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頁
伺候的人嚇得連大氣都敢出。
「陛下是什麼時候出去的?」
劉榮:「回爺的話,咱們這邊也沒收到消息,等察覺時,陛下已經不在床上了。」
「呵,沒收到消息。」胤禩又舉了茶盞,喝了一口,隨後狠狠摜在地上。
「你們難道不會派人守著去!光等人遞消息過來,得等到什麼時候?!」
一個個的,光拿俸祿不辦事。
越是如今這緊要關頭,越是要盯緊皇阿瑪。
他好不容易才使得形式扭轉,若太子那邊再吹吹風,皇阿瑪再把他踹到犄角旮旯里可怎麼辦!
胤禩一時在氣頭上,忘了皇帝的行蹤,不是一般人能打探的。
他不說,劉榮作為一個沒讀過書,且不識字的人,自然也不清楚。
見貝勒爺氣急了,忙忙安排了人下去。
「爺放心,奴才這回定然將人盯牢了。」
胤禩伸手指指上面,臉上終於露了笑意,「好!回頭爺上去了,要給你記頭功!」
劉榮不知這頭功都有什麼,料想一個大太監的職位少不了。
貝勒府的大太監,和毓慶宮裡的大太監,意義可完全不一樣。
胤禩斬釘截鐵的態度,把劉榮的心都說熱了,對於他的事情,也越發上心。
*
巡視了河工回來,康熙沒讓兒子們都退下。
反倒留在主艙中,命人上了酒水,要他們暢談治理河水的方案。
如今還不到雨季,河水漲勢還行,就怕連夜降雨,坐落在河水兩岸的百姓們,可都得遭殃。
往年也沒什麼好法子,到了汛期便組織人去堵了出口,儘可能地使用人力,讓和河流改道。
但這種通常都是應急的法子,且代價巨大,常常有青壯年在治河之事上,喪失了性命。
康熙這次掐著點南下,為的就是趕在雨季之前,好好尋尋法子,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治理喝水。
這兒明明談的是正事,可老八不知道啊。
他以為老爺子帶著兒子們吃喝玩樂,獨獨不帶他,氣得鼻子都歪了,覺得自己經營許久的臉面,被人扯了下來。
康熙回來的時候天晚了,大家聚在一起用膳,眼見大部分阿哥都在,沒人提起胤禩,康熙也就一時沒想起來,造就了這種旁人都來了,就老八沒來的狀況。
用完膳談起了正事,越聊越久。
越是專心,就越是不容易想起胤禩。
胤禩急的額頭冒汗,不明白自己哪兒又惹皇阿瑪不快,嚇得片刻都待不住。
可若是他沒犯錯,為什麼皇阿瑪出去不帶他,連回來吃酒飲宴,還是不帶他?
一日下來,一次傳召都沒有。
他就像被什麼隔絕在了空氣中似的,明明一同出來的,其餘人卻自成一派。
改明兒碰見隨行的大臣們,大概又會有閒話冒出來。
胤禩在船艙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卻不敢貿貿然去主艙。
劉榮轉了轉眼珠子,獻了一計。
「爺,陛下是您嫡嫡親的阿瑪,有什麼父子倆說開就是,最怕互相猜忌,猜來猜去,倒平添許多事端。」
胤禩一想,確實是這麼回事。
他讓劉榮附耳過來,小聲交代了幾句......
第136章 總覺得有事要發生(捉蟲)……
入了夜, 主艙那邊的喧鬧聲,時不時傳過來。
胤禩獨自一人呆在房間裡,顯得無比孤寂。
老九出來方便, 見他這邊的燈亮著, 一拍腦袋, 才想起來並沒人來叫八哥。
上前幾步,抬手扣門。
「八哥, 在不在?皇阿瑪和我們一同飲酒呢!你要不要也一起來?」
胤禩在床上翻了個身, 心道現在才想起他來,恐怕黃花菜都涼了。
老九、老十兩個不靠譜, 說好了兄弟三人共同進退,有酒喝就把他拋之腦後了。
「八哥,你不是睡了?弟弟我先過去?」
許久都沒人應聲, 胤禟也摸不准八哥是睡了,還沒回來。
正抬步要走, 就聽門「吱呀」一聲,打開了。
「一身的酒氣, 這是喝了多少?」胤禩笑笑, 面色如常。
心道恐怕就是喝太多了,這才把他這個哥哥拋之腦後。
本來沒想搭理老九的, 想到對方的能耐,他還是忍著脾氣開了門。
「嘿嘿, 沒多少, 八哥要不要一起來?也是當值的疏忽了, 竟未叫八哥一起。」
「本以為二哥酒量不行,真上了酒桌,硬比的話, 誰輸誰贏還不一定......」
胤禟沒什麼心機,唯一愛好就是掙錢,對上頭的哥哥們其實了解不多。
再加上太子從小就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聽在他耳中,總覺得很有距離感。
先是福晉和太子妃熟識了,他試著接觸,竟然覺得太子果真是個不錯的,白日裡處理河工一事,也頗有見地。
晚上喝酒也不拿橋,弟弟們來敬,絕對不推辭。
一時間,胤禟倒是對這位太子二哥,有了不少好感,說起他來,眼睛都亮了起來。
「......老十還說,下回再找二哥拼酒。皇阿瑪總說我倆不誤正業,太子也陪在裡面,就沒話說了吧......哈哈哈......」
現在胤禩能確定,老九是真的喝多了。
他一喝醉,就有些話癆,心裡想什麼都能給你禿嚕出來。<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
「陛下是什麼時候出去的?」
劉榮:「回爺的話,咱們這邊也沒收到消息,等察覺時,陛下已經不在床上了。」
「呵,沒收到消息。」胤禩又舉了茶盞,喝了一口,隨後狠狠摜在地上。
「你們難道不會派人守著去!光等人遞消息過來,得等到什麼時候?!」
一個個的,光拿俸祿不辦事。
越是如今這緊要關頭,越是要盯緊皇阿瑪。
他好不容易才使得形式扭轉,若太子那邊再吹吹風,皇阿瑪再把他踹到犄角旮旯里可怎麼辦!
