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頁
趙雪窩心疼媳婦做的這麼多點心,不過孫明喜客氣,他也不好拒絕,便讓薛彩櫻各樣都包了些。
難得大方,讓孫明喜吃完了再跟他要。
孫明喜笑道:「我怎麼好麻煩恩人,這還不是京城來的大人物水土不服,又上了火什麼都吃不下去,我帶些點心過去,看看他能不能吃。」
雨生聽見孫明喜過來了,也過來打招呼。
孫明喜原來是七品官,這次進京述職上司已經跟他透漏過了,還是外放不過能升個六品。
他監完考應該就會赴任。
雨生有意結交難免多說了幾句。
孫明喜為人圓滑,卻不怎麼喜歡雨生,原因很簡單,雨生的目的太過直白,滿腦門就倆字:當官。
不像趙雪窩通透,又不世故,心思還單純,有吃有喝就很滿足了。
不過因為雨生是恩人的弟弟,他也就隨便點撥了幾句。
只不過兩個人身份特殊,一個是監考官,一個是考生,不好多說,他也就點到為止。
孫明喜得了吃食趕緊回驛館將點心給主考官送上去。
主考官嘗了嘗,確實是人間少有的美味,這才帶他去見了京城來的大人物。
京城來的大人物不是別人,正是前一段時間才被立的太子。
皇上年老多病,太子隨時都有可能登基稱帝。
孫明喜昨天見了太子,聽說太子吃不下東西,今天在趙雪窩那裡吃到了稀罕物,趕緊帶回來獻給太子。
太子沒有胃口,聽說有美食進上來,連看都沒看。
倒是多注意了孫明喜兩眼:「你這點心是哪來的,怎麼之前沒聽你說?」
孫明喜便將之前遇到盜匪險些喪命又被人救了的事說了,昨天偶然遇見恩人來城裡,他就安排進了自家。
今天不放心特意過去看望,意外嘗到了這些點心,想著太子吃不下飯,這才帶了回來。
太子沒聽說過這事,好奇心上來胃口也就開了。
果真捏起一塊點心嘗了嘗。
這一嘗不要緊,還讓他吃出了些小時候的味道,沒忍住還多吃了兩塊。
他本來水土不服,吃不下東西人就病懨懨的,能吃下東西精神頭上來,這身體也就好了。
聽說救了孫明喜的人是從農村來的,孫明喜一個當官的卻把一個農村人留到自己家,還親自過去探望,可見他也是個感恩的。
太子能吃下東西,心情好,看孫明喜格外順眼,猶豫一會兒就讓他監考完回京城去刑部述職。
孫明喜開始沒反映過來。
還是主考官提醒他:「還不謝恩,這可是正五品的好差事。孫大人一步登天了。」
孫明喜喜極而泣,跪地就開始磕頭:「微臣謝太子恩典,微臣一定肝腦塗地,報答太子的知遇之恩。」
他怎麼能想到自己會一下升到正五品,之前覺得外任六品都是他祖上積德了。
升到五品還是留在京城,做夢都不敢做的好事。
誰都知道外任當官要富裕一些,京城清湯寡水,可誰不知道京官離天子近,升不升管還不是天子一句話的事。
留在京城伺候天子的機會多,那升官的機會就多。
就幾塊點心,換來個五品大官,干兩年表現好,還不得再升升。
孫明喜覺得自家祖墳冒藍煙了,隨後又想著這都是趙雪窩和他娘子的功勞,等科舉完事了,他還得好好謝謝人家。
孫明喜跪謝完,太子又問了他恩人的事,聽說是趙家鎮的,詢問身邊的護衛:「我記得趙錦程也是趙鎮家人?」
侍衛從小和太子一起長大,是太子的心腹,如實回道:「確實是趙家鎮趙家村的。」
太子想起什麼,又問:「對了,聽老將軍說他出門了,怎麼沒見他去京城?」
侍衛回道:「聽說回老家了。」
太子稍一沉思,道:「鄉試完事,你給他寫封信,讓他抓緊去京城,我還有差事給他。」
……
太子和侍衛說話的時候沒背著孫明喜。
孫明喜出了太子寢宮,心裡琢磨著這個趙錦程到底是什麼人。
竟然那麼巧和他的恩人趙雪窩是同一個地方的。
聽太子的意思,這個趙錦程還是要委託重任的,如果能提前結識一下,肯定有益無害。
不過他忙著監考,只怕沒這個時間去打聽趙錦程,還是等考完試再說吧。
作者有話說:
中午還有一更
第46章
趙雪窩和薛彩櫻到城裡的第三天,雨生進了考場。
趙雪窩和薛彩櫻把人送到貢院門口,雨生排隊等待檢查,讓他們兩個自便。
趙雪窩聽了孫明喜的建議,又跟人打聽了一下,聽說附近有家寺廟很靈驗,他有意帶薛彩櫻過去看看。
反正雨生進考場要三天,兩個人無事可做,正好出門轉轉。
就這麼兩個人還沒等雨生進考場,已經搭上了去寺廟的馬車出發了。
薛彩櫻還有些心虛:「也沒等雨生進去,我們就這樣走了。」
趙雪窩渾不在意:「我們又幫不上忙,接下來就得靠他自己了。」
薛彩櫻想想也是,就不糾結了。
寺廟香火很旺,尤其最近秋闈,很多人過來燒香拜佛。
