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頁
白殊一樂:「行,高招!」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小可愛們的關心~都貼貼~
預報一下,下一章就正文完結啦
------------------
第118章 煐殊
白殊回宮之時沒坐車, 裹著斗篷坐在謝煐身前,小黑從斗篷里探出小腦袋,兩人一貓共騎踏出大門。
門外一大片官員已跪了半個多時辰, 被寒風吹得直抖,此時見著人出來,立刻伏身下去,顫著聲此起彼伏地開口。
「請聖上、攝政王恕臣僭越之罪。」
謝煐看向來接的馮萬川:「人都在這了?」
馮萬川笑答:「都在這兒,一個不少。」
謝煐點下頭:「通知吏部,都罰半個月俸, 就讓人散了吧。」
說罷,催動馬匹回宮。
白殊舒服地靠在謝煐肩上, 側過臉道:「回去你還要開政事堂會議?」
謝煐幫他扯扯帽子:「仔細吃進冷風,會咳。」
白殊伸手捂著嘴:「沒事, 日頭暖, 風不大。」
謝煐這才道:「政事堂的事情還是得議, 一會兒我先送你回思政殿。」
白殊卻道:「我也去聽聽吧。哦, 對了, 是不是還得先換朝服?」
謝煐先是一愣, 隨即忙道:「不用,這樣便好,我也是下了朝就換常服。」
剛說完, 又有些擔心:「不會累著?」
白殊笑道:「我湊個數聽一聽而已, 能有多累。」
他原先和謝煐多多少少總還是隔著一層,便不願在政事上多插手。但昨晚謝煐連「三不去」都抬出來了, 白殊感覺自己沒必要再把界限劃得如此分明。既準備攜手共進, 便該什麼事都一同擔。
謝煐自然也感受到白殊的態度變化, 心中歡喜, 手臂也不由得收緊,湊到他耳邊道:「其實,我希望你能把那個情報部門接手過去。」
白殊微一挑眉:「那裡不是馮內侍管著?」
謝煐:「現在只是消息都匯總到馮萬川那裡,以備我隨時問詢。但馮萬川比不得子山,不對會消息做出及時的分析與處理,一些發於微末的事也無法早早瞧出端倪。他的長處是處理紛雜的內務,現在對此也是煩惱得很。」
白殊輕笑:「行,既然馮內侍感覺棘手,那我便接過來吧。不過,這樣一來,小黑我可就要抱回來了。」
小黑突然插話:【只要你們把辦公室設得近點,都能和我連上線,我可以多線程處理事務。】
謝煐垂眼,抬手在小黑露出白殊斗篷的腦袋上揉一把:「回頭我想想怎麼安排。」
白殊:「明年恩科是個什麼章程,子山現在才閉關讀書,能趕上嗎?」
謝煐:「子山對外說是白身,其實身上有舉人功名。他以前在家鄉時為人低調,進京後又改過名字,是以知道的人不多。明年三月開恩科,他自可直接下場。以他之才,取中是必然,只看能不能博個一甲。」
兩人便一路低聲討論著,進宮後直接去了政事堂。
眾宰相被召集過來,見到白殊都略有些詫異。當然,沒人說什麼,攝政王本該參政議政,之前白殊不來,只能說是他自己不想來,謝煐又縱著他。
今日首要一件事,是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一同報上來的,審結了白泊、謝璵(原平川王)、謝珅(原寧西王)三樁謀反罪。只待御批,便可行刑。
謝煐並不想大開殺戒,因此這批被問斬的人倒是算不上多。
只主謀者白泊及其長子、家中總管、項麒,謝璵及其岳父原侍中,謝珅及其岳父原中書令,以及參與調兵的幾名羽林校尉。加上這些人家中年十五以上的成丁,最後算起來也就二十一人。
並沒有牽扯父、母、妻三族,但家眷免不了要受牽連。女子充為官伎,十五以下男子流放為官奴隸。
白殊在腦中問:【寧安公主沒找你求情?】
寧安公主是白泊繼室趙夫人之母。
謝煐在案下握住他的手,回道:【來了,我讓她在官伎與流放中二選一,據說是選了陪兒子一同流放。】
白殊斂下目光:【她對她兒子倒真是一片慈母心。】
謝煐在他手心稍稍一按:【你說的那種慢性毒藥,我已命人尋到。】
白殊抬眼看過去,謝煐對他稍點下頭。
兩人這邊暗暗交談過幾句,那邊眾宰相亦無異議,這事就過去了。
事情一件件議完,最後尚書左僕射問道:「登基大典臨近,不知陛下可想好了年號?」
謝煐取了筆,不假思索地寫下兩字。眾人一看——
殊煐。
左僕射直接傻了眼:「這……」
旁人的臉色也變得怪異,就連衛國公和懷傷都難掩驚訝。
謝煐淡淡地道:「朕與攝政王應讖語護佑大煜,那依讖語而取此年號,朕以為很合適。」
然而所有人眼中都明晃晃地寫著——您分明在假公濟私!
