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今宜妃不過是送了人去四阿哥府上。

  看似不大的事兒,皇上更加不會嚴加追究了。若說了太多,皇上沒準還會惱了開口的那個人,覺得開口的人是故意挑起事端,故意說了宜妃的不是。

  胤礽心裡也覺得這不是個事兒:「那總也不能眼睜睜看著四弟的家裡亂成這樣吧?」

  「但我們也無能為力啊!」瓜爾佳氏蹙起秀眉:「如此看來,也不怪四福晉由著那些奴才鬧騰了。她本來就是個和軟的性子,脾氣好,又不知道怎麼拿捏下人。」

  不然那李氏也不會憑著妾室身份為非作歹,讓四阿哥親自去捉了,想必四福晉是個好脾氣的,管不住妾室才這樣。

  妾室都如此。

  如今是四個丫鬟,還是宜妃送去的丫鬟,四福晉更加看管不住。

  瓜爾佳氏越想越惱火:「本來把庶妹送去四阿哥那兒,是個極好的法子。如今全被宜妃給毀了,不由得我不生氣。」

  胤礽好聲勸她:「往後再給妹妹另尋好去處就是。」

  「還能是哪兒?」瓜爾佳氏難得火氣壓不下來,這樣直接堵了太子的話:「我們思來想去也只有四弟那兒最合適。家裡人都催我給她尋個好地方,再這麼好的去處,我卻是找不到了。」

  胤礽想給小瓜爾佳氏「說媒」,是想籠絡與自己親近且人品端正的弟弟。

  剩下的幾個弟弟們都不太合適。要麼和他不夠親近,甚至對立。要麼就是背後的母族不夠強大。再者就是不適齡。

  「弟弟們找不到合適的,便從大臣裡面找也可以。」胤礽寬慰道:「你不是還有個嫡出的妹妹嗎?以後等她大了,再從弟弟們裡面尋姻緣也可。」

  瓜爾佳氏哭笑不得:「殿下,我那妹妹不過才兩三歲大。如何還能用她謀劃著名?」

  「日後的事情日後再說。」胤礽溫和地笑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我們盡力了便可,其他的,遵循天意吧。」

  瓜爾佳氏聞言,重重嘆息了聲,未再多說什麼。

  只是這口氣她是絕對不能白白咽下去的。

  瓜爾佳氏這幾日找了機會,旁敲側擊把話說給了康熙帝聽。

  她用的說法很巧妙。

  當時皇上正好說起來宮裡有些奴才做事兒不夠仔細。

  瓜爾佳氏便接了句:「確實如此。譬如前些天妾身家庶妹到四福晉家裡去,結果被她家四個丫鬟給嘲笑了,說我家庶妹不懂規矩。妹妹年少無知,當時就頂了句你們這些奴才能比我還懂?四個丫鬟就說是宮裡出來的,自然懂得更多。」

  這時候在場的不過是幾位阿哥和公主,後宮嬪妃都不在。

  七公主奇道:「那些丫鬟怎麼這樣沒規矩?」

  「據說是翊坤宮出去的,往年時候在翊坤宮裡,宜妃娘娘十分和善捨不得責罵她們,她們便習以為常。」瓜爾佳氏道:「既是習慣了,到了四阿哥府上便一時半會的改不過來。我那庶妹性子也好,見她們不講道理,便沒和她們多爭執,只自己離去了就是。」

  康熙帝默默聽著,半晌道:「有些奴才是不太聽話。」

  他對著兒媳和兒子女兒不好多說什麼。

  這天晚上,他去了永和宮歇息。

  用過晚膳,康熙帝看著德妃在那邊卸釵環,似是不經意地問:「聽說胤禛府上最近不是很太平?」

  德妃倒是頭一次聽到這麼說的,聞言手猛地一頓,回頭望向皇帝:「這話怎麼聽來的?是誰和皇上說的?臣妾可是真不知道啊!」

  康熙帝與她同床共枕那麼多年,自然看出來她是真的錯愕完全不知情。

  他神色和緩了些:「其實朕也只是聽人說了幾句。應該是他現在府里人多事雜,一時脫不開身吧。」

  「那也不至於不太平。」德妃說著,也顧不上卸釵環了,當即起身就要喊人:「臣妾得讓人明天一早就去他府上看看。不看看終究是不放心的。」

  康熙帝見她是真著急,忙阻了她,又拉她入懷:「你無需這般緊張。如果真不放心,明兒早朝朕問問他就是。」

  說著,康熙帝又道:「朕記得宜妃送了三個人給他?怎麼聽別人話里話外的意思,宜妃送了四個人過去?」

  德妃這才明白皇上只是想套話而已。她便不動聲色地放下心來,回道:「明面上是三個人。只衛答應那邊送去了一個人,也是宜妃的人。當初宜妃看不慣那個小宮女,覺得她狐媚得很,偏宜妃那兒養著阿哥,怕這個小宮女帶壞了阿哥,就遣了她去服侍衛答應。」

  康熙帝瞬間瞭然。

  宜妃為了守護胤禟,把人送走了。偏偏她送走的這個人,在她的暗示下又讓衛答應送給了胤禛。

  宮裡人都看得分明,那四個人都是宜妃送給四阿哥的。所以太子妃當時才那麼說。

  隔了兩日。

  瓜爾佳氏便聽到消息,說康熙帝斥責了翊坤宮的幾個宮女,還讓宜妃看管好自己宮殿的奴才,讓那些奴才做事兒仔細些。

  「終究是寵愛大過一切啊。」瓜爾佳氏聽聞後,這般講給胤礽聽。

  胤礽倒是習慣了:「她得寵也不是一日兩日了。兒子都有了,依然受寵,可見皇阿瑪是真喜歡她。」

  瓜爾佳氏便道:「皇阿瑪喜歡她也就罷了。就怕皇阿瑪連帶著也疼愛胤禟。」

  胤礽正在寫字,聞言提筆的手頓了頓:「這話怎麼說。皇阿瑪疼愛九弟,不好麼?」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