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暖閣里,江沖身披鶴氅正襟危坐,即便面色蒼白難掩病容,也難以讓人忽視周身威嚴。

  江文楷在他左手邊,像防賊一樣緊盯著柯永旭以防他做出什麼不合時宜的舉動。

  江文楷道:「柯公子,你說有大事要當面對我三哥講,我三哥如今人在這兒了,你請吧。」

  柯永旭看了江文楷一眼,道:「容我想想,該從何說起。」

  江文楷皺眉:「你莫不是胡亂編造個理由誆我?」

  「就算誆騙於你,理由多得是,何必提這等要命的事?」柯永旭苦笑,隨後看向江沖:「那我就從頭說起——侯爺可還記得,當年秦王妃懷當今聖上誤食相剋之物,以致於生產之時險些一屍兩命之事?」

  江沖垂眸:「確有此事。」

  柯永旭:「太上皇登基的第二年,那時候你在北境不知道,宮中賜死過一位太醫,名義上是用藥失誤,實則那位太醫根據脈案推斷皇長子活不過弱冠之年。」

  江沖眼神微變:「空口無憑。」

  柯永旭道:「是,我是空口無憑。但侯爺你了解太上皇的性子,你該知道太上皇剛即位時就提過冊立嫡長子的事,那為何後來又作罷?當真是被罪妃傅氏迷惑了嗎?」

  江沖面色發青,他想起自己大鬧福康宮的那天,那天他進宮之前,宮中就在進行著一場小朝會,宰相們上疏建議及早冊立太子,太上皇卻說諸皇子年幼,還看不出優劣。

  如果柯永旭說的是真的,那麼太上皇當時說出這話時是個什麼心情?

  本該寄予期望的嫡長子身體孱弱,不堪託付重任也就罷了,甚至還有可能短折而死……

  「杜皇后乃至於傅氏能有今日,其實都是太上皇默許的結果。你出征東倭前幾個月,太上皇龍體抱恙,出現中風先兆,不得已,立皇長子為吳王,讓他隨你監軍。就在那時候杜氏和傅氏就已經經過一輪較量,之後,朝堂上杜家的勢力盡數蟄伏,傅氏的勢力則被清洗了一遍,實力大減。若非如此,傅氏謀逆何至於只要豫王一人便能平定?」

  「你以為杜氏為何甘願眼睜睜看著皇長子入主東宮?你以為寧王為何要投靠杜氏?你以為去年那場大朝會為何那麼多高官甘願為杜氏馬前卒?那是因為他們都知道皇長子命不久矣,就算他入主東宮、登基為帝,也不過是一時風光,只有杜氏才是最後的贏家。就連皇長子自己不也一樣做好了準備,他登基一年了,不培植心腹,不立皇后,甚至連年號都沒打算改!」

  江文楷聽得目瞪口呆。

  江沖冷冷道:「爾欲使我勸阻陛下立嗣子?」

  柯永旭反問:「不行嗎?你江仲卿在外是收復失地的大功臣、大英雄,回了聖都,你就只是你自己。在那些朝臣眼裡,你是阻礙、是絆腳石,除此以外你什麼都不是。你東征那年班師回朝,萬人空巷朝野歡慶,你以為大家都在以你為榮為你慶賀嗎?並不是,只是因為太上皇寵愛你,是太上皇要為你做臉。你收復頌州,你以為朝臣們都歡呼雀躍並為之動容嗎?並沒有,除了那些真正經歷過文帝戰亂的老東西為此痛哭流涕,其他人誰會關心你在千里之外殺了幾個野猴子,多給朝廷添置了幾畝連稅賦都收不上的荒山野地。」

  江沖沉默。

  「當年他們是如何機關算盡對付你父親的,不用我說你也清楚。如今你位高權重,樹大招風,倘若再執迷不悟螳臂當車,只怕難免要步令尊后塵。」說到最後,柯永旭連看都不敢看他,「我素來傾慕你為人,少年時多有冒犯,但今日這話字字句句言出肺腑。你想為國盡忠,可是人在才有忠,人不在了就什麼都沒了。」

  「言盡於此,告辭了。」

  說完毫不留戀轉身下車。

  暖閣中死寂一片。

  好一會兒,江文楷小聲開口:「三哥……」

  江沖一腳踹翻面前火盆,目光陰沉:「你且回府去,約束眾人,不許任何人就此事發表任何言論。平日同僚往來,就當沒有這回事,不必顧及我的立場。」

  「三哥?」江文楷震驚,江沖是在暗示他不用跟杜家派系保持距離。

  「走。」

  江沖頭痛欲裂。

  都是他的錯!

  若非當年被憤怒沖昏頭腦與太上皇作對,何至於短短數年就讓局勢惡化到這般地步!

  可他如今,又能為大梁江山、為太上皇、為聖上做些什麼呢?

  就在江沖抵達玉溪別苑的次日,迎來了這年冬天的第一場雪。

  大雪紛紛揚揚落了三日,等雪停了,樹梢枝頭銀裝素裹,亭台樓閣皆是白茫茫一片。

  江沖硬逼著自己靜養歇息大半個月,養足了精神,便入宮謝恩。

  在勤政殿遇上奏對結束準備離開的宋國公蕭啟正,江沖給他使了個眼色,出宮後,蕭啟正果然在外等他。

  「你這身子可大好了?」蕭啟正擔憂問。

  「表兄。」江沖有求於人,姿態放得低,「已經好了,沒好也不敢進宮。」

  蕭啟正點頭,玩笑道:「怎麼?想請我吃飯吶?」

  江沖道:「求你件事,當然,飯也是要請的,邊走邊說吧。」

  蕭啟正笑道:「那敢情好,我正餓呢,上雨花樓,我要狠狠宰你一頓。」

  二人相攜上了蕭家馬車,江沖將自己來意一說,蕭啟正就用「果不其然」的眼神看他,「都說你們江家出情種,果然不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