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你回去記得把廚房處理一下。」

  「好。」

  「記得每隔幾天去看一下我家的多肉。」

  郁文禮也答應,不過,「為什麼每隔幾天?你不是快回來了嗎?到時候我們一起照顧。」

  「那萬一我沒回來呢。」時筠認真道,「我肯定得要防患於未然。」

  「行。」郁文禮說,「我會記得的。」

  「那我走了,拜拜。」

  「等一下。」郁文禮將她扯回來,「先親一下。」

  「人好多的。」時筠看了眼四周,「我不好意思。」

  「有什麼不好意思的。」郁文禮頭扣住她的腦袋,低頭含住她的唇,不過幾秒又分開,「親好了,拜拜。」

  「你親的好敷衍。」時筠吐槽了句,在他還來不及反應地時候,揮了揮手,「拜拜,過幾天見。」

  「到家了給我打個電話。」

  __

  然而,時筠所說的過幾天見並沒有實現,隨著新冠疫情的加重,隔天早上,省政府開始下達文件,命令從市區到鄉鎮封路,一切大型聚眾活動不得開展,所有人居家隔離,不得聚集在公眾場所,農村集市封市,違者必究,市區、高速已經封鎖,小區進入都需要登記,而且限制人口,時間。

  時芸的婚禮也沒能繼續,而是被破推遲。買的幾十條魚,放在了另外一個親戚家的塘里養著,所有的小菜等,能長時間儲存的就儲存,其他的分給村裡的人吃。

  網上關於疫情的消息鋪天蓋地,還沒有救治的方案,且感染病例的數據越來越龐大。

  時筠這幾天不停地看手機,每次新聞都是關於疫情的推送。形勢已經嚴峻到,讓人在家都能看著不斷上升的數據,怵目驚心,擔驚受怕。

  隨著病情越發嚴重,不少企業也捐了款支持疫情嚴重的地區。

  後來有人在網絡上發起了捐款,時筠自己也捐了一點後,將發起微博轉到首頁,帶動有能力的粉絲參與。

  過後幾天,時筠的麼姑奶奶因病過世,因為封路原因去不了,所以他們只能通過電話了解後續事情,在自己能力範圍內幫一些小忙,一直到出殯都沒能出場。

  姑奶奶是爺爺的親妹妹,從小患有心病,有加之幾個兒女因為各種原因導致她白髮人送黑髮人,已經病臥在床多年,今年撐不住了撒手人寰,但生前活得苦,人走了,卻因為這次的天災人禍,還是走得孤零零的。

  一直到了元宵節,路都還在被封著,進不去也出不來。雖然相對城市而言,農村外出務工人員不曾到達過疫區,在生命安全的問題上,他們沒有生活在城市裡的人那麼有壓力。

  但是他們準備的糧食不多,到元宵節左右,一個村子裡已經有很多人家有米沒沒菜,或者有菜無米。

  時筠家只有吃飯的人一大堆,其他的都沒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幸好時三家因為時芸的婚事準備了不少米,到了最後卻解決了不少人家的糧食問題。

  剛過完元宵節,時安和時津接到通知,要回去值班。當天到村委會打了證明,收拾以後,開車回了城裡。時筠心心念念掛記著她的那幾十盆多肉提出讓時安去看一下的時候,還被說了幾句,不顧大局。

  時筠覺得挺委屈,在他們回去以後,傍晚和郁文禮視頻的時候,忍不住吐槽時安。

  她這段時間和郁文禮保持著一天一個視頻,無事的時候便聊聊天,追追劇,看看網上的消息,跟進消息。

  能幫忙的時候,就幫忙轉發一些跟救治感染病人的微博。

  這是她作為一個老百姓唯二能做的事情,她還能做的另外一件事是,好好保護自己,保護身邊的人。

  郁文禮今天和她視頻,其實是有事說。

  前線物質不夠,很多地方也會支援,作為A市的大型車運企業,順運不僅出錢,還要出力。要將政、府捐出來的物質送至其他市。

  郁文禮負責這次的運送,本來郁勤是當家人,應該由他負責,考慮到疫情逐漸嚴重的原因,郁文禮親自負責這件事。

  但是時筠還不知道。

  郁文禮說完後,時筠低著頭沉默了半分鐘,她抬起頭的時候,眼眶紅紅地問他,「那你準備口罩了嗎?在外面要勤換口罩,還有要多準備消毒的東西,你也要記得多帶一些。」

  「我現在也不太知道應該準備什麼東西,你等我晚一點的時候,我百度一下,然後你要按照我的嚴格要求,把這些東西都帶上。」

  「好。」郁文禮笑著,像只是以往的出差,她提醒他帶東西一樣,「那你別忘了告訴我。」

  「嗯。不會的。」時筠打開電腦,就開始準備百度,敲字敲了一半,停了下來。

  她盯著他觀察著他的神情,他臉上還帶著笑,卻隱隱藏著幾分緊張,眉頭微皺。

  時筠想伸手給他捋平,最後化為一聲嘆息,「郁文禮,你害怕嗎?」

  作者有話要說:  這件事不知道能不能寫,雖然都是正能量的。

  所以稍微模稜兩可一些。

  原諒我文筆不好,但是還是想向疫情期間為保百姓的英雄們致謝,你們做出的貢獻,我們一輩子都記得。

  本來想一章寫完這段時間,奈何沒那個本事…………

  這!周末!我一定!加更!!!

  第63章 第六十三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