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頁
幾人相偕進府, 紀長林等在屋檐下面,杜茹英由孫子攙扶著, 也迎了出來,互相謙讓一番, 在堂屋分賓主落座。
紀長林是秀才, 身份低,今日沒怎麼說話,由顧家接待客人。杜茹英眼睛看不清了, 人越發精明幹練, 笑語如珠地與曹慷寒暄, 稱讚曹慷克己奉公、人品貴重、清廉自守,乃是朝廷棟樑之臣,又有福氣--曹慷有六個兒子。
明明是恭維話、客套話、場面話,杜茹英卻說得十分親切,令客人如沐春風。
只憑一席話,曹慷便知不可小視了面前的老婦人,曹延軒也在想,難怪慕雲溫柔厚道之外,把身邊人身邊事打理的井井有條。
曹慷投桃報李,也把顧重暉誇讚一番,不能說先帝的不是,便稱讚顧重暉「有風骨」「剛正不阿」「有古人之風」,拱手道「老朽極為佩服。」
顧許之在椅中向他躬身答禮。
賓主說了半日閒話,拐入正題:
曹慷看了看曹延軒,拱手道:「老朽有個侄兒,是老朽胞弟留下的獨子,在家中排行第七,自幼沉穩,讀書理家樣樣來得,這些年來也算熬出頭來,去年中了庶吉士,家中薄有資產。老朽想替侄兒向貴府小姐求親,紀小姐賢良淑德,細心溫順,跟在顧夫人身邊,實是難得的良配。」
曹延軒站起身來,向杜茹英深深一揖。
杜茹英面上滿是歡喜,「您過獎了,有您在這裡,您的子侄哪裡錯的了,個個是人中龍鳳。我們家姑娘遇到您家七爺,是我們家的福氣,是我們家姑娘的福氣。」
一番話說得十分好聽,曹慷起初是怕顧夫人自恃名聲,不好接觸的,如今心裡更舒坦了,笑道:「我們兩家若能結成秦晉之好,真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杜茹英也喜笑顏開,「正是您這話,孩子們還年輕,以後指望您的地方多著呢。我們家姑娘年紀小,不懂事,有做的不到的地方,您多多擔待。」
姿態放得十分低。
曹慷連說「哪裡的話,實是不敢當」,從袖中取出曹延軒庚帖送過去,杜茹英雙手接過,喜道「去廟裡算一算,得了日子給您送過去。」
這麼一來,曹延軒和紀慕雲的婚事算是定了下來。
如今顧家朝野矚目,在風口浪尖上,曹延軒不是初婚,時間又緊,兩家便商量著「婚禮依古禮」,意思是行六禮,就不驚動旁人了。
曹家打算請曹慷的同年、大理寺少卿徐大人為男媒,顧家也決定請顧朝輝昔日好友,如今的翰林院侍講學士吳大人為女媒。
關於蘇大學士,顧家壓根沒提。
至於婚期,兩家打算合過八字,在四月間找個吉日。曹慷說,明日便把侄兒的聘禮送到府上。
兩邊越說越親熱,杜茹英高聲道:「什麼時候了?擺上酒,我敬親家一杯,家裡簡慢,請親家不要嫌棄。」
晚飯設在東廂房,依然是從外面酒樓點的席面,四冷盤、四鮮果、四雙拼、四熱葷、四大碗、四中碗,四小碗,蔥燒海參、烤羊腿和羅漢齋一道道擺上來,酒是金徑露。
曹慷和杜茹英年紀都大了,便沒有避諱,坐在一張長條桌案兩側,顧明熙服侍祖母,曹延軒和顧許之相陪,紀長林父子分居左右。
菜還沒上完,昱哥兒蹬蹬瞪跑進屋子,爬到曹延軒腿上叫「爹爹」。這兩三日,杜茹英已經習慣昱哥兒的聲音,夸道「真是招人愛,跟姨祖母走吧。」
