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蘇儀清還惦記著屋中諸人,讓南璃招呼著大家,除了朝魯騎馬,其他人都坐進了穆將軍準備好的車輦,騎兵將車輦圍在中間,朝著嘉臨關急速而去。

  此次回去路上竟然很順利,原來穆將軍等人入關時,將駐守的大宋兵士一舉全部虜獲,牢牢地捆了起來,而他們回去時,救援大宋部隊尚未趕到,他們直接穿過嘉臨關,回到北夷境內。

  穆將軍帶著王妃車輦,直接回到北夷軍營,停在主帥中軍帳前。

  蘇儀清在南璃攙扶下,從車輦上緩步下來,環顧四周,均是北夷軍士。

  她一顆心頓時踏實下來,仿佛是在外漂泊許久,終於回到家鄉,見到了親人一般。

  穆將軍派人帶趙阿婆和春芽先去安頓,然後引蘇儀清進入中軍帳細談。

  在帳中坐定,蘇儀清急著先問道:「上午來送信的那位婆婆如今怎麼樣了?」

  穆將軍搖搖頭,說:「人已經沒了,咽氣之前,她從懷中掏出這封信給到守關士兵。幸好最近我擔心大宋會來挑釁,一直帶兵駐紮在嘉臨關,所以這封信很快轉到我手中。擔心夜長夢多,我挑了一隊精兵,今晚入了嘉臨關去接王妃回來,好在王妃安好無事。」

  縱是對婆婆的生死已經有了思想準備,蘇儀清還是一時悲痛得說不出話。

  她想起婆婆這一輩子生活困苦,尤其後來兒子被徵兵強行帶走,自己拉扯著孫女過得孤苦,死之前連一日好日子都沒過過,她不由淚盈於睫。

  這樣的老人家到底犯了什麼錯?不過是個想過安穩日子的百姓而已。

  而後面宋楓城對自己圍追堵截,為了他的私慾,竟然可以犧牲無辜百姓。對救助自己的善良婆婆,下令緝拿,最終甚至下了殺手。

  這樣的朝廷,這樣的太子,還有何德何能做這天下之主?

  這時,又聽穆將軍問道:「最近,有傳言說北夷王在盛陽已經遇害,大家都很擔心,王妃可知北夷王如今情形如何?」

  蘇儀清低頭拭去眼角淚花,正色說道:「蒙恩沒事,只是在盛陽暫時受困,會儘快趕回來。而且,大宋對北夷應該很快就有動作,咱們必須馬上準備起來。」

  穆將軍憂心說道:「可是,如今北夷王不在,將各個部落的部隊集合在一起,大家群龍無首,恐怕很難調度。」

  蘇儀清低頭思索片刻,從頸中拽出一條銀鏈,上面墜著紅玉玉符,她對穆將軍說:「蒙恩不在,我在。請穆將軍代為召集各個部落,蒙恩回來之前,我們要一起守住北夷。」

  穆將軍見到紅玉玉符,即刻起身下拜,直起身來,看到蘇儀清神色堅定肅穆,不由心生敬意,再次躬身行禮,道:「見玉符如見北夷王,我等聽從王妃調遣。」

  *

  北夷一隊軍士半夜闖進嘉臨關,從關下鎮帶走王妃之事,很快傳到盛陽。

  宋楓城得知消息時,剛從宮中返回東宮東院之中。

  忠桂服侍著他換上常服,正彎腰幫他整理腰帶,有人進來稟告說嘉臨關來了摺子。

  宋楓城接過來,一目十行看了一邊,頭上頓時青筋暴起,他一把將忠桂推開,轉身出了屋子,吩咐著:「備車,我要回宮中。」

  忠桂被推得踉蹌一下,連忙穩住腳步,低頭跟著太子匆匆出去。

  他見太子面色陰冷,心下愈發忐忑。

  自從太子一年前從嘉臨關督軍回來後,性子就越來越陰沉,原來太子只是性格冷淡,而現在卻仿佛是深不可測的玄冰,沒有一絲熱氣。

  跟在太子身邊的人都戰戰兢兢,生怕做錯事被責罰。

  太子來到東宮門口,卻正好遇見太子妃的鳳儀歸來。

  孟婉茹身著粉藍大袖半長儒襖,下著大紅百褶羅裙,頭戴攢金絲鳳冠,珠光寶氣,面似桃花,妝容甚濃,正扶著侍女手臂從車上下來。

  見到太子,孟婉茹收斂了嫵媚笑意,卻身形仍然不穩,蹲身下拜,:「臣妾拜見殿下。」

  隔著的距離不近,宋楓城就聞到孟婉茹身上傳來的香濃脂粉氣和酒氣,他厭惡地側開身子,點了點頭,上車揚長而去。

  扶著太子妃的侍女擔心地對孟婉茹說:「太子似乎不太高興?」

  孟婉茹不在意地笑了笑,靠在侍女身上,歪歪斜斜向德淑院走去,說道:「自從蘇儀清走了,他就沒高興過,咱不用理他。」

  侍女知道太子妃喝多了,不敢多嘴,只是說:「娘娘也要顧著點自己的身子,今日又喝了這麼多酒。」

  太子妃依舊不在意,只是說:「無事,今日不光是本宮,就連哥哥都喝多了,還是睿王貼心,把哥哥都勸醉了酒。」

  侍女知道這幾個月,睿王和太子妃經常見面,似有不為人知的秘密,她不敢多問,只是低頭扶著太子妃前行。

  *

  去往宮中的路上,宋楓城頭痛地捏著眉心,回想那天萬雲山上,他眼睜睜看著蘇儀清騎馬逃脫。

  宋楓城怒不可遏,如今棋子畢格已死,蘇儀清逃脫,如果沒能趁這個機會一舉拿下蒙恩,以前的種種部署就會功虧一簣,別說讓蘇儀清回到自己身邊,就連攻打北夷都不知要再等多少年。

  宋楓城心中殺氣蔓延,他對身邊九門侍衛下了死命令:「今日必須不能此人逃脫,無論生死,都要把他留下。」

  聞言,九門侍衛更加毫無顧忌,除了幾個留下護著宋楓城,其他人均加入和蒙恩打鬥,而且招招下的都是殺手招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