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德妃過了這一會兒已經想明白,說道:「不過是個妾和太監罷了。既然偷偷私下裡買賣宮裡禁了的東西,自然是應該嚴懲。」

  「是該嚴懲。」康熙帝道:「這件事上,老四媳婦兒著實受了委屈。聽說那個妾室原本在她院子裡就不安分,她性子好,平白被個妾室在那邊折騰這麼多年,也是不易。」

  他這話一出來,不只是德妃,就連太后和五公主都暗暗吃驚。

  按理說,事情鬧到了這個份上,皇上應該會怪罪四阿哥和四福晉還有八阿哥。

  因為是他們幾個人身邊的奴才犯了大錯,按理說應該怪罪他們沒有約束好手底下的奴才,方鬧出來這些事兒。

  可如今,皇上居然說四福晉受了委屈。

  這個說法就有點意思了。

  太后試探著問:「皇帝這是不打算追究四阿哥、八阿哥和九阿哥了?」

  「再觀望看看。」康熙帝道:「這事兒說大不大,說小也著實不算小。兒子還沒考慮好。」

  五公主道:「這些奴才太可惡了。四哥八哥九哥都被他們給蒙蔽不說,甚至於四嫂也被他們欺負著。」

  康熙帝微微皺眉:「老四老八到底是沒有約束好下人。只老四媳婦兒頗受委屈,被這些勢大欺主的奴才給欺負著。」

  聽了他的話,屋裡的幾個人面面相覷後,算是看明白了。

  皇上到底是怪四阿哥和八阿哥的,畢竟出事揪出來的那兩個人是他們院子裡的。

  但又不僅僅是這樣。

  因為這事兒居然牽連到了宜妃,所以皇上更加不高興起來。

  皇上很明顯打算放過宜妃一馬。

  他字裡行間甚至不願意提到九阿哥胤禟,也就是宜妃的兒子。

  那麼這事兒很可能就是,表面上是嚴懲兩個奴才,但是又要微微鬆手不繼續徹查。

  畢竟這件事情牽連廣了勢必要把宜妃給牽扯出來。

  甚至於還有宜妃的娘家。

  只是倆奴才做了過分的事情,至少得有個人是「受委屈」的吧?

  皇上怨怪幾個兒子,便只能把那個「受委屈」的由頭,給了其中唯一牽連其中的兒媳,也就是四福晉的頭上了。

  是以他言語中對四福晉是帶有歉意的。

  德妃見狀,暗暗嘆息。

  她一直知道宜妃是得寵的。

  卻沒想到皇上疼愛宜妃至此。

  同是包衣出身,同有子嗣。她並不比宜妃差在哪兒。

  只是宜妃仗著自己得寵,這些年來處處針對她。

  她也真是受夠了。

  好在她的孩子們都爭氣,不似宜妃的兒子那般不堪,淨做一些連累母妃的事情。

  思及此,德妃倒是對胤禛的印象好了點。

  老四再不濟,也比宜妃的兒子強多了!

  最起碼老四從來不會給她惹麻煩。

  德妃主意已定,決定順水推舟給皇上個台階下來,就與康熙帝道:「皇上,臣妾覺得這事兒不該嚴懲。」

  皇帝聽聞此言,剛才還透著溫情的面孔頓時微冷:「這話怎麼說?」

  雖說他現在看上去好似動了怒,可是德妃心裡清楚,皇上應當是喜歡她這樣說的。

  只不過之前皇上已經下令嚴懲,若此時改了口,總該先表現出來對於「不嚴懲」的震怒的。

  德妃只裝作自己不知道宜妃牽連到其中,與皇帝輕聲道:「陳答應不是剛剛有孕嗎?胎都還沒坐穩。臣妾想著,這種時候,不好有打打殺殺的事情在。看在龍嗣的份上,皇上也是寬厚仁慈一些的好。」

  康熙帝聽後,冷下來的面孔重新有了暖意。

  「德妃這話言之有理。」太后在旁喟嘆:「皇帝不如把這事兒就簡單處理過便罷。」

  康熙帝厲聲道:「雖然可以寬厚處理。但是,那兩個奴才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不然的話,宮裡各個都以為可以隨意私自買賣來路不明的東西!」

  他略頓了一頓,想到宜妃,略去東西是從外頭帶來的這件事不提,又道:「若是助長了這種風氣,往後宮裡會成什麼樣子!」

  太后「嗯」著應聲,沒再多說其他。

  德妃笑笑:「皇上想得果然周到。」

  康熙帝心念電轉間記起宜妃娘家人弄到宮裡的這個東西,是給男人用的,頓時心裡悶悶的一個字兒也不想多說。

  誰知他自己有沒有用到過?

  他和五公主說了幾句話,隨意問問女兒最近讀了什麼書、和弟弟妹妹平日裡玩些什麼,而後離去。

  太后叮囑德妃:「你回頭賞賜老四媳婦兒一些東西吧。」

  德妃擰著眉:「老四屋子裡的人做了這種事情,怎麼反倒要賞賜他媳婦兒了?沒這樣的道理!」

  德妃固然是樂意幫著四兒媳的。

  可是她不願意在這個時候為了四兒子而違逆皇上。

  「母妃。」五公主輕輕換了他一聲:「您賞賜些東西,這不是正好讓外人看清楚,事情不是四嫂他們做錯了?再者。」

  她扭頭看看外頭,見皇上果然是走遠了,又小聲說:「皇阿瑪顯然不想讓這件事牽扯到宜妃娘娘。您讓人賞東西的時候,再叮囑四嫂一聲,讓她和四阿哥別把九阿哥給說出去。我再在皇阿瑪跟前幫您把這個口風透給他,豈不是兩全其美麼。」

  既成全了皇上偏愛宜妃的小心思,還能讓四阿哥和四福晉撇乾淨,又讓皇上知道了德妃顧全大局的做派。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