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頁
薛彩櫻想把人送出大門口,被趙雪窩制止了。
「我自己走,你跟著出門我就捨不得走了,再者驚動了爹娘,還要哭一頓。」
薛彩櫻明白,站在屋門口看著他遠去,直到監挺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
第二天田氏發現饅頭沒了,雞肉也沒了,還在納悶:「是不是被野狗吃了?」
薛彩櫻忍不住笑了起來:「是雪窩大哥回來了,沒吃飯,我給他熱了。」
田氏一驚:「雪窩回來了?怎麼沒告訴我?」
薛彩櫻解釋道:「他就待了半個時辰,急著要走,沒讓我告訴你。」
田氏碎碎念的罵了兩句,知道兒子的心思,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皇上徹底控制了局面後,圍在趙家外邊的親兵也撤了。
先是御林軍統領過來詢問情況,看趙家人都沒事後急忙處理政務去了。
孫明喜也上門看望了一次。
就連王延昭都來了。
又過了幾天,京城逐漸恢復平靜,皇上派大太監送來賞賜,之後隔三差五的都會送來賞賜。
尤其趙雪窩來了好消息,立了功,那賞賜也就更盛。
三個月後,太后下葬,之後京城徹底恢復了正常。
過年這天,趙雪窩和雨生的信先後送了回來。
雨生有驚無險,保住了小命。
平陽王已經被逼的走投無路,大軍很快就會勝利。
正月過後,老將軍薨逝,由他的親兒子扶陵回京。
老將軍進京那天,舉國哀悼,滿京城都掛上了白幡。
下葬那天,趙雪窩作為義子,趙家人都要過去送行,薛彩櫻大著肚子不方便出席,只有她沒去。
田氏抱著元宵和趙老二、月牙都去了現場。
元宵還代替趙雪窩給老將軍磕了頭。
薛彩櫻是趙雪窩出征半個月後發現懷孕的。
這事她一直瞞著沒說,擔心趙雪窩分心,一邊打仗還要一邊掛著家裡。
四月末,薛彩櫻順利生下第二個兒子。
小名是田氏起的,叫粽棕。
元宵是薛彩櫻元宵節那天發現懷孕的,所以叫元宵。
粽棕出生後不到半個月就是端午,所以田氏就起了粽棕這個名字。
大家都覺得好,也就定了下來。
至於大名,趙家人還是覺得留給趙雪窩回來起。
雖然知道趙雪窩肚子裡那點墨水不夠,但總歸是他兒子。
懷元宵的時候,薛彩櫻沒受什麼辛苦,一來元宵本身安靜,很少鬧她,再者有趙雪窩照顧,他心思細,又時刻關心著她,而且正是兩個人感情濃厚的時候,做什麼都是甜的。
可懷粽棕的時候就沒那麼好運氣了。
粽棕愛鬧騰,自從五六個月後有了胎動,他就沒老實過。
薛彩櫻懷疑他在肚子裡辦了個練武場,隨時練上一會。
可能就是這樣,薛彩櫻沒精力去想趙雪窩了,竟然也覺得很快就到了生產的日子。
自從薛彩櫻懷孕後,元宵就格外懂事。
薛彩櫻要坐的時候,他幫忙拿凳子,薛彩櫻要走,他伸著胖乎乎的小手去扶,薛彩櫻累了,他還會幫忙捶背。
後來說話逐漸利索了,他貼著薛彩櫻的肚子教訓弟弟(妹妹),讓他好好聽話,做個乖寶寶,這樣爹娘才會喜歡。
像他這樣,他就很得爹娘喜愛。
有元宵這麼貼心的寶寶,薛彩櫻還能不開心嗎。
整個孕期雖然沒有趙雪窩參與,倒也過的十分順遂。
粽棕在肚子裡鬧騰,出生了之後也十分鬧騰。
他和元宵簡直兩個極端,粽棕覺少,剛出了月子就開始手舞足蹈的鬧騰,沒有一刻閒時候。
精力旺盛的簡直不像個剛出月子的小寶寶。
薛彩櫻無奈道:「這孩子也不知道隨了誰,這麼愛玩。」
田氏笑道:「像他爹唄,活脫脫他爹小時候的樣子,看著吧,以後少給你惹不了事。」
薛彩櫻頭疼:「這可怎麼好。」
田氏安慰道:「那你還能想著兩個孩子都一樣啊,你看元宵多懂事,你就知足吧,龍生九子還各有不同呢,何況咱們這樣的人家。當年雪窩和雨生兩個人的性子就大不一樣,雪窩鬧騰,雨生安靜,可你看他們兩不還挺好?」
只要健康善良,薛彩櫻就滿足了。
其他的都順其自然。
月牙一晃就14歲了。
這個年紀的姑娘大多都把親事定下來了。
她如今還在私塾讀書,倒也不急。
可趙老二夫妻急。
尤其是田氏,生怕女兒錯過了年紀,找不到好婆家。
之前趙家來京城時日短,來往的朋友不多,如今雨生是從二品巡撫,趙雪窩先任平陽總督,活捉了平陽王后封為撫遠大將軍。
可以說趙家正如日中天,全京城的人誰不羨慕這兄弟兩個。
那上門賀喜,來往的人自然多了起來。
薛彩櫻正愁沒有朋友,她不收禮,可也願意處兩個好姐妹,平時聊聊天消遣打發時間什麼的。
這一來二去的認識的人就多了。
了解趙家的人也就多了。
那些知道趙家還有個沒出閣的姑娘,誰不想搭上這門關係。
這上門求親的媒人忽然多了起來。
