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到此,想到先前宮變的慘烈,大太監泣不成聲。

  「陛下誓死不應五皇子要挾,不立遺命於他,拖著病軀與賊子周旋,暗中聯合幾位肱骨籌謀欲立九皇子您為太子,想要急召你即刻回京……只可惜朝中大勢已去,諸多臣子被瞞在鼓中,被殺的被殺,受控的受控,明哲保身的明哲保身,京郊大營,京畿衛,御林軍盡在賊子掌控,奴婢以及諸位忠心的大臣合力也無法救助陛下娘娘於危難……嗚嗚嗚,王爺,王爺啊,陛下娘娘,陛下娘娘殯天了呀……」

  此言一出,閒王只覺一陣天旋地轉,「什,什麼?不,不可能的!沒可能啊?我父皇身體健碩,即便是因太子哥哥的事情大受打擊,也不該……」

  是不該!可是……

  「嗚嗚嗚……王爺您別忘了五皇子那亂臣賊子的狠辣,是他,是他不顧天理人倫弒父殺親,是他狼子野心害了陛下跟娘娘啊王爺,王爺,陛下遺召傳位於王爺您,王爺,您要振作,您要為陛下報仇啊王爺!」

  大太監哭嚎著,用盡了全身的力氣,把手裡捧著的東西再往閒王跟前遞了再遞。

  忍著驚懼與悲痛強制鎮定冷靜的蔡大人,哆嗦著伸手接過大太監奉上的包袱,顫抖著手打開一看,心下陡然一驚。

  竟然是傳國玉璽跟鮮黃的聖旨遺命。

  蔡大人手捧這兩樣東西,終是信了大太監帶來的噩耗,不由悲從中來,嘎嘣一聲跪下,霎時間淚如雨下,「陛下,陛下!可痛剎老臣了,陛下……」

  咚……

  悲慟的眾人尋聲望去,竟是閒王暈在了當場倒了下去。

  大靖昌平五十一年秋,五皇子謀反,太子薨,韃靼高狗鐵蹄踏破中原,昌平帝駕崩,謀逆上位的五皇子密不發喪,歷經三朝的大靖風雨飄搖……

  大靖昌平五十一年冬,九皇子閒王手持昌平帝遺召與傳國玉璽,於燕山發榜文昭告天下,高舉攘內必先安外,召集收攏北地殘兵,驅除韃虜,清剿亂臣賊子為父兄報仇的大旗,一時間,北地燕山成了天下目光注視所在。

  作者有話說:

  哇,時間過的真快,馬上都要大結局了,謝謝寶子們的一路支持哦,下一本開現代言情,我的男人不是人,(又名我與蜘蛛精的二三事)希望大家喜歡,更期待大家的收藏。

  第96章

  大靖昌平五十一年冬末, 九皇子閒王率部占領順天,設順天為臨時府都,淪陷北地一線殘軍紛紛來投, 隨之而來的是越發多的失所百姓,他們攜家帶口,缺衣少食, 滿身驚恐與麻木的湧進順天府都。

  凌冽的北風呼呼的刮著, 夾裹著雪花,呼嘯大地。

  余慧裹緊身上厚實的棉袍,哈出兩口白氣,搓了搓冰冷僵硬的手,不由顛了顛身後背著的背簍加快了腳步。

  自打清河淪陷以來, 他們家裡的日子就過的緊巴, 吃, 吃不好, 睡,睡不好,日日夜夜驚憂害怕的,姑姑跟小表妹還有姑父, 人那是眼看著一天天的瘦弱下來, 而他們唯一進補的補品, 就只靠著自己手裡的那點干棗子。

  先不說一樣東西吃多了總歸膩,就只說營養成分那也不均衡。

  眼看著年關了, 雖說亂世, 可想到親人們的身體, 余慧就於心不忍。

  常言道, 有錢沒錢都要過年不是, 姑父入營沒空,姑姑表妹瘦弱不能,那就只有自己出馬了。

  這不,余慧背著姑姑,早早的摸出門,出城進到城郊的大山竄了一整日,仗著藝高人膽大,收穫了五隻兔子一隻麋子,眼看著天色漸暗,余慧把大傢伙藏在空間,背簍里丟了兩隻兔子就匆匆往家趕。

  一路馬不停蹄的下山,城池就在前方。

  自己身為軍眷,還身負醫術,自有優容,憑著令牌可自由進出,然,從各處逃難到此的百姓卻不一樣。

  整個北地老早被洗劫了一遍,不說金銀細軟,便是糧食,也大多被敵軍收刮充作軍糧,可以說,在他們奪取順天的時候,城內除了留守的敵軍那真是十室九空……

  這樣的情況下,不要說救濟接納流離失所的百姓,便是軍糧,那也有些力不從心。

  危機之下,順天府都自然戒嚴,沒法接納所有來投難民入城,不過大家也沒有眼睜睜看著百姓去死的道理,閒王便應下諸位臣公的提議,每日在城內城外支起大鍋放粥,維持難民的生機。

  然而人太多了,從四面八方湧來的難民一日比一日多。

  余慧穿行過密集的難民人流,艱難的進入城內,城內的情況也沒有多好,這讓她不由的擔心上了。

  說來他們也沒有坐以待斃,蔡大人、單將軍等官員自有決斷,前些日子,為求活路,蔡大人他們提議,效仿敵軍以戰養戰,休整兵力階梯式出擊,墜在敵軍後方殺敵,伺機搶奪資源,救助百姓,收攏更多殘兵。

  然,此法子恐也不是長久之計。

  一來京都城得位不正,自封德嘉帝的五皇子私心重,內亂他在行,抗敵卻是軟蛋,沒有一點腦子的根本不配合他們來個前後夾擊滅敵,得知閒王這邊舉動後乾脆蟄伏不出,只想消耗閒王兵力;

  二來高狗韃靼聯盟敵軍也不是蠢的,他們也怕深入太過被斷其後路,得知後方有變,自然要分兵來攻;

  一時半會的,本來就夠亂的中原土地越發生靈塗炭,杜禹辰他們這些帶兵在外的將士也打的很是艱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