薛彩櫻的心愿很簡單,一是雨生能中舉,公公婆婆就算熬出頭了。
難得大方,讓孫明喜吃完了再跟他要。
孫明喜笑道:「我怎麼好麻煩恩人,這還不是京城來的大人物水土不服,又上了火什麼都吃不下去,我帶些點心過去,看看他能不能吃。」
雨生聽見孫明喜過來了,也過來打招呼。
孫明喜原來是七品官,這次進京述職上司已經跟他透漏過了,還是外放不過能升個六品。
他監完考應該就會赴任。
雨生有意結交難免多說了幾句。
孫明喜為人圓滑,卻不怎麼喜歡雨生,原因很簡單,雨生的目的太過直白,滿腦門就倆字:當官。
不像趙雪窩通透,又不世故,心思還單純,有吃有喝就很滿足了。
不過因為雨生是恩人的弟弟,他也就隨便點撥了幾句。
只不過兩個人身份特殊,一個是監考官,一個是考生,不好多說,他也就點到為止。
孫明喜得了吃食趕緊回驛館將點心給主考官送上去。
主考官嘗了嘗,確實是人間少有的美味,這才帶他去見了京城來的大人物。
京城來的大人物不是別人,正是前一段時間才被立的太子。
皇上年老多病,太子隨時都有可能登基稱帝。
孫明喜昨天見了太子,聽說太子吃不下東西,今天在趙雪窩那裡吃到了稀罕物,趕緊帶回來獻給太子。
太子沒有胃口,聽說有美食進上來,連看都沒看。
倒是多注意了孫明喜兩眼:「你這點心是哪來的,怎麼之前沒聽你說?」
孫明喜便將之前遇到盜匪險些喪命又被人救了的事說了,昨天偶然遇見恩人來城裡,他就安排進了自家。
今天不放心特意過去看望,意外嘗到了這些點心,想著太子吃不下飯,這才帶了回來。
太子沒聽說過這事,好奇心上來胃口也就開了。
果真捏起一塊點心嘗了嘗。
這一嘗不要緊,還讓他吃出了些小時候的味道,沒忍住還多吃了兩塊。
他本來水土不服,吃不下東西人就病懨懨的,能吃下東西精神頭上來,這身體也就好了。
聽說救了孫明喜的人是從農村來的,孫明喜一個當官的卻把一個農村人留到自己家,還親自過去探望,可見他也是個感恩的。
太子能吃下東西,心情好,看孫明喜格外順眼,猶豫一會兒就讓他監考完回京城去刑部述職。
孫明喜開始沒反映過來。
還是主考官提醒他:「還不謝恩,這可是正五品的好差事。孫大人一步登天了。」
孫明喜喜極而泣,跪地就開始磕頭:「微臣謝太子恩典,微臣一定肝腦塗地,報答太子的知遇之恩。」
他怎麼能想到自己會一下升到正五品,之前覺得外任六品都是他祖上積德了。
升到五品還是留在京城,做夢都不敢做的好事。
誰都知道外任當官要富裕一些,京城清湯寡水,可誰不知道京官離天子近,升不升管還不是天子一句話的事。
留在京城伺候天子的機會多,那升官的機會就多。
就幾塊點心,換來個五品大官,干兩年表現好,還不得再升升。
孫明喜覺得自家祖墳冒藍煙了,隨後又想著這都是趙雪窩和他娘子的功勞,等科舉完事了,他還得好好謝謝人家。
孫明喜跪謝完,太子又問了他恩人的事,聽說是趙家鎮的,詢問身邊的護衛:「我記得趙錦程也是趙鎮家人?」
侍衛從小和太子一起長大,是太子的心腹,如實回道:「確實是趙家鎮趙家村的。」
太子想起什麼,又問:「對了,聽老將軍說他出門了,怎麼沒見他去京城?」
侍衛回道:「聽說回老家了。」
太子稍一沉思,道:「鄉試完事,你給他寫封信,讓他抓緊去京城,我還有差事給他。」
……
太子和侍衛說話的時候沒背著孫明喜。
孫明喜出了太子寢宮,心裡琢磨著這個趙錦程到底是什麼人。
竟然那麼巧和他的恩人趙雪窩是同一個地方的。
聽太子的意思,這個趙錦程還是要委託重任的,如果能提前結識一下,肯定有益無害。
不過他忙著監考,只怕沒這個時間去打聽趙錦程,還是等考完試再說吧。
作者有話說:
中午還有一更
第46章
趙雪窩和薛彩櫻到城裡的第三天,雨生進了考場。
趙雪窩和薛彩櫻把人送到貢院門口,雨生排隊等待檢查,讓他們兩個自便。
趙雪窩聽了孫明喜的建議,又跟人打聽了一下,聽說附近有家寺廟很靈驗,他有意帶薛彩櫻過去看看。
反正雨生進考場要三天,兩個人無事可做,正好出門轉轉。
就這麼兩個人還沒等雨生進考場,已經搭上了去寺廟的馬車出發了。
薛彩櫻還有些心虛:「也沒等雨生進去,我們就這樣走了。」
趙雪窩渾不在意:「我們又幫不上忙,接下來就得靠他自己了。」
薛彩櫻想想也是,就不糾結了。
寺廟香火很旺,尤其最近秋闈,很多人過來燒香拜佛。
薛彩櫻的心愿很簡單,一是雨生能中舉,公公婆婆就算熬出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