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嚴濯胸口悶疼許久,就是連走下床榻的力氣也快要消失殆盡了。
猛地一陣風颳過,殿內的窗戶被風撞開了一個角,天邊一隻斷了線的紙鳶莫名飛了進來。
嚴濯愣了愣神,使了渾身的勁,支撐著自己往窗邊走去。
他手掌摩挲過的地方,便多了斑駁血痕。
窗邊,飛燕紙鳶破損了半邊,也不知是從何處飛來的,竟掉到了他這屋裡。
嚴濯遲鈍地意識到,殿外的那片天地,已經到了盛春時節。
他幼年時也曾在皇宮放過紙鳶,那時他很是羨慕這小小一隻紙糊的飛燕,能夠飛出四方的宮城,踏進宮城外那片自由的天地。
嚴濯原本以為自己是困在宮城的飛鳥,直到十二年前他如願離開皇宮,前往衛州賑災。
那時他第一次嗅到自由。
美酒如瀑、美人如雲,他輕而易舉就迷亂了眼睛。
直到封丘縣因為死傷慘重滋長了瘟疫,他才大夢初醒,慌亂害怕得,就如同他手裡如今這隻破了的斷線紙鳶一樣。
他並沒想著修補好紙鳶,只是隨意將線交到了蘇毗國手中。
十二年後,紙鳶再一次斷線。
這一回,已經徹底修不好了。
嚴濯望著窗角的天,痴痴望了許久。
夕陽沿著那角度灑在他身上時,嚴濯散開的瞳孔已然一動不動。
到最後,他是真的被病痛折磨至死的。
他的喪禮上,梁帝也只匆匆看了他一眼。
三月,春闈伊始。
本該由嚴濯和禮部一同主持,可嚴濯已死,梁帝將其交給了端王。
雖是臨危受命,但好在春闈的事京兆府先前也多有準備。端王上手主持,也並沒有多生疏。再加上禮部尚書的把持,春闈安順平穩地舉行、結束。
春闈後,梁帝也開始將越來越多的國政放給了端王去管。
四月,杏榜初放。
梁帝與端王商量著,點了狀元、榜眼和探花等人,並照祖制授了官。空缺近兩月的刑部尚書、戶部尚書,還有許多因太子獲罪而空缺的職位,也都找了信賴之人。
為慶賀登第、升遷,梁帝預備在曲江畔設燒尾宴。
他隨手便把一應雜事扔給了端王,端王也轉頭交給了周沉去辦。
燒尾宴的名聲很大,吟風早就如雷貫耳。曲江畔也是京兆城除卻東西兩市最熱鬧的地方,尤其春闈放榜後,許多儒生學子會慕名而來,沾沾登科喜氣,盼著自己往後也能像燒尾宴上的那些人一樣。
只因在京兆最南隅,且有一半圈進了皇家,吟風並未有機會踏足。
周沉看出了她的期待,將她的名字也列進了燒尾宴掌勺名單里。
作者有話說:
第76章 燒尾宴
燒尾宴上的都是正兒八經的宮廷菜式, 比起吟風平日裡做得那些尋常吃食要複雜、精美得多。
光是糕點甜食,便占了九樣。
頭一樣叫作巨勝奴,做法和尋常人家的饊子相似。只不過尋常人家裡放紅棗泥來增加其香甜, 燒尾宴上放的是極為珍貴的百花蜜,還得加上羊脂羊乳增添風味。
入油鍋炸制, 也更捨得放油。寬油旺火, 做出來的巨勝奴酥脆極了, 能做到入口即化。
有詩云:「縴手搓成玉數尋, 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 壓褊佳人纏臂金。」說的便是這巨勝奴的滋味。
還有蜜餞與面同蒸做出來的甜雪, 用黑米、紅棗、桂圓、蓮子等珍品隔水蒸燉出來的長生粥,還有貴妃紅、漢宮棋、金乳酥這些更為複雜的糕點。
