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待他從人群中再擠出來時,手上已經多了碗厚厚的白粥和一提油紙包著的餡餅。
鞏長意姍姍來遲,望著廊下的熱鬧,與吟風、成玉二人指道:「瞧見那兩名小吏沒?」
他們點頭如啄米。
「這二名小吏也歸屬精膳清吏司,專事負責廊食的。」
吟風:「何為廊食?」
成玉先前隨鞏相韜出入過幾回禮部,含光門也並非頭一次見識,因此對廊食還算知曉一二。
他笑嘻嘻地搶過鞏長意的話頭,「我知道!廊食就是廊下之食,是供朝臣——」
話未畢,成玉嘴邊便被周沉遞來的一塊餡餅打斷了聲音。
接著,周沉也向吟風和鞏長意分來餡餅,並將成玉未完之話補齊:
「廊食是供朝臣及內侍所用的便餐。京兆宵禁森嚴,早朝時辰又毗鄰宵禁解除之際,東西兩市尚未開市,朝食不便解決,廊食便順勢而生。」
鞏長意頷首,「這含光門的廊食是由禮部精膳清吏司負責,不過清粥簡餐,不足掛齒。太極殿下亦有一處廊食,專供百官下朝後所食,乃是宮城大內的御膳房料理,如同聖上御賜!」
吟風眼睛一亮:「御廚?那師父您也做過?」
憶起在御膳房的日子,鞏長意頗為得意,「年輕時倒是做過幾迴廊食,後來當了總管,哪還顧得上這事!」
提起這個,鞏長意的話匣子倏地敞開,恨不得將他當年是如何在御膳房叱吒風雲的,都一股腦倒出來。
吟風當是說書,聽得也樂。耳朵聽著故事,嘴巴咬著周沉遞來的燒餅,哪頭都不耽誤。
這餡餅已經半涼,但外皮尚軟,一圈金黃仍殘著些許酥脆。
內餡是醬肉沫,咸香適中,咀嚼時偶爾咬到脆生生的蔥白,輕微的辛辣刺來,既解了膩又增添許多回味。
已經惡補許多白案知識,吟風一口就能辨別出,這餡餅的餅皮乃是用燙水和面,再添稍許老面做成的半發麵。
此般做法的優點一來是能縮短發酵時間,做的人不必提前許久勞碌;二來便是即使涼透,吃的人也仍會覺得麵皮鬆軟適口。
吟風嚼著口齒生香,這才想起陸司簿曾提起一事——
說他在鴻臚寺也嘗過精膳清吏司的吏廚所做的飯菜,雖沒有像鞏相韜那般偷梁換柱,但其手藝也很是難以下咽。
可今日嘗這廊食,倒也並非如陸司簿所說的那般難吃。
她把疑惑說與鞏長意聽,卻只得到一臉意味深長的笑。遂又轉頭看向成玉,問:「你知道原因嗎?」
成玉驚恍恍的,不知在何處神遊。壓根沒聽清眾人所說何事,只懵懂著瑟瑟地搖頭。
吟風瞧他神神秘秘,以為是知曉內情卻不敢說破。便特意離近些,用手肘碰了碰成玉的肩膀,示意他近些來耳語。
與此同時,成玉身後那道來自周沉的陰惻惻的目光越發冷厲。
後頸窩像是吹起一陣陰風,險些索走成玉三魂七魄。
他趕忙轉頭撤了幾步,等與吟風恢復原有距離後,那道要命的目光才收了回去。
吟風還想追問,卯時二刻的梆子聲正當落下,再有一刻便是上朝之時。
廊下的朝臣官吏們猶如驚弓之鳥,有的狼吞虎咽起來,有㛄婲的乾脆將沒吃完的餡餅用油紙重新包好,以待朝後再吃。
眨眼間,人群便如鳥獸般散開,臣子們紛紛沿廊道往承天門而去,其餘官吏內侍們也都各自奔赴自己的崗位。
鞏長意拍去手上碎屑,催促道:「咱們也該走了。」
禮部和太極殿並不順路,周沉要繼續沿北廊道直走,吟風他們則會拐向東邊廊道。
臨到暫別之地,周沉才緩步略等了片刻,抿唇皺眉,像是有什麼話要說。
見她前來,才惜字如金道:「……一切順利。」
吟風有些愣神。
她還當周沉憋了這許久的話,是想勸她別去禮部的。
未曾想,他會這般說。
那這接連兩日都故意躲著她,到底所為何事?
