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我知道。」可他在意。
薛憐轉過身,摟住他的脖頸往下勾,附耳輕聲說:「我也知道你在想什麼,但這些都不重要了。能遠離紅塵亂,隱於山水間,我就已經很知足了……」
說到這裡頓了頓。
「除非……」尾音上揚。
「什麼?」
「除非你還想坐明堂,那這些願望你都能輕易實現。」
宋玉負含情望著他,低頭吻了吻他柔軟的發頂。
似笑似哄地回答。
「我不做君王,只做你的裙下之臣。」
(正文完)
第104章 番外:前前前世
——即原文。
「顧我南康意,蓮生萬重門。」
宋玉負遠離故國時,剛過十二歲生辰。
母妃站在城樓下,凝望著他遠去的背影。
西北塞外的風雪漫天,浸濕了他的雙眼。
一個月後。
到了徽陽皇宮。
他時常孤身一人,坐在湖中的亭子裡眺望遠方。
總覺得那盡頭處,就是故鄉。
「這是誰家的小公子?」
頭頂傳來一道嬌媚的女聲。
他抬頭,看見眼前的女子容貌清麗,鳳眼微挑,盤著的髮髻上是金貴的步搖。
他心下明白,這不是貴妃就是皇女。
然後身邊的小太監告訴他,這是皇上的嫡妹,清平長公主。
長公主。
與他有什麼關係呢。
然而當晚,他就被長公主的人帶去了燕喜宮。
燕喜宮內燭火通明,薰香裊裊,比他的小屋子要暖和許多。
長公主柔和地笑著,將他拉到身前,左瞧右看,然後問了他一堆似懂非懂的話。
他安靜地吃掉她遞過來的桂花糕。
最後,落在他嘴裡的不再是甜膩的糕點,而是兩指柔荑。
他嚇得後退一步。
桂花糕也掉在了地上。
長公主笑意盈盈:「你這張小嘴兒,生的真是誘人,不如就教教你如何靠它取悅本宮?」
他神色驚恐,想要轉身而逃。
卻被兩位侍女擋住去路。
長公主踱步朝他走來,綴著珍珠的鞋子踩碎了地上的糕點。
「你若識趣點,今後錦衣玉食。你若反抗,便有你的苦頭吃。」
他不知道該怎麼辦。
只能無助地想,要是母妃在,一定會保護他的。
長公主見他膽怯不安,自知已經拿捏住了他,於是伸手拉過讓他靠在自己懷裡。
剛伸手揉捏了兩下,一位侍女從門外進來,附在她耳邊說了一句什麼後,她便讓他先回去。
並再三囑告,不許對外人提起今夜之事。
他從殿內出來,抹了抹微紅的眼。
暖黃的宮燈下,迎面走來一位比他高出半個頭的少年。
少年身姿挺拔,面若桃花,卻眉清目冷。
居高臨下地睥睨了他一眼。
他記住了這個眼神。
是對自己的鄙夷,譏諷,還有深深的厭惡。
之後,他便不再輕信任何人,他沒有多餘的命去驗證那些是真情還是假意。
後來,每每燕喜宮的人來請他,他都會躲著不見。
久而久之,長公主也失去了耐性。
雖然礙著面子沒有鬧大,但暗地裡卻攛掇那些皇子公主排擠他,欺辱他。
將他當作皇宮裡最低賤的那一等人,狠狠踩在腳下,讓他再也爬不起來。
那是他這一生最灰暗的歲月。
四年後長公主病逝,他才知道那一晚,出現在宮燈下的少年叫孟清薛。
在長公主病逝前,就已經借勢登上了西廠督主的高位。
是個極會玩弄權術的宦官。
這樣子的人,為什麼還要留著呢。
於是在他被三皇子蕭睢盯上後,直接拿孟清薛做了擋箭牌。
他滿意地看著蕭睢對孟清薛恨之入骨,只期盼著他們能咬死對方。
天啟十九年,六月。
徽陽內亂爆發。
他助長陵王蕭拜瓜分了徽陽朝廷一半的勢力。
長陵王蕭拜與儲君蕭睢相互制衡。
而他坐收漁翁之利。
在他離城回西珏的那日,晴空萬里。
京城開始流傳,西廠督主孟清薛死在了皇宮大殿前,萬箭穿心。
他抬頭望著晴朗的天際。
欺辱他的,蔑視他的,以及掌握他軟肋的那些人,終於都死光了。
同年十一月,他踏破珠門關,登基為帝。改國號為「魏」,年號「南康」。
後來幾年,朝政事務極為繁雜。
改革律令,廢除舊制,包括統一文幣和階級。
天下終是歸於太平。
南康七年,初冬。
魏昭帝病逝於朝陽宮。
年僅二十四歲。
第105章 番外:前前世
——攻重生第一次,受穿越第一次。(攻重生回來的時間點比受早個幾天)
天啟十九年,春。
宋玉負醒來幾日後,便聽聞孟清薛剛被人從徽獄司里抬出來。
渾身傷痕。
就像是從閻王殿撿回來了半條命。
他微有不解。
在前世,孟清薛雖然也進過徽獄司,但未隔半日就完好如初地被送回了西廠。
怎麼這一世,卻差點死在了獄裡?