京兆人並不喜吃甜食,燒尾宴上的這些也並不膩,多是以清甜為主。且每味糕點分及個人,只有小巧一碗, 壓根也沒有甜到膩歪的機會來。
糕點上畢, 燒尾宴才將將拉開序幕。
肉食里最先登場的是紅羊枝杖。
取手臂大小的小乳羊在炭火上炙烤到焦紅, 外皮烤脆,酥香誘人,內里的肉質卻是極嫩的。乳羊的肉, 即使不用花椒、地椒侍弄,也絲毫不腥。嘗來軟糯香彈,回味甚至還有一股十足的羊乳奶味。
接著是過門香,也是一道炸菜, 取各色肉品裹上濃稠的面衣放進油鍋。不同的肉炸出來口感各有千秋, 面衣卻讓它們披上了相同的偽裝, 吃來一口接著一口。嘴裡的鹿肉還沒消解, 便猜起筷子裡夾起來的第二片肉,究竟是何味道。
還有名字略微獵奇的仙人臠、雪嬰兒。實則就是奶汁燉嫩雞肉和裹了豆粉炸出來的田蛙。
宮廷菜起名大多彎彎繞繞,但也有光明炙蝦和蔥醋雞這般既簡明又好吃的。
最為特殊的,吟風認為是一道名為「素蒸音聲部」的觀賞菜。並非用來吃的,更像是面點炫技之作,將白面捏成人形,蒸熟點上色彩。
今日做得是八仙過海之景,惟妙惟肖,連仙人腳下的祥雲都似剛從天上摘下來的一般。
菜品上到此處,便是快要進入尾聲。
酒水湯羹和各色飲子成了主角,眾位登科新官們個個滿面春風得意,舉杯豪飲起來。
曲江隔岸,此時早已圍滿了一眾儒生和湊熱鬧的坊民們。他們雖不能親眼目睹燒尾宴的華麗精緻,但也能從空氣里縈繞著的香氣窺見一二。
儒生們都是寒窗苦讀數十年的,臉上俱是艷羨之色。
但更令他們神往的,還是筵席里那位紅袍狀元郎。
猛地一陣風颳過,殿內的窗戶被風撞開了一個角,天邊一隻斷了線的紙鳶莫名飛了進來。
嚴濯愣了愣神,使了渾身的勁,支撐著自己往窗邊走去。
他手掌摩挲過的地方,便多了斑駁血痕。
窗邊,飛燕紙鳶破損了半邊,也不知是從何處飛來的,竟掉到了他這屋裡。
嚴濯遲鈍地意識到,殿外的那片天地,已經到了盛春時節。
他幼年時也曾在皇宮放過紙鳶,那時他很是羨慕這小小一隻紙糊的飛燕,能夠飛出四方的宮城,踏進宮城外那片自由的天地。
嚴濯原本以為自己是困在宮城的飛鳥,直到十二年前他如願離開皇宮,前往衛州賑災。
那時他第一次嗅到自由。
美酒如瀑、美人如雲,他輕而易舉就迷亂了眼睛。
直到封丘縣因為死傷慘重滋長了瘟疫,他才大夢初醒,慌亂害怕得,就如同他手裡如今這隻破了的斷線紙鳶一樣。
他並沒想著修補好紙鳶,只是隨意將線交到了蘇毗國手中。
十二年後,紙鳶再一次斷線。
這一回,已經徹底修不好了。
嚴濯望著窗角的天,痴痴望了許久。
夕陽沿著那角度灑在他身上時,嚴濯散開的瞳孔已然一動不動。
到最後,他是真的被病痛折磨至死的。
他的喪禮上,梁帝也只匆匆看了他一眼。
三月,春闈伊始。
本該由嚴濯和禮部一同主持,可嚴濯已死,梁帝將其交給了端王。
雖是臨危受命,但好在春闈的事京兆府先前也多有準備。端王上手主持,也並沒有多生疏。再加上禮部尚書的把持,春闈安順平穩地舉行、結束。
春闈後,梁帝也開始將越來越多的國政放給了端王去管。
四月,杏榜初放。