此刻來祝她,是出自真心?或只是堂皇的裝點之詞?
她既想開口問清楚,又怕耽擱上朝的時辰。
背後朝臣們的背影都在匆匆行遠,仿佛無聲催促。
到底,還是未能來得及問出口。
作者有話說:
前文修改了一下,之前寫小師弟忘記取名字,加了小師弟的名字。
抱歉好久沒更新了!(默默低頭認錯認打認罰)
第52章 桃花泛
吟風走得心不在焉。
漸漸回過神時, 映入眼帘的已經從望不到盡頭的連廊變作飛檐走壁,青磚紅瓦的龐然建築。
抬眼,牌匾是端方大氣的楷書, 提著禮部二字。門側兩邊的小吏們神色肅穆,即使認出了鞏長意的身份, 也還是一絲不苟地檢查過腰牌才願放行。
這一幕既陌生又熟悉。
活像是參加考試前, 站在門口檢查准考證的監考老師。
吟風耷拉下眼角, 緊張感隨之襲來。
禮部的精膳清吏司是整個皇城的中央大廚房, 除去六部九寺設有各自的公廚外, 其餘的大小衙門都得靠著精膳清吏司飽餐。
初踏進, 便能感知到期間如同心臟脈搏般熱火朝天的忙碌氣息。
專事負責廊食的吏廚們正從皇城各處城門趕回;與此同時,也已經有另外的吏廚在為午膳打點所需的食材用料;角落裡的廚役更是一刻不停地擇菜、洗刷。
鞏長意姍姍來遲,望著廊下的熱鬧,與吟風、成玉二人指道:「瞧見那兩名小吏沒?」
他們點頭如啄米。
「這二名小吏也歸屬精膳清吏司,專事負責廊食的。」
吟風:「何為廊食?」
成玉先前隨鞏相韜出入過幾回禮部,含光門也並非頭一次見識,因此對廊食還算知曉一二。
他笑嘻嘻地搶過鞏長意的話頭,「我知道!廊食就是廊下之食,是供朝臣——」
話未畢,成玉嘴邊便被周沉遞來的一塊餡餅打斷了聲音。
接著,周沉也向吟風和鞏長意分來餡餅,並將成玉未完之話補齊:
「廊食是供朝臣及內侍所用的便餐。京兆宵禁森嚴,早朝時辰又毗鄰宵禁解除之際,東西兩市尚未開市,朝食不便解決,廊食便順勢而生。」
鞏長意頷首,「這含光門的廊食是由禮部精膳清吏司負責,不過清粥簡餐,不足掛齒。太極殿下亦有一處廊食,專供百官下朝後所食,乃是宮城大內的御膳房料理,如同聖上御賜!」
吟風眼睛一亮:「御廚?那師父您也做過?」
憶起在御膳房的日子,鞏長意頗為得意,「年輕時倒是做過幾迴廊食,後來當了總管,哪還顧得上這事!」
提起這個,鞏長意的話匣子倏地敞開,恨不得將他當年是如何在御膳房叱吒風雲的,都一股腦倒出來。
吟風當是說書,聽得也樂。耳朵聽著故事,嘴巴咬著周沉遞來的燒餅,哪頭都不耽誤。
這餡餅已經半涼,但外皮尚軟,一圈金黃仍殘著些許酥脆。
內餡是醬肉沫,咸香適中,咀嚼時偶爾咬到脆生生的蔥白,輕微的辛辣刺來,既解了膩又增添許多回味。
已經惡補許多白案知識,吟風一口就能辨別出,這餡餅的餅皮乃是用燙水和面,再添稍許老面做成的半發麵。
此般做法的優點一來是能縮短發酵時間,做的人不必提前許久勞碌;二來便是即使涼透,吃的人也仍會覺得麵皮鬆軟適口。
