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陛下想要我親手加害我師妹的家人?」

  赫旌目光深不可測:

  「不是我要你親手加害,而是因為他們本身就已經罪大惡極。」

  唐蕭忍無可忍,轉身便欲拂袖離去。

  門口的兵士剛要阻攔,卻見赫旌冷聲呵斥了一聲,便紛紛為唐蕭和謝煬 讓開了一條路,放他們離開。

  謝煬一路追著她跑到王軍營地,直到她在一座丘陵之上坐了下來,他才趕上她的步伐。

  唐蕭抬頭看著月色,低低開口:

  「我沒想到這回下山,回去要帶給瑤光這樣一件事。若是我們沒有闖到昆陽…也不會…」

  「玉衡。」

  謝煬難得正經地開口道:

  「玉衡,無論我們下不下山,這件事是無法改變的。就算去送信的人不是我們,而是其他的什麼人,姚家已經是叛臣了,我們能怎麼辦?」

  唐蕭張了張口,想要說話,卻半句話都沒能說出口。

  半晌,她沙啞著嗓音道:

  「那瑤光怎麼辦,她才十七歲,才剛剛離開家。她還等著我給她帶回信回去呢。」

  謝煬垂眸半晌,忽然拉著她的小臂將她從地上扯起來,頭也不回地開口:

  「走,我帶你去個地方。」

  謝煬也不知道跟那看守的兵士說了什麼,他便能帶著唐蕭去了一處營地外。

  那營地里到處都是傷兵,一個個蜷縮在篝火前取暖。

  唐蕭不知道他是何意,卻忽然聽見謝煬的聲音響起:

  「北境蠻族都是在馬背上長大,幾乎全民皆兵。我們大堯若是想要贏下他們,談何容易?所以天子陛下下令在杞海原牧場馴養戰馬,為的就是北境不失,百姓不苦。」

  唐蕭似乎明白了他的意思,臉上卻仍然帶著猶疑,不知從何開口。

  謝煬緩和了語氣道:

  「我知道,瑤光是我們的師妹,你心中有負擔是正常的。只不過你要記住,這件事,無論你怎麼選擇都沒錯。」

  說著,他便要轉身離開。

  誰知剛走出沒多遠,便聽見身後傳來唐蕭的聲音:

  「師兄,陪我再去一趟王帳吧。」

  假如註定要有一個人來做這件事,那最好的選擇就是他們。

  就這樣,經過一番細心籌謀之後,唐蕭和謝煬借著送信的名義來到了杞海原姚總兵的府邸。

  在取得了他們的信任之後,唐蕭和謝煬很輕易地便與外部的王軍裡應外合,將整座姚府上下人等全部拿下。

  那一夜,整個杞海原上燈火如晝。

  唐蕭久久地站在原地,遠眺著這一切,心中五味雜陳。

  赫旌不知何時來到了她身後,看著她的背影淡淡開口:

  「這件事多少連累了你們,你大可將所有責任都推到我身上。這樣一來,你們面對姚家獨女也容易一些。」

  唐蕭聽見他的聲音,緩和了神色,轉過身來道:

  「通敵叛國是株連九族的大罪,多謝陛下特赦,饒過我師妹的性命。」

  赫旌見她說的是這件事,臉上的神色似乎有些複雜:

  「就當是我送給你的謝禮吧。」

  兩人沉默半晌,赫旌忽然開口道:

  「北境狼煙未滅,我很欣賞你和開陽的謀略,可否留下陪我一同征戰?」

  遠處的風吹過來,拂動著樹葉沙沙作響。

  唐蕭鬼使神差地點了頭,直到瞧見赫旌臉上淡淡的笑意,她一瞬間有些恍然。

  第一次出山,第一次背叛,她不知道自己為什麼還會答應他留在這裡。

  或許是想要逃避,或許是因為別的什麼,唐蕭不知道。

  *

  赫旌年輕有為,不過用了短短三個月,他所率領的王軍便勢如破竹一般平定北境,最終班師回朝。

  這三個月的時間相處下來,唐蕭和赫旌都意外地察覺到,原來他們之間有那麼多共同點。

  除了在政見上不謀而合之外,他們看待這天下,看待這天下萬民的態度竟也如出一轍。

  一抹恰到好處的溫柔與曖昧在年少的他們之間緩慢滋生。

  戰罷之後,他們時常會一起出去狩獵,一同在軍營之中談天。有許多個瞬間,唐蕭都以為,自己面前的這個人,並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君王,而是一個普通人。

  只是夢境終歸會有碎裂的一瞬。

  埋藏在她心中數月的愧疚,總會有爆發的那一天。

  王軍行至玉闕山,唐蕭和謝煬該回到他們闊別已久的師門當中了。

  赫旌單騎追在他們身後,從軍營將他們送入山門,問了唐蕭三遍「你願不願意跟我回玉京。」

  可是每一次,唐蕭都拒絕了。

  她沒辦法繼續躲下去了。

  最終走到山門前,赫旌沒有再送,只是立在原地,朝遠處紅衣的少女展顏一笑:

  「既然你不願意跟我回玉京,那我就只送到這裡了。」

  唐蕭遠遠地朝他頜首,轉身便策馬疾馳而過。

  遠處的青年君王,只見美人一襲紅裝隨風飄蕩,卻不見她眸中晶瑩的淚水奪眶而出。

  謝煬看著她的背影嘆了一口氣,轉身朝赫旌深深一揖,便轉身策馬追隨她而去。

  唐蕭和謝煬回到師門,發覺玉闕山仍然如從前一般寧靜的模樣。除了遍地蕭索的枝葉,與三個月前幾乎毫無分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