昱哥兒捂著嘴笑個不停,見曹慷也來了,高聲招呼「伯祖父!」
曹慷笑著應了,從面前拿個果子給昱哥兒。他素來喜歡這孩子,又擔憂侄兒子嗣稀薄,答應顧家的婚事,很大一部分是看在昱哥兒份上:扶正了紀氏,昱哥兒便成了嫡子。昱哥兒今年四歲,活蹦亂跳的,只要立住了,西府就算安穩了。
昱哥兒接了果子就咬,嘴巴手掌都是汁水,曹延軒便拉著兒子去淨房,間隙問道:「娘親呢?」
昱哥兒指著後房方向:「娘親在睡覺。」
大白天的,到了晚飯時候,睡什麼覺?曹延軒有些奇怪,便說「走,看看娘親去。」
一大一小去了後院,服侍昱哥兒的僕婦去屋裡稟報,不一會兒,米氏遠遠在屋檐下行禮,喊聲「姑爺」便避了開去,曹延軒進了屋子,跟昱哥兒去了西邊臥房。
租下宅子的時候,家具是現成的,臥房擺著八成新的黑漆家具,銀紅色五福捧壽坐墊,一水兒官窯瓷器,布置的不如府里雅致,帶著普通人家的溫馨氣息。
官綠色幔帳高高掛起,紀慕雲穿件翠色底小櫻桃碎花家常褙子和蓮花粉棉裙,戴了條櫻桃紅抹額,倚在床頭繡著滿池嬌的大迎枕上,見到他抿嘴笑,卻沒動地方。
曹延軒走過去,坐在床邊,昱哥兒徑直往床上爬。「外面正開席,馬上就要出去。」他笑著解釋,「你這邊,怎麼樣?」
幾日不見,紀慕雲面色紅潤,眼神明亮,氣色比家裡更好,像一朵嫣紅色的海棠花,到了一年中噴芳吐艷的時候。
她沒吭聲,小心翼翼地撐著身體,挪到曹延軒身邊,去摸後者膝蓋--他走進來的時候,步伐比平日慢,比平日吃力,身體略帶僵硬,旁人沒注意,她卻一眼看出來了。
曹延軒咳一聲,遮掩道,「前日跌了一跤,不礙事。」
紀慕雲迷惑地瞧著他:初入府時,她就知道他修習拳腳,比不了精通武藝的護院、鏢師,對付普通人是沒問題的,好好的,怎麼會摔了跤?
紀長林是秀才, 身份低,今日沒怎麼說話,由顧家接待客人。杜茹英眼睛看不清了, 人越發精明幹練, 笑語如珠地與曹慷寒暄, 稱讚曹慷克己奉公、人品貴重、清廉自守,乃是朝廷棟樑之臣,又有福氣--曹慷有六個兒子。
明明是恭維話、客套話、場面話,杜茹英卻說得十分親切,令客人如沐春風。
只憑一席話,曹慷便知不可小視了面前的老婦人,曹延軒也在想,難怪慕雲溫柔厚道之外,把身邊人身邊事打理的井井有條。
曹慷投桃報李,也把顧重暉誇讚一番,不能說先帝的不是,便稱讚顧重暉「有風骨」「剛正不阿」「有古人之風」,拱手道「老朽極為佩服。」
顧許之在椅中向他躬身答禮。
賓主說了半日閒話,拐入正題:
曹慷看了看曹延軒,拱手道:「老朽有個侄兒,是老朽胞弟留下的獨子,在家中排行第七,自幼沉穩,讀書理家樣樣來得,這些年來也算熬出頭來,去年中了庶吉士,家中薄有資產。老朽想替侄兒向貴府小姐求親,紀小姐賢良淑德,細心溫順,跟在顧夫人身邊,實是難得的良配。」
曹延軒站起身來,向杜茹英深深一揖。
杜茹英面上滿是歡喜,「您過獎了,有您在這裡,您的子侄哪裡錯的了,個個是人中龍鳳。我們家姑娘遇到您家七爺,是我們家的福氣,是我們家姑娘的福氣。」
一番話說得十分好聽,曹慷起初是怕顧夫人自恃名聲,不好接觸的,如今心裡更舒坦了,笑道:「我們兩家若能結成秦晉之好,真是再好不過的事情。」
杜茹英也喜笑顏開,「正是您這話,孩子們還年輕,以後指望您的地方多著呢。我們家姑娘年紀小,不懂事,有做的不到的地方,您多多擔待。」
