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頁
宋大順⊙﹏⊙:噫!
(完)
第二百六十六章 番外一 大順帝與小年糕舅舅 ...
宋大順,連個姓都沒改,就當了大梁的皇帝。
這是誰都沒想到的事情。
竺年那些庶出的弟弟裡頭,年歲和他差了一輩兒能當兒子的都有幾個,孫輩的更多。要說嫡親妹妹生下的三個孩子裡頭,老二還是正經姓竺的。雖說沒有正式過繼,但誰都知道這意思是竺小七是要給竺年尉遲蘭養老送終的。
竺小七還天生神力,比起什麼方面都表現不怎麼突出,就連話都不多的宋大順,很多人都覺得竺小七更有可能繼承皇位。
當然也可能是那位集三千寵愛與一身的小公主,畢竟親娘是女皇,在位二十年,做得非常好,大梁不是不能有第二位女皇。小公主也是不可否認的優秀,但最終她的志向反倒更像是竺年,踏上了征服四海的航程。
宋莽登基的時候,已經是大梁四十五年。
大梁的開國皇帝,他的外祖父竺瀚已經離世,但是還有三任前任在世——竺年、尉遲蘭、竺婉。
舉行登基儀式的時候,觀禮的隊伍十分豪華,莊嚴肅穆之外,更添了許多喜悅。
和此前的任何一個朝代都不一樣,大梁自建國以來,前任年邁之後退位讓賢,讓權力的交接變得非常平穩。而權力的平穩過渡,就代表了天下的平穩。平穩又對整個社會發展的有利條件。
長達四十五年的平穩發展,加上教育和科技帶來的極速進步,整個大梁已經和之前的任何一個朝代都變得完全不同,更是已經遠遠甩開同時代的任何一個其他國家和勢力。
受邀請觀禮的外國使節一邊為這個強盛的帝國感到炫目,另一邊又感到十分惶恐。
這個已經有了四十五年歷史,並且經歷到了第四代皇帝的帝國,並沒有任何衰竭的表現,也沒有固步於已有的成就,反而以一種愈發穩健的姿態繼續朝前邁進。
就像是從一個兒童,成長為一個少年,從剛開始踉蹌走路,到如今已是健步如飛。
反觀自己所在的國家,很多建國還未必有大梁長,但不是滿足於現狀,就是已經出現衰朽的跡象。統治者不想著解決國內的問題,反而只想著對外擴張,拿國運去賭。賭贏了,貴族們笙歌燕舞;賭輸了,不過是換一批貴族笙歌燕舞。不管賭局的輸贏,都會給百姓帶來深重的災難。
大梁的江河上已經有了鐵製的大船,他們的國內依舊還是木船。
若是兩國發生衝突,大梁甚至不用火炮,直接就能把他們的船給撞沉。
他們並不擔心大梁會挑起戰爭,他們只擔心自己國內那些沒見過世面的貴族老爺們,會將他們的蠻橫和無知衝撞到了大梁頭上。畢竟大梁的船隊航行四海,是很容易能夠遇到的。
隆重的登基儀式結束之後,新帝回去寢宮換下了沉重的禮服,換上了輕便的常服。
同樣換上了輕便衣物的皇后,過來叫他:「好了沒?」
「大舅舅催了?」
皇后說道:「不是,大舅舅和芳舅舅親自下廚做飯來著。你不是說要來兩道拿手菜嗎?晚了就沒你的份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補足宋莽的話少,他的皇后話挺多的。
「他們總不能把全家的飯菜給做全了。」宋莽微微皺了皺眉,但還是加快了腳步,出了宮門直接坐上剛研發出來不久的摩托車……的后座。
他的皇后則戴上頭盔和護目鏡,開著他一路到了御膳房。
御膳房有一間專門的大屋,是給竺年他們一家準備的。
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反正從竺年這一代開始,就很喜歡自己動手做點東西吃,不管好不好吃講不講究,就是家庭的那個味道。
外人或許許難想像,剛才還在廟堂之上的一大家子,如今竟然全都在洗手作羹湯,就連完全不通廚藝的幾個,抓一把豆角在邊上擇都顯得高高興興的。
幾個小孩兒被大一點的孩子們看著,手上拿著各種小零食在吃,有些還往大人身邊湊,指著各種不認識的東西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
摩托車的聲音大,新晉的帝後一進來,就聽竺年笑:「一聽這聲音,就知道咱們家顧小熊來了。」熊南南最後嫁給了顧家子,生下的大女兒明明常年在新京來著,只一次到內陸的交換學習,人家去的明明還是蒼陶大學,也不知道怎麼就被自家宋大順給騙回家了。
宋莽給自己的皇后解掉外頭防風的皮衣掛在外頭,才進來解釋:「大舅舅別總給人起外號。」他妻子叫顧紅纓,不叫顧小熊。小熊是他叫的!
顧紅纓一點都不介意,先是叫了一圈人,順手就系上圍裙:「我給舅舅做個酸辣魚?」
竺年趕緊阻止:「別!你芳舅舅吃多了冰,牙疼來著。」
見話題引到自己身上,尉遲蘭一刀下去把一根骨頭砍斷,溫和地說道:「今天晚上吃火鍋,你片個魚片就好。」
過來湊熱鬧的竺小七看著骨頭整齊的切口,默默縮回腦袋,又慢慢縮回到自己親娘身邊,老老實實在邊上擇菜,看自己親爹用小刀在那兒利落地分割肉塊剔除筋膜。
他就搞不懂他爹娘,瞧兩位舅舅殺雞宰羊,猶如砍菜切瓜,哪裡需要他給兩位老人家養老送終呢?