胤禩一時在氣頭上,忘了皇帝的行蹤,不是一般人能打探的。
他不說,劉榮作為一個沒讀過書,且不識字的人,自然也不清楚。
見貝勒爺氣急了,忙忙安排了人下去。
「爺放心,奴才這回定然將人盯牢了。」
胤禩伸手指指上面,臉上終於露了笑意,「好!回頭爺上去了,要給你記頭功!」
劉榮不知這頭功都有什麼,料想一個大太監的職位少不了。
貝勒府的大太監,和毓慶宮裡的大太監,意義可完全不一樣。
胤禩斬釘截鐵的態度,把劉榮的心都說熱了,對於他的事情,也越發上心。
*
巡視了河工回來,康熙沒讓兒子們都退下。
反倒留在主艙中,命人上了酒水,要他們暢談治理河水的方案。
如今還不到雨季,河水漲勢還行,就怕連夜降雨,坐落在河水兩岸的百姓們,可都得遭殃。
往年也沒什麼好法子,到了汛期便組織人去堵了出口,儘可能地使用人力,讓和河流改道。
但這種通常都是應急的法子,且代價巨大,常常有青壯年在治河之事上,喪失了性命。
康熙這次掐著點南下,為的就是趕在雨季之前,好好尋尋法子,看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治理喝水。
這兒明明談的是正事,可老八不知道啊。
他以為老爺子帶著兒子們吃喝玩樂,獨獨不帶他,氣得鼻子都歪了,覺得自己經營許久的臉面,被人扯了下來。
康熙回來的時候天晚了,大家聚在一起用膳,眼見大部分阿哥都在,沒人提起胤禩,康熙也就一時沒想起來,造就了這種旁人都來了,就老八沒來的狀況。
用完膳談起了正事,越聊越久。
越是專心,就越是不容易想起胤禩。
胤禩急的額頭冒汗,不明白自己哪兒又惹皇阿瑪不快,嚇得片刻都待不住。
可若是他沒犯錯,為什麼皇阿瑪出去不帶他,連回來吃酒飲宴,還是不帶他?
一日下來,一次傳召都沒有。
他就像被什麼隔絕在了空氣中似的,明明一同出來的,其餘人卻自成一派。
改明兒碰見隨行的大臣們,大概又會有閒話冒出來。
胤禩在船艙里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卻不敢貿貿然去主艙。
劉榮轉了轉眼珠子,獻了一計。
「爺,陛下是您嫡嫡親的阿瑪,有什麼父子倆說開就是,最怕互相猜忌,猜來猜去,倒平添許多事端。」
胤禩一想,確實是這麼回事。
他讓劉榮附耳過來,小聲交代了幾句......
第136章 總覺得有事要發生(捉蟲)……
入了夜, 主艙那邊的喧鬧聲,時不時傳過來。
胤禩獨自一人呆在房間裡,顯得無比孤寂。
老九出來方便, 見他這邊的燈亮著, 一拍腦袋, 才想起來並沒人來叫八哥。
上前幾步,抬手扣門。
「八哥, 在不在?皇阿瑪和我們一同飲酒呢!你要不要也一起來?」
胤禩在床上翻了個身, 心道現在才想起他來,恐怕黃花菜都涼了。
老九、老十兩個不靠譜, 說好了兄弟三人共同進退,有酒喝就把他拋之腦後了。
「八哥,你不是睡了?弟弟我先過去?」
許久都沒人應聲, 胤禟也摸不准八哥是睡了,還沒回來。
正抬步要走, 就聽門「吱呀」一聲,打開了。
「一身的酒氣, 這是喝了多少?」胤禩笑笑, 面色如常。
心道恐怕就是喝太多了,這才把他這個哥哥拋之腦後。
本來沒想搭理老九的, 想到對方的能耐,他還是忍著脾氣開了門。
「嘿嘿, 沒多少, 八哥要不要一起來?也是當值的疏忽了, 竟未叫八哥一起。」
「本以為二哥酒量不行,真上了酒桌,硬比的話, 誰輸誰贏還不一定......」
胤禟沒什麼心機,唯一愛好就是掙錢,對上頭的哥哥們其實了解不多。
再加上太子從小就是那種「別人家的孩子」,聽在他耳中,總覺得很有距離感。
先是福晉和太子妃熟識了,他試著接觸,竟然覺得太子果真是個不錯的,白日裡處理河工一事,也頗有見地。
晚上喝酒也不拿橋,弟弟們來敬,絕對不推辭。
一時間,胤禟倒是對這位太子二哥,有了不少好感,說起他來,眼睛都亮了起來。
「......老十還說,下回再找二哥拼酒。皇阿瑪總說我倆不誤正業,太子也陪在裡面,就沒話說了吧......哈哈哈......」
現在胤禩能確定,老九是真的喝多了。
他一喝醉,就有些話癆,心裡想什麼都能給你禿嚕出來。<hr>
Tips: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傳送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