不過衛國公很快便嘿嘿笑起來:「臣無異議,這年號有意思得緊。」
懷傷撫著須道:「臣亦無異議。」
中書令頭疼地道:「聖上,年號使用的範圍極廣,其中含有您的名諱,這日後要如何避?」
謝煐:「下一特旨,使用年號之時無須避諱。」
眾人一時無言以對。
最後御史大夫咬咬牙,對白殊道:「攝政王,您看呢?」
作者有話要說:
謝謝小可愛們的關心~都貼貼~
預報一下,下一章就正文完結啦
------------------
第118章 煐殊
白殊回宮之時沒坐車, 裹著斗篷坐在謝煐身前,小黑從斗篷里探出小腦袋,兩人一貓共騎踏出大門。
門外一大片官員已跪了半個多時辰, 被寒風吹得直抖,此時見著人出來,立刻伏身下去,顫著聲此起彼伏地開口。
「請聖上、攝政王恕臣僭越之罪。」
謝煐看向來接的馮萬川:「人都在這了?」
馮萬川笑答:「都在這兒,一個不少。」
謝煐點下頭:「通知吏部,都罰半個月俸, 就讓人散了吧。」
說罷,催動馬匹回宮。
白殊舒服地靠在謝煐肩上, 側過臉道:「回去你還要開政事堂會議?」
謝煐幫他扯扯帽子:「仔細吃進冷風,會咳。」
白殊伸手捂著嘴:「沒事, 日頭暖, 風不大。」
謝煐這才道:「政事堂的事情還是得議, 一會兒我先送你回思政殿。」
白殊卻道:「我也去聽聽吧。哦, 對了, 是不是還得先換朝服?」
謝煐先是一愣, 隨即忙道:「不用,這樣便好,我也是下了朝就換常服。」
剛說完, 又有些擔心:「不會累著?」
白殊笑道:「我湊個數聽一聽而已, 能有多累。」
他原先和謝煐多多少少總還是隔著一層,便不願在政事上多插手。但昨晚謝煐連「三不去」都抬出來了, 白殊感覺自己沒必要再把界限劃得如此分明。既準備攜手共進, 便該什麼事都一同擔。
謝煐自然也感受到白殊的態度變化, 心中歡喜, 手臂也不由得收緊,湊到他耳邊道:「其實,我希望你能把那個情報部門接手過去。」
白殊微一挑眉:「那裡不是馮內侍管著?」
謝煐:「現在只是消息都匯總到馮萬川那裡,以備我隨時問詢。但馮萬川比不得子山,不對會消息做出及時的分析與處理,一些發於微末的事也無法早早瞧出端倪。他的長處是處理紛雜的內務,現在對此也是煩惱得很。」
白殊輕笑:「行,既然馮內侍感覺棘手,那我便接過來吧。不過,這樣一來,小黑我可就要抱回來了。」
小黑突然插話:【只要你們把辦公室設得近點,都能和我連上線,我可以多線程處理事務。】
謝煐垂眼,抬手在小黑露出白殊斗篷的腦袋上揉一把:「回頭我想想怎麼安排。」
白殊:「明年恩科是個什麼章程,子山現在才閉關讀書,能趕上嗎?」
謝煐:「子山對外說是白身,其實身上有舉人功名。他以前在家鄉時為人低調,進京後又改過名字,是以知道的人不多。明年三月開恩科,他自可直接下場。以他之才,取中是必然,只看能不能博個一甲。」
兩人便一路低聲討論著,進宮後直接去了政事堂。
眾宰相被召集過來,見到白殊都略有些詫異。當然,沒人說什麼,攝政王本該參政議政,之前白殊不來,只能說是他自己不想來,謝煐又縱著他。
今日首要一件事,是大理寺、刑部、御史台三司一同報上來的,審結了白泊、謝璵(原平川王)、謝珅(原寧西王)三樁謀反罪。只待御批,便可行刑。
謝煐並不想大開殺戒,因此這批被問斬的人倒是算不上多。
只主謀者白泊及其長子、家中總管、項麒,謝璵及其岳父原侍中,謝珅及其岳父原中書令,以及參與調兵的幾名羽林校尉。加上這些人家中年十五以上的成丁,最後算起來也就二十一人。
並沒有牽扯父、母、妻三族,但家眷免不了要受牽連。女子充為官伎,十五以下男子流放為官奴隸。
白殊在腦中問:【寧安公主沒找你求情?】
寧安公主是白泊繼室趙夫人之母。
謝煐在案下握住他的手,回道:【來了,我讓她在官伎與流放中二選一,據說是選了陪兒子一同流放。】
白殊斂下目光:【她對她兒子倒真是一片慈母心。】
謝煐在他手心稍稍一按:【你說的那種慢性毒藥,我已命人尋到。】
白殊抬眼看過去,謝煐對他稍點下頭。
兩人這邊暗暗交談過幾句,那邊眾宰相亦無異議,這事就過去了。
事情一件件議完,最後尚書左僕射問道:「登基大典臨近,不知陛下可想好了年號?」
謝煐取了筆,不假思索地寫下兩字。眾人一看——
殊煐。
左僕射直接傻了眼:「這……」
旁人的臉色也變得怪異,就連衛國公和懷傷都難掩驚訝。
謝煐淡淡地道:「朕與攝政王應讖語護佑大煜,那依讖語而取此年號,朕以為很合適。」
然而所有人眼中都明晃晃地寫著——您分明在假公濟私!
不過衛國公很快便嘿嘿笑起來:「臣無異議,這年號有意思得緊。」
懷傷撫著須道:「臣亦無異議。」
中書令頭疼地道:「聖上,年號使用的範圍極廣,其中含有您的名諱,這日後要如何避?」
謝煐:「下一特旨,使用年號之時無須避諱。」
眾人一時無言以對。
最後御史大夫咬咬牙,對白殊道:「攝政王,您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