吟風嚼著口齒生香,這才想起陸司簿曾提起一事——
說他在鴻臚寺也嘗過精膳清吏司的吏廚所做的飯菜,雖沒有像鞏相韜那般偷梁換柱,但其手藝也很是難以下咽。
可今日嘗這廊食,倒也並非如陸司簿所說的那般難吃。
她把疑惑說與鞏長意聽,卻只得到一臉意味深長的笑。遂又轉頭看向成玉,問:「你知道原因嗎?」
成玉驚恍恍的,不知在何處神遊。壓根沒聽清眾人所說何事,只懵懂著瑟瑟地搖頭。
吟風瞧他神神秘秘,以為是知曉內情卻不敢說破。便特意離近些,用手肘碰了碰成玉的肩膀,示意他近些來耳語。
與此同時,成玉身後那道來自周沉的陰惻惻的目光越發冷厲。
後頸窩像是吹起一陣陰風,險些索走成玉三魂七魄。
他趕忙轉頭撤了幾步,等與吟風恢復原有距離後,那道要命的目光才收了回去。
吟風還想追問,卯時二刻的梆子聲正當落下,再有一刻便是上朝之時。
廊下的朝臣官吏們猶如驚弓之鳥,有的狼吞虎咽起來,有㛄婲的乾脆將沒吃完的餡餅用油紙重新包好,以待朝後再吃。
眨眼間,人群便如鳥獸般散開,臣子們紛紛沿廊道往承天門而去,其餘官吏內侍們也都各自奔赴自己的崗位。
鞏長意拍去手上碎屑,催促道:「咱們也該走了。」
禮部和太極殿並不順路,周沉要繼續沿北廊道直走,吟風他們則會拐向東邊廊道。
臨到暫別之地,周沉才緩步略等了片刻,抿唇皺眉,像是有什麼話要說。
見她前來,才惜字如金道:「……一切順利。」
吟風有些愣神。
她還當周沉憋了這許久的話,是想勸她別去禮部的。
未曾想,他會這般說。
那這接連兩日都故意躲著她,到底所為何事?
此刻來祝她,是出自真心?或只是堂皇的裝點之詞?
她既想開口問清楚,又怕耽擱上朝的時辰。
背後朝臣們的背影都在匆匆行遠,仿佛無聲催促。
到底,還是未能來得及問出口。
作者有話說:
前文修改了一下,之前寫小師弟忘記取名字,加了小師弟的名字。
抱歉好久沒更新了!(默默低頭認錯認打認罰)
第52章 桃花泛
吟風走得心不在焉。
漸漸回過神時, 映入眼帘的已經從望不到盡頭的連廊變作飛檐走壁,青磚紅瓦的龐然建築。
抬眼,牌匾是端方大氣的楷書, 提著禮部二字。門側兩邊的小吏們神色肅穆,即使認出了鞏長意的身份, 也還是一絲不苟地檢查過腰牌才願放行。
這一幕既陌生又熟悉。
活像是參加考試前, 站在門口檢查准考證的監考老師。
吟風耷拉下眼角, 緊張感隨之襲來。
禮部的精膳清吏司是整個皇城的中央大廚房, 除去六部九寺設有各自的公廚外, 其餘的大小衙門都得靠著精膳清吏司飽餐。
初踏進, 便能感知到期間如同心臟脈搏般熱火朝天的忙碌氣息。
專事負責廊食的吏廚們正從皇城各處城門趕回;與此同時,也已經有另外的吏廚在為午膳打點所需的食材用料;角落裡的廚役更是一刻不停地擇菜、洗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