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雨生沒覺得有什麼不適,倒是楊二妮不好意思的紅了臉,急急忙忙的穿好衣服去了後院。
「你也不知道喊我一聲,爹娘今天才過來我就睡過了,別讓爹娘以為我圖鬆快不願意伺候他們。」
雨生看著她匆匆忙忙的背影笑了起來。
薛彩櫻精神頭足,餵完奶把孩子哄睡了就開始收拾東西。
皇上賞賜的東西大都分了下去,布匹什麼的送去了正房,銀票本來也送到了正房,被田氏給送了過來。
薛彩櫻數了數,竟然有五千兩。
這麼大一筆銀子她不敢處置,詢問趙雪窩的意思。
趙雪窩也沒主意,只讓她先收著,等捋順了再說。
屋裡的事情都交給了媳婦,趙雪窩出去忙外邊的事情。
他先把三進三出的大院子查看了一遍,有門鎖不好使的都讓小廝記下來,今晚入睡前全都換好。
哪裡設置的不合理,哪裡缺什麼,哪裡需要修正也都讓人記下來,今天能辦好的就今天辦好,不能的明天再辦。
又去老太太房裡查看了一遍,詢問老太太有沒有什麼想要的,聽說沒有之後,又去詢問爹娘的意思。
等楊二妮他們過來的時候,他已經把里里外外處理的差不多了。
「娘,晚上想吃什麼,我去做。」剛入秋,楊二妮穿的不多,脖子被雨生咬出了一塊印子,她忘了遮掩全都被田氏看到了。
田氏以前擔心雨生受委屈,不喜歡楊二妮,沒想到這麼會的功夫兩個人還做了這種事,雖覺得不太合適倒也放心了。
最好早點要個孫子孫女的,她就更高興了。
「今天趕了大半天的路,都折騰累了,隨便炒兩個菜將就一下,明天再吃好的。」
楊二妮答應著去了,月牙過去幫忙,還有丫鬟們伺候,雖然人口多了一些,這頓飯倒也不是麻煩事。
晚飯過後,一家人坐一起聊起了天。
男人們從趙家鎮的生意開始一直聊到朝堂。
趙老二擔心趙雪窩,提醒道:「聽說京城水深的很,雨生把朝廷里的事跟雪窩說說,我這個莊稼漢是不懂,以後就靠著你們兄弟兩個努力了。」
雨生便跟趙雪窩講起了朝堂的事。
雨生剛做官不久,他沒根基,又不擅長拉關係,知道的事情都是浮於表面的。
當然了,雨生心思敏銳,人又聰明,還是發現了很多事情。
比如皇上的權利並沒有那麼大,他登基不久,處處受人掣肘。
前朝有個攝政王大權獨攬,後宮還有個閒不下來的太后。
據說太后最喜歡的兒子並不是當今皇上,而是她的小兒子,平陽王。
好在平陽王不在京城,遠在封地,否則這以後的事情還真很難說。
當然了,太后有自己的喜好很正常,按理並不會動搖國本。
可他有一次無意中聽人八卦,說是攝政王和太后關係非同尋常。
……
雨生無意中聽到這些隱私,爛在肚子都不能說。
就算是趙雪窩,他也無法出口,畢竟都是些道聽途說的事情。
沒有證據。
雨生說到的事情,趙雪窩記了一些,大部分都被他左耳朵進右耳朵冒了。
明天他要進宮謝恩,跟雨生一起上早朝。
皇宮大門口朝哪開他還沒弄清楚,這就要上朝了。
也不知道皇上打算讓他做什麼,可千萬別是太無聊的事,那他還不如跟媳婦開大酒樓自在。
雨生不知道趙雪窩在想什麼。
他一個五品官一年的俸祿才550兩銀子,還要分兩次發下來。
他剛上任,上半年發俸祿的日子已經過了,下半年發俸祿的日子還沒到,手裡的銀子還是做之前緊緊巴巴剩下來的。
今天皇上賞了趙雪窩五千兩,他辛辛苦苦的干五六年才能賺到這麼多。
雨生心裡充滿了失落,他的辛苦和大哥的好運氣比起來,好像都是微不足道的。
女人們都在聊家常,從趙家村開始憶苦思甜,到鎮上開麵食鋪子,直到一家人搬來京城。
老太太第一次見到小元宵,抱在懷裡不肯鬆手。
薛彩櫻擔心累到她,看著時間差不多就接了過來。
楊二妮看到小元宵胖嘟嘟的,不哭不鬧,大眼睛也水靈靈的,特別喜歡,薛彩櫻還沒抱穩就被她接了過去。
「元宵啊,我是你二嬸,來,給二嬸笑一個。」
小元宵才剛過滿月,聽不懂楊二妮說什麼,他平時也很少笑,這會忙著看屋裡的新鮮,自然沒時間笑了。
楊二妮不氣餒,繼續逗弄小元宵。
田氏看著好笑,就道:「這孩子一點都不像雪窩,雪窩小時候見誰都笑,這孩子,誰逗都不笑。」
楊二妮不服氣道:「我就不信了,真逗不笑他。」
就在楊二妮磨拳磨掌準備都笑小元宵的時候,小元宵打了個哈欠,困了。
他也不理楊二妮,閉上眼睛就睡了過去。
楊二妮:「……好吧,這孩子真不愛笑,不像大哥,也不像大嫂子。」
大家的話題從搬到京城轉到小元宵身上,最後又落在了楊二妮的肚子上。
楊二妮想起剛才雨生對她做那些事,臉像被烙鐵燙了一般。