有人上門提親本來是好事,可田氏卻更愁了。
「我自己走,你跟著出門我就捨不得走了,再者驚動了爹娘,還要哭一頓。」
薛彩櫻明白,站在屋門口看著他遠去,直到監挺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
第二天田氏發現饅頭沒了,雞肉也沒了,還在納悶:「是不是被野狗吃了?」
薛彩櫻忍不住笑了起來:「是雪窩大哥回來了,沒吃飯,我給他熱了。」
田氏一驚:「雪窩回來了?怎麼沒告訴我?」
薛彩櫻解釋道:「他就待了半個時辰,急著要走,沒讓我告訴你。」
田氏碎碎念的罵了兩句,知道兒子的心思,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皇上徹底控制了局面後,圍在趙家外邊的親兵也撤了。
先是御林軍統領過來詢問情況,看趙家人都沒事後急忙處理政務去了。
孫明喜也上門看望了一次。
就連王延昭都來了。
又過了幾天,京城逐漸恢復平靜,皇上派大太監送來賞賜,之後隔三差五的都會送來賞賜。
尤其趙雪窩來了好消息,立了功,那賞賜也就更盛。
三個月後,太后下葬,之後京城徹底恢復了正常。
過年這天,趙雪窩和雨生的信先後送了回來。
雨生有驚無險,保住了小命。
平陽王已經被逼的走投無路,大軍很快就會勝利。
正月過後,老將軍薨逝,由他的親兒子扶陵回京。
老將軍進京那天,舉國哀悼,滿京城都掛上了白幡。
下葬那天,趙雪窩作為義子,趙家人都要過去送行,薛彩櫻大著肚子不方便出席,只有她沒去。
田氏抱著元宵和趙老二、月牙都去了現場。
元宵還代替趙雪窩給老將軍磕了頭。
薛彩櫻是趙雪窩出征半個月後發現懷孕的。
這事她一直瞞著沒說,擔心趙雪窩分心,一邊打仗還要一邊掛著家裡。
四月末,薛彩櫻順利生下第二個兒子。
小名是田氏起的,叫粽棕。
元宵是薛彩櫻元宵節那天發現懷孕的,所以叫元宵。
粽棕出生後不到半個月就是端午,所以田氏就起了粽棕這個名字。
大家都覺得好,也就定了下來。
至於大名,趙家人還是覺得留給趙雪窩回來起。
雖然知道趙雪窩肚子裡那點墨水不夠,但總歸是他兒子。
懷元宵的時候,薛彩櫻沒受什麼辛苦,一來元宵本身安靜,很少鬧她,再者有趙雪窩照顧,他心思細,又時刻關心著她,而且正是兩個人感情濃厚的時候,做什麼都是甜的。
可懷粽棕的時候就沒那麼好運氣了。
粽棕愛鬧騰,自從五六個月後有了胎動,他就沒老實過。
薛彩櫻懷疑他在肚子裡辦了個練武場,隨時練上一會。
可能就是這樣,薛彩櫻沒精力去想趙雪窩了,竟然也覺得很快就到了生產的日子。
自從薛彩櫻懷孕後,元宵就格外懂事。
薛彩櫻要坐的時候,他幫忙拿凳子,薛彩櫻要走,他伸著胖乎乎的小手去扶,薛彩櫻累了,他還會幫忙捶背。
後來說話逐漸利索了,他貼著薛彩櫻的肚子教訓弟弟(妹妹),讓他好好聽話,做個乖寶寶,這樣爹娘才會喜歡。
像他這樣,他就很得爹娘喜愛。
有元宵這麼貼心的寶寶,薛彩櫻還能不開心嗎。
整個孕期雖然沒有趙雪窩參與,倒也過的十分順遂。
粽棕在肚子裡鬧騰,出生了之後也十分鬧騰。
他和元宵簡直兩個極端,粽棕覺少,剛出了月子就開始手舞足蹈的鬧騰,沒有一刻閒時候。
精力旺盛的簡直不像個剛出月子的小寶寶。
薛彩櫻無奈道:「這孩子也不知道隨了誰,這麼愛玩。」
田氏笑道:「像他爹唄,活脫脫他爹小時候的樣子,看著吧,以後少給你惹不了事。」
薛彩櫻頭疼:「這可怎麼好。」
田氏安慰道:「那你還能想著兩個孩子都一樣啊,你看元宵多懂事,你就知足吧,龍生九子還各有不同呢,何況咱們這樣的人家。當年雪窩和雨生兩個人的性子就大不一樣,雪窩鬧騰,雨生安靜,可你看他們兩不還挺好?」
只要健康善良,薛彩櫻就滿足了。
其他的都順其自然。
月牙一晃就14歲了。
這個年紀的姑娘大多都把親事定下來了。
她如今還在私塾讀書,倒也不急。
可趙老二夫妻急。
尤其是田氏,生怕女兒錯過了年紀,找不到好婆家。
之前趙家來京城時日短,來往的朋友不多,如今雨生是從二品巡撫,趙雪窩先任平陽總督,活捉了平陽王后封為撫遠大將軍。
可以說趙家正如日中天,全京城的人誰不羨慕這兄弟兩個。
那上門賀喜,來往的人自然多了起來。
薛彩櫻正愁沒有朋友,她不收禮,可也願意處兩個好姐妹,平時聊聊天消遣打發時間什麼的。
這一來二去的認識的人就多了。
了解趙家的人也就多了。
那些知道趙家還有個沒出閣的姑娘,誰不想搭上這門關係。
這上門求親的媒人忽然多了起來。
有人上門提親本來是好事,可田氏卻更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