梁帝與端王商量著,點了狀元、榜眼和探花等人,並照祖制授了官。空缺近兩月的刑部尚書、戶部尚書,還有許多因太子獲罪而空缺的職位,也都找了信賴之人。
為慶賀登第、升遷,梁帝預備在曲江畔設燒尾宴。
他隨手便把一應雜事扔給了端王,端王也轉頭交給了周沉去辦。
燒尾宴的名聲很大,吟風早就如雷貫耳。曲江畔也是京兆城除卻東西兩市最熱鬧的地方,尤其春闈放榜後,許多儒生學子會慕名而來,沾沾登科喜氣,盼著自己往後也能像燒尾宴上的那些人一樣。
只因在京兆最南隅,且有一半圈進了皇家,吟風並未有機會踏足。
周沉看出了她的期待,將她的名字也列進了燒尾宴掌勺名單里。
作者有話說:
第76章 燒尾宴
燒尾宴上的都是正兒八經的宮廷菜式, 比起吟風平日裡做得那些尋常吃食要複雜、精美得多。
光是糕點甜食,便占了九樣。
頭一樣叫作巨勝奴,做法和尋常人家的饊子相似。只不過尋常人家裡放紅棗泥來增加其香甜, 燒尾宴上放的是極為珍貴的百花蜜,還得加上羊脂羊乳增添風味。
入油鍋炸制, 也更捨得放油。寬油旺火, 做出來的巨勝奴酥脆極了, 能做到入口即化。
有詩云:「縴手搓成玉數尋, 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無輕重, 壓褊佳人纏臂金。」說的便是這巨勝奴的滋味。
還有蜜餞與面同蒸做出來的甜雪, 用黑米、紅棗、桂圓、蓮子等珍品隔水蒸燉出來的長生粥,還有貴妃紅、漢宮棋、金乳酥這些更為複雜的糕點。
京兆人並不喜吃甜食,燒尾宴上的這些也並不膩,多是以清甜為主。且每味糕點分及個人,只有小巧一碗, 壓根也沒有甜到膩歪的機會來。
糕點上畢, 燒尾宴才將將拉開序幕。
肉食里最先登場的是紅羊枝杖。
取手臂大小的小乳羊在炭火上炙烤到焦紅, 外皮烤脆,酥香誘人,內里的肉質卻是極嫩的。乳羊的肉, 即使不用花椒、地椒侍弄,也絲毫不腥。嘗來軟糯香彈,回味甚至還有一股十足的羊乳奶味。
接著是過門香,也是一道炸菜, 取各色肉品裹上濃稠的面衣放進油鍋。不同的肉炸出來口感各有千秋, 面衣卻讓它們披上了相同的偽裝, 吃來一口接著一口。嘴裡的鹿肉還沒消解, 便猜起筷子裡夾起來的第二片肉,究竟是何味道。
還有名字略微獵奇的仙人臠、雪嬰兒。實則就是奶汁燉嫩雞肉和裹了豆粉炸出來的田蛙。
宮廷菜起名大多彎彎繞繞,但也有光明炙蝦和蔥醋雞這般既簡明又好吃的。
最為特殊的,吟風認為是一道名為「素蒸音聲部」的觀賞菜。並非用來吃的,更像是面點炫技之作,將白面捏成人形,蒸熟點上色彩。
今日做得是八仙過海之景,惟妙惟肖,連仙人腳下的祥雲都似剛從天上摘下來的一般。
菜品上到此處,便是快要進入尾聲。
酒水湯羹和各色飲子成了主角,眾位登科新官們個個滿面春風得意,舉杯豪飲起來。
曲江隔岸,此時早已圍滿了一眾儒生和湊熱鬧的坊民們。他們雖不能親眼目睹燒尾宴的華麗精緻,但也能從空氣里縈繞著的香氣窺見一二。
儒生們都是寒窗苦讀數十年的,臉上俱是艷羨之色。
但更令他們神往的,還是筵席里那位紅袍狀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