害臊道:「娘辛苦了一天也不嫌累,總記著這事。」
「你也不知道喊我一聲,爹娘今天才過來我就睡過了,別讓爹娘以為我圖鬆快不願意伺候他們。」
雨生看著她匆匆忙忙的背影笑了起來。
薛彩櫻精神頭足,餵完奶把孩子哄睡了就開始收拾東西。
皇上賞賜的東西大都分了下去,布匹什麼的送去了正房,銀票本來也送到了正房,被田氏給送了過來。
薛彩櫻數了數,竟然有五千兩。
這麼大一筆銀子她不敢處置,詢問趙雪窩的意思。
趙雪窩也沒主意,只讓她先收著,等捋順了再說。
屋裡的事情都交給了媳婦,趙雪窩出去忙外邊的事情。
他先把三進三出的大院子查看了一遍,有門鎖不好使的都讓小廝記下來,今晚入睡前全都換好。
哪裡設置的不合理,哪裡缺什麼,哪裡需要修正也都讓人記下來,今天能辦好的就今天辦好,不能的明天再辦。
又去老太太房裡查看了一遍,詢問老太太有沒有什麼想要的,聽說沒有之後,又去詢問爹娘的意思。
等楊二妮他們過來的時候,他已經把里里外外處理的差不多了。
「娘,晚上想吃什麼,我去做。」剛入秋,楊二妮穿的不多,脖子被雨生咬出了一塊印子,她忘了遮掩全都被田氏看到了。
田氏以前擔心雨生受委屈,不喜歡楊二妮,沒想到這麼會的功夫兩個人還做了這種事,雖覺得不太合適倒也放心了。
最好早點要個孫子孫女的,她就更高興了。
「今天趕了大半天的路,都折騰累了,隨便炒兩個菜將就一下,明天再吃好的。」
楊二妮答應著去了,月牙過去幫忙,還有丫鬟們伺候,雖然人口多了一些,這頓飯倒也不是麻煩事。
晚飯過後,一家人坐一起聊起了天。
男人們從趙家鎮的生意開始一直聊到朝堂。
趙老二擔心趙雪窩,提醒道:「聽說京城水深的很,雨生把朝廷里的事跟雪窩說說,我這個莊稼漢是不懂,以後就靠著你們兄弟兩個努力了。」
雨生便跟趙雪窩講起了朝堂的事。
雨生剛做官不久,他沒根基,又不擅長拉關係,知道的事情都是浮於表面的。
當然了,雨生心思敏銳,人又聰明,還是發現了很多事情。
比如皇上的權利並沒有那麼大,他登基不久,處處受人掣肘。
前朝有個攝政王大權獨攬,後宮還有個閒不下來的太后。
據說太后最喜歡的兒子並不是當今皇上,而是她的小兒子,平陽王。
好在平陽王不在京城,遠在封地,否則這以後的事情還真很難說。
當然了,太后有自己的喜好很正常,按理並不會動搖國本。
可他有一次無意中聽人八卦,說是攝政王和太后關係非同尋常。
……
雨生無意中聽到這些隱私,爛在肚子都不能說。
就算是趙雪窩,他也無法出口,畢竟都是些道聽途說的事情。
沒有證據。
雨生說到的事情,趙雪窩記了一些,大部分都被他左耳朵進右耳朵冒了。
明天他要進宮謝恩,跟雨生一起上早朝。
皇宮大門口朝哪開他還沒弄清楚,這就要上朝了。
也不知道皇上打算讓他做什麼,可千萬別是太無聊的事,那他還不如跟媳婦開大酒樓自在。
雨生不知道趙雪窩在想什麼。
他一個五品官一年的俸祿才550兩銀子,還要分兩次發下來。
他剛上任,上半年發俸祿的日子已經過了,下半年發俸祿的日子還沒到,手裡的銀子還是做之前緊緊巴巴剩下來的。
今天皇上賞了趙雪窩五千兩,他辛辛苦苦的干五六年才能賺到這麼多。
雨生心裡充滿了失落,他的辛苦和大哥的好運氣比起來,好像都是微不足道的。
女人們都在聊家常,從趙家村開始憶苦思甜,到鎮上開麵食鋪子,直到一家人搬來京城。
老太太第一次見到小元宵,抱在懷裡不肯鬆手。
薛彩櫻擔心累到她,看著時間差不多就接了過來。
楊二妮看到小元宵胖嘟嘟的,不哭不鬧,大眼睛也水靈靈的,特別喜歡,薛彩櫻還沒抱穩就被她接了過去。
「元宵啊,我是你二嬸,來,給二嬸笑一個。」
小元宵才剛過滿月,聽不懂楊二妮說什麼,他平時也很少笑,這會忙著看屋裡的新鮮,自然沒時間笑了。
楊二妮不氣餒,繼續逗弄小元宵。
田氏看著好笑,就道:「這孩子一點都不像雪窩,雪窩小時候見誰都笑,這孩子,誰逗都不笑。」
楊二妮不服氣道:「我就不信了,真逗不笑他。」
就在楊二妮磨拳磨掌準備都笑小元宵的時候,小元宵打了個哈欠,困了。
他也不理楊二妮,閉上眼睛就睡了過去。
楊二妮:「……好吧,這孩子真不愛笑,不像大哥,也不像大嫂子。」
大家的話題從搬到京城轉到小元宵身上,最後又落在了楊二妮的肚子上。
楊二妮想起剛才雨生對她做那些事,臉像被烙鐵燙了一般。
害臊道:「娘辛苦了一天也不嫌累,總記著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