薛憐轉過身,摟住他的脖頸往下勾,附耳輕聲說:「我也知道你在想什麼,但這些都不重要了。能遠離紅塵亂,隱於山水間,我就已經很知足了……」
說到這裡頓了頓。
「除非……」尾音上揚。
「什麼?」
「除非你還想坐明堂,那這些願望你都能輕易實現。」
宋玉負含情望著他,低頭吻了吻他柔軟的發頂。
似笑似哄地回答。
「我不做君王,只做你的裙下之臣。」
(正文完)
第104章 番外:前前前世
——即原文。
「顧我南康意,蓮生萬重門。」
宋玉負遠離故國時,剛過十二歲生辰。
母妃站在城樓下,凝望著他遠去的背影。
西北塞外的風雪漫天,浸濕了他的雙眼。
一個月後。
到了徽陽皇宮。
他時常孤身一人,坐在湖中的亭子裡眺望遠方。
總覺得那盡頭處,就是故鄉。
「這是誰家的小公子?」
頭頂傳來一道嬌媚的女聲。
他抬頭,看見眼前的女子容貌清麗,鳳眼微挑,盤著的髮髻上是金貴的步搖。
他心下明白,這不是貴妃就是皇女。
然後身邊的小太監告訴他,這是皇上的嫡妹,清平長公主。
長公主。
與他有什麼關係呢。
然而當晚,他就被長公主的人帶去了燕喜宮。
燕喜宮內燭火通明,薰香裊裊,比他的小屋子要暖和許多。
長公主柔和地笑著,將他拉到身前,左瞧右看,然後問了他一堆似懂非懂的話。
他安靜地吃掉她遞過來的桂花糕。
最後,落在他嘴裡的不再是甜膩的糕點,而是兩指柔荑。
他嚇得後退一步。
桂花糕也掉在了地上。
長公主笑意盈盈:「你這張小嘴兒,生的真是誘人,不如就教教你如何靠它取悅本宮?」
他神色驚恐,想要轉身而逃。
卻被兩位侍女擋住去路。
長公主踱步朝他走來,綴著珍珠的鞋子踩碎了地上的糕點。
「你若識趣點,今後錦衣玉食。你若反抗,便有你的苦頭吃。」
他不知道該怎麼辦。
只能無助地想,要是母妃在,一定會保護他的。
長公主見他膽怯不安,自知已經拿捏住了他,於是伸手拉過讓他靠在自己懷裡。
剛伸手揉捏了兩下,一位侍女從門外進來,附在她耳邊說了一句什麼後,她便讓他先回去。
並再三囑告,不許對外人提起今夜之事。
他從殿內出來,抹了抹微紅的眼。
暖黃的宮燈下,迎面走來一位比他高出半個頭的少年。
少年身姿挺拔,面若桃花,卻眉清目冷。
居高臨下地睥睨了他一眼。
他記住了這個眼神。
是對自己的鄙夷,譏諷,還有深深的厭惡。
之後,他便不再輕信任何人,他沒有多餘的命去驗證那些是真情還是假意。
後來,每每燕喜宮的人來請他,他都會躲著不見。
久而久之,長公主也失去了耐性。
雖然礙著面子沒有鬧大,但暗地裡卻攛掇那些皇子公主排擠他,欺辱他。
將他當作皇宮裡最低賤的那一等人,狠狠踩在腳下,讓他再也爬不起來。
那是他這一生最灰暗的歲月。
四年後長公主病逝,他才知道那一晚,出現在宮燈下的少年叫孟清薛。
在長公主病逝前,就已經借勢登上了西廠督主的高位。
是個極會玩弄權術的宦官。
這樣子的人,為什麼還要留著呢。
於是在他被三皇子蕭睢盯上後,直接拿孟清薛做了擋箭牌。
他滿意地看著蕭睢對孟清薛恨之入骨,只期盼著他們能咬死對方。
天啟十九年,六月。
徽陽內亂爆發。
他助長陵王蕭拜瓜分了徽陽朝廷一半的勢力。
長陵王蕭拜與儲君蕭睢相互制衡。
而他坐收漁翁之利。
在他離城回西珏的那日,晴空萬里。
京城開始流傳,西廠督主孟清薛死在了皇宮大殿前,萬箭穿心。
他抬頭望著晴朗的天際。
欺辱他的,蔑視他的,以及掌握他軟肋的那些人,終於都死光了。
同年十一月,他踏破珠門關,登基為帝。改國號為「魏」,年號「南康」。
後來幾年,朝政事務極為繁雜。
改革律令,廢除舊制,包括統一文幣和階級。
天下終是歸於太平。
南康七年,初冬。
魏昭帝病逝於朝陽宮。
年僅二十四歲。
第105章 番外:前前世
——攻重生第一次,受穿越第一次。(攻重生回來的時間點比受早個幾天)
天啟十九年,春。
宋玉負醒來幾日後,便聽聞孟清薛剛被人從徽獄司里抬出來。
渾身傷痕。
就像是從閻王殿撿回來了半條命。
他微有不解。
在前世,孟清薛雖然也進過徽獄司,但未隔半日就完好如初地被送回了西廠。
怎麼這一世,卻差點死在了獄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