他這麼弱小的一隻,兩位舅舅送走他還快一點。
(完)
第二百六十六章 番外一 大順帝與小年糕舅舅 ...
宋大順,連個姓都沒改,就當了大梁的皇帝。
這是誰都沒想到的事情。
竺年那些庶出的弟弟裡頭,年歲和他差了一輩兒能當兒子的都有幾個,孫輩的更多。要說嫡親妹妹生下的三個孩子裡頭,老二還是正經姓竺的。雖說沒有正式過繼,但誰都知道這意思是竺小七是要給竺年尉遲蘭養老送終的。
竺小七還天生神力,比起什麼方面都表現不怎麼突出,就連話都不多的宋大順,很多人都覺得竺小七更有可能繼承皇位。
當然也可能是那位集三千寵愛與一身的小公主,畢竟親娘是女皇,在位二十年,做得非常好,大梁不是不能有第二位女皇。小公主也是不可否認的優秀,但最終她的志向反倒更像是竺年,踏上了征服四海的航程。
宋莽登基的時候,已經是大梁四十五年。
大梁的開國皇帝,他的外祖父竺瀚已經離世,但是還有三任前任在世——竺年、尉遲蘭、竺婉。
舉行登基儀式的時候,觀禮的隊伍十分豪華,莊嚴肅穆之外,更添了許多喜悅。
和此前的任何一個朝代都不一樣,大梁自建國以來,前任年邁之後退位讓賢,讓權力的交接變得非常平穩。而權力的平穩過渡,就代表了天下的平穩。平穩又對整個社會發展的有利條件。
長達四十五年的平穩發展,加上教育和科技帶來的極速進步,整個大梁已經和之前的任何一個朝代都變得完全不同,更是已經遠遠甩開同時代的任何一個其他國家和勢力。
受邀請觀禮的外國使節一邊為這個強盛的帝國感到炫目,另一邊又感到十分惶恐。
這個已經有了四十五年歷史,並且經歷到了第四代皇帝的帝國,並沒有任何衰竭的表現,也沒有固步於已有的成就,反而以一種愈發穩健的姿態繼續朝前邁進。
就像是從一個兒童,成長為一個少年,從剛開始踉蹌走路,到如今已是健步如飛。
反觀自己所在的國家,很多建國還未必有大梁長,但不是滿足於現狀,就是已經出現衰朽的跡象。統治者不想著解決國內的問題,反而只想著對外擴張,拿國運去賭。賭贏了,貴族們笙歌燕舞;賭輸了,不過是換一批貴族笙歌燕舞。不管賭局的輸贏,都會給百姓帶來深重的災難。
大梁的江河上已經有了鐵製的大船,他們的國內依舊還是木船。
若是兩國發生衝突,大梁甚至不用火炮,直接就能把他們的船給撞沉。
他們並不擔心大梁會挑起戰爭,他們只擔心自己國內那些沒見過世面的貴族老爺們,會將他們的蠻橫和無知衝撞到了大梁頭上。畢竟大梁的船隊航行四海,是很容易能夠遇到的。
隆重的登基儀式結束之後,新帝回去寢宮換下了沉重的禮服,換上了輕便的常服。
同樣換上了輕便衣物的皇后,過來叫他:「好了沒?」
「大舅舅催了?」
皇后說道:「不是,大舅舅和芳舅舅親自下廚做飯來著。你不是說要來兩道拿手菜嗎?晚了就沒你的份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為了補足宋莽的話少,他的皇后話挺多的。
「他們總不能把全家的飯菜給做全了。」宋莽微微皺了皺眉,但還是加快了腳步,出了宮門直接坐上剛研發出來不久的摩托車……的后座。
他的皇后則戴上頭盔和護目鏡,開著他一路到了御膳房。
御膳房有一間專門的大屋,是給竺年他們一家準備的。
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反正從竺年這一代開始,就很喜歡自己動手做點東西吃,不管好不好吃講不講究,就是家庭的那個味道。
外人或許許難想像,剛才還在廟堂之上的一大家子,如今竟然全都在洗手作羹湯,就連完全不通廚藝的幾個,抓一把豆角在邊上擇都顯得高高興興的。
幾個小孩兒被大一點的孩子們看著,手上拿著各種小零食在吃,有些還往大人身邊湊,指著各種不認識的東西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
摩托車的聲音大,新晉的帝後一進來,就聽竺年笑:「一聽這聲音,就知道咱們家顧小熊來了。」熊南南最後嫁給了顧家子,生下的大女兒明明常年在新京來著,只一次到內陸的交換學習,人家去的明明還是蒼陶大學,也不知道怎麼就被自家宋大順給騙回家了。
宋莽給自己的皇后解掉外頭防風的皮衣掛在外頭,才進來解釋:「大舅舅別總給人起外號。」他妻子叫顧紅纓,不叫顧小熊。小熊是他叫的!
顧紅纓一點都不介意,先是叫了一圈人,順手就系上圍裙:「我給舅舅做個酸辣魚?」
竺年趕緊阻止:「別!你芳舅舅吃多了冰,牙疼來著。」
見話題引到自己身上,尉遲蘭一刀下去把一根骨頭砍斷,溫和地說道:「今天晚上吃火鍋,你片個魚片就好。」
過來湊熱鬧的竺小七看著骨頭整齊的切口,默默縮回腦袋,又慢慢縮回到自己親娘身邊,老老實實在邊上擇菜,看自己親爹用小刀在那兒利落地分割肉塊剔除筋膜。
他就搞不懂他爹娘,瞧兩位舅舅殺雞宰羊,猶如砍菜切瓜,哪裡需要他給兩位老人家養老送終呢?
他這麼弱小的一隻,兩位舅舅送走他還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