姿態放得十分低。
曹慷連說「哪裡的話,實是不敢當」,從袖中取出曹延軒庚帖送過去,杜茹英雙手接過,喜道「去廟裡算一算,得了日子給您送過去。」
這麼一來,曹延軒和紀慕雲的婚事算是定了下來。
如今顧家朝野矚目,在風口浪尖上,曹延軒不是初婚,時間又緊,兩家便商量著「婚禮依古禮」,意思是行六禮,就不驚動旁人了。
曹家打算請曹慷的同年、大理寺少卿徐大人為男媒,顧家也決定請顧朝輝昔日好友,如今的翰林院侍講學士吳大人為女媒。
關於蘇大學士,顧家壓根沒提。
至於婚期,兩家打算合過八字,在四月間找個吉日。曹慷說,明日便把侄兒的聘禮送到府上。
兩邊越說越親熱,杜茹英高聲道:「什麼時候了?擺上酒,我敬親家一杯,家裡簡慢,請親家不要嫌棄。」
晚飯設在東廂房,依然是從外面酒樓點的席面,四冷盤、四鮮果、四雙拼、四熱葷、四大碗、四中碗,四小碗,蔥燒海參、烤羊腿和羅漢齋一道道擺上來,酒是金徑露。
曹慷和杜茹英年紀都大了,便沒有避諱,坐在一張長條桌案兩側,顧明熙服侍祖母,曹延軒和顧許之相陪,紀長林父子分居左右。
菜還沒上完,昱哥兒蹬蹬瞪跑進屋子,爬到曹延軒腿上叫「爹爹」。這兩三日,杜茹英已經習慣昱哥兒的聲音,夸道「真是招人愛,跟姨祖母走吧。」
昱哥兒捂著嘴笑個不停,見曹慷也來了,高聲招呼「伯祖父!」
曹慷笑著應了,從面前拿個果子給昱哥兒。他素來喜歡這孩子,又擔憂侄兒子嗣稀薄,答應顧家的婚事,很大一部分是看在昱哥兒份上:扶正了紀氏,昱哥兒便成了嫡子。昱哥兒今年四歲,活蹦亂跳的,只要立住了,西府就算安穩了。
昱哥兒接了果子就咬,嘴巴手掌都是汁水,曹延軒便拉著兒子去淨房,間隙問道:「娘親呢?」
昱哥兒指著後房方向:「娘親在睡覺。」
大白天的,到了晚飯時候,睡什麼覺?曹延軒有些奇怪,便說「走,看看娘親去。」
一大一小去了後院,服侍昱哥兒的僕婦去屋裡稟報,不一會兒,米氏遠遠在屋檐下行禮,喊聲「姑爺」便避了開去,曹延軒進了屋子,跟昱哥兒去了西邊臥房。
租下宅子的時候,家具是現成的,臥房擺著八成新的黑漆家具,銀紅色五福捧壽坐墊,一水兒官窯瓷器,布置的不如府里雅致,帶著普通人家的溫馨氣息。
官綠色幔帳高高掛起,紀慕雲穿件翠色底小櫻桃碎花家常褙子和蓮花粉棉裙,戴了條櫻桃紅抹額,倚在床頭繡著滿池嬌的大迎枕上,見到他抿嘴笑,卻沒動地方。
曹延軒走過去,坐在床邊,昱哥兒徑直往床上爬。「外面正開席,馬上就要出去。」他笑著解釋,「你這邊,怎麼樣?」
幾日不見,紀慕雲面色紅潤,眼神明亮,氣色比家裡更好,像一朵嫣紅色的海棠花,到了一年中噴芳吐艷的時候。
她沒吭聲,小心翼翼地撐著身體,挪到曹延軒身邊,去摸後者膝蓋--他走進來的時候,步伐比平日慢,比平日吃力,身體略帶僵硬,旁人沒注意,她卻一眼看出來了。
曹延軒咳一聲,遮掩道,「前日跌了一跤,不礙事。」
紀慕雲迷惑地瞧著他:初入府時,她就知道他修習拳腳,比不了精通武藝的護院、鏢師,對付普通人是沒問題的,好好的,怎麼會摔了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