個外甥女。」

  原來是李家夫人那邊的親戚。

  那就只是個傳話筒而已,做不來什麼主,這倒是好辦一些。

  珞佳凝沉吟片刻:「這幾日如果她來,就推脫說我這幾天還忙著安排府里的事情,脫不開身。等到時機到來的時候,我再見她。正好把事情一併處理掉。」

  李氏到底是官家的女兒。

  而且她如果沒犯什麼大錯的話,日後混到個側福晉之類的還是有可能的。

  如今雖然有了大錯,卻因皇上的面子問題而沒有嚴加處置。

  若李家覺得她還有可能救得下,往後指不定鬧出什麼事兒來。

  倒不如這次一併解決了,讓李家覺得救她也無用,不如放棄。

  免得日後也是暗藏的禍害一樁。

  珞佳凝主意已定,這幾日在李家姨母過來的時候,都尋了藉口不見。又讓身邊幾個人輪番去見李家姨母,讓對方無刺可挑。

  如此過了四五日。

  這天,宮裡來了話。說宜妃娘娘惦念著四阿哥剛剛立府,怕四福晉有孕無法處理好府里的事情,明兒會派了嬤嬤過來,到府上送點東西。

  若是平常,就算宮裡哪位主子派人送東西,也斷然是不需要提前告知的。

  宜妃這樣做完全是因為皇上最近不太高興。

  四阿哥這邊三番兩次的出問題都和她脫不開干係,一次兩次便罷了,次數多了皇上再寵她也難免心裡有疙瘩。

  是以宜妃這次提前告知,讓四阿哥府上有個心理準備的同時,也表明自己立場很乾淨,這回是絕絕對對單純送東西示好的,沒有壞心思,也沒打算給四福晉個措手不及。

  珞佳凝自然知道宜妃的心思。

  只是宜妃算計了她那麼多回,不可能簡單這麼一示好她就得接著。

  憑什麼。

  珞佳凝打定了主意後,就和身邊的幾人說了聲,讓他們明天見到李家姨母后,務必拖一拖時間,硬生生把對方拖到了宜妃的人到來後再說。

  李家姨母也就第一日剛到京城的時候,急急來找她是下午到的。其餘時候都到的還算早。

  如此算來,宮裡的人出宮後再過來,倒是比她來得晚一點。

  稍微拖一下時間,正好讓兩撥人可以撞到。

  翠鶯問:「那李氏該如何?那幾個詩的丫鬟,明兒要不要叫出來?」

  「明日見機行事。」珞佳凝道:「這次宜妃讓誰過來,還不確定。等到知曉了來人是誰,再做定奪。」

  晚上。

  珞佳凝等到胤禛回來了,便迎了過去。親自幫胤禛脫了外頭的大氅,又給他拿了個暖爐暖暖手。

  現在是初冬。京城已經很冷。

  胤禛坐轎子一路回來,自然吹了不少涼風。只是他平時時常射箭騎馬,身體好得很,只指尖涼了一些,倒也沒覺得太冷。

  眼前小女子這般殷勤,就很值得玩味了。

  胤禛笑著把暖爐塞到了珞佳凝的手裡,拉著她在旁邊坐下:「怎麼?有事求我?」不然怎麼如此積極。

  珞佳凝訕笑兩聲:「四爺看出來了?」

  胤禛含笑不語。

  「倒也沒有太大的事情。」珞佳凝直截了當地說:「明兒宜妃娘娘那邊要來人。我這邊人手不足,四爺把蘇公公留給我一日吧!」

  如今府里已經收拾齊整,蘇培盛自然開始跟在四爺身邊進出,沒有再在後院做事。

  珞佳凝覺得明天那一仗還是留了蘇培盛更妥帖些。

  胤禛看她十分重視明天的事兒,沉默片刻:「不然,我告個假,專程陪你一日。也免得宜妃那邊的人再為難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