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頁
哪怕林驚枝在馬車裡,小心又謹慎問她時,她都下意識護著沈觀韻。
這一刻,林驚枝的話再次在她腦海中響起。
沈太夫人閉了閉眼,咬牙站起來,沒有絲毫猶豫把手裡握著的那串羊脂玉佛珠,丟到一旁焚著炭火的熏爐內,起身離去。
在她離去後不久,小佛堂內悄然閃出一道人影。
悄悄打開熏爐,取走佛珠。
再無聲無息,離開沈家。
第63章
深夜,汴京皇宮。
宮燈明亮,御書房裡帝王夙興夜寐,惟日孜孜,無敢逸豫。
內侍總管王九德小心上前添了第三次茶水後,帝王蕭御章終於放下手中硃筆,淡淡瞥了他一眼:「你可是有話要說?」
「一晚上像瞎了眼的耗子一樣,在朕面前晃來晃去。」
王九德瞧了眼外頭天色,語氣越發恭敬道:「陛下,此時已三更天,陛下該去休息了。」
帝王身材高大,身姿挺拔,線條分明透著幾分冷厲的臉上,有著一股堅毅沉穩的氣勢。
可能因為常年勤勉,少有外出的原因,他膚色偏淺淡,雙唇會不自覺抿著,眉宇間透著說一不二的威嚴。
「有事就說,沒事就滾去外頭伺候。」
王九德這才小心翼翼上前低聲道:「陛下,外頭探子來報,說崔家內宅出了些事兒。」
「不過是些婦人之間上不得台面的小事,奴才怕污了陛下的耳朵。」
蕭御章擺了擺手:「宣進來。」
渾身黑衣的探子,恭敬跪在地上。
黑布之下,他只露出了一雙黑漆漆的眼睛露在外邊。
「得了什麼消息。」蕭御章提筆,慢悠悠在摺子上批了幾個字。
暗探從衣袖中掏出匣子,匣子裡裝著一串羊脂玉佛珠。
「這是奴才從沈太夫人小佛堂熏爐里,翻出來的。」
暗探跪在地上,把這一兩日來裴、沈、崔三家發生的事,仔仔細細說了一遍。
蕭御章聞言,丟了手中硃筆,霎時筆尖上沾染的硃砂濺了出來,落在地板的青磚上,像飛濺的血珠子。
帝王緩緩往前走了一步。
他步伐邁得不大,卻十分的穩,一身明黃色常服,不見任何肅殺。
卻壓得地上跪著的暗探背脊生出冷汗來,低垂著頭顱,渾身僵硬。
「王九德。」
「奴才在。」內侍總管王九德趕忙小跑著上前,雙手接過暗探手中托著的檀木小匣子,細細檢查一番,才恭敬遞到帝王眼前。
是一串本該精緻無比的羊脂玉佛珠,因為被炭火灼燒過的原因,大部分珠子都泛著密密麻麻蛛網一樣的裂紋,沾了炭灰,基本瞧不清本來的模樣。
蕭御章把珠子湊近燭火細細打量,發現其中一顆佛珠上模模糊糊能看清,用楷書雕刻了個不過是比芝麻大一點的「珍」字。
「這沈家送給崔家孫媳的?」
「倒是有些意思。」蕭御章唇角彎著一抹笑,指腹輕捻著佛珠上的刻痕。
「陛下,是否需要派人去沈家一趟。」王九德托著匣子,小心問。
蕭御章眉心皺得極深,伸手用指節輕輕敲了敲身側的書案。
他揮手讓暗探退下,把指尖捻著的羊脂玉佛珠,隨意丟到王九德雙手掌心托著的匣子中。
「不必讓沈家人進宮。」
「既然裴家願意忍下這口氣,就裴家忍著。」
「至於沈家大姑娘和崔家以及裴家之間的官司。」
蕭御章忽然深深抿了下唇,那張看不出喜怒的面龐嘲諷一閃而過。
他朝太監總管王九德吩咐:「磨墨。」
「朕要下兩道聖旨。」
「是,奴才這就來。」王九德收了匣子,恭敬走到書桌前。
不同於汴京皇宮裡的燈火昏黃,驚仙苑外院書房,只餘一盞豆大燭火。
裴硯高挑挺拔的身影,站在陰影交錯的燭火後方。
「佛珠送出去了?」
裴硯聲音很低,幾乎微不可聞。
黑暗中有個極為恭敬的聲音回復道:「是的,主子。」
「東西已經按照主子的要求,送到陛下眼前。」
過了好久,裴硯才淡淡扯了下唇,他冷白指尖從那火舌上滑過,漆眸里藏著令人心驚的難辨情緒。
「過些時日我不在京中。」
「沈家若有異動,你匯報至山蒼,由他全權處置。」裴硯沉默許久才出聲淡淡吩咐。
「是。」黑夜中聲音說道。
天穹烏雲翻湧,不見半絲月輝。
裴硯離開外院書房後,他連燈籠都不打,獨自一人慢悠悠穿過廊廡,走到驚仙苑主臥前。
四下守著的丫鬟婆子見他回來,趕忙躬身行禮,再恭敬退了下去。
裴硯掌心落在房門上,微微用力,推門而入。
屋子裡靜悄悄的,隱隱約約的燭光從室內透了出來,裴硯下意識放輕步伐,慢慢走到榻前。
林驚枝睡得很熟,巴掌大的小臉如同染了胭脂,唇還有些許紅腫,烏髮撒在攢金絲彈花軟枕上,手腕內側有一點紅紅的,他之前咬下的齒痕。
望著那齒痕,裴硯眼中含著的戾色,一下子軟了下來。
他先去耳房沐浴,確定身上沒有任何血腥味後,才在林驚枝身旁輕輕躺下。
可能是剛洗過冷水澡的原因,身上帶著些許涼意,林驚枝渾身一顫,迷迷糊糊就醒了。
這一刻,林驚枝的話再次在她腦海中響起。
沈太夫人閉了閉眼,咬牙站起來,沒有絲毫猶豫把手裡握著的那串羊脂玉佛珠,丟到一旁焚著炭火的熏爐內,起身離去。
在她離去後不久,小佛堂內悄然閃出一道人影。
悄悄打開熏爐,取走佛珠。
再無聲無息,離開沈家。
第63章
深夜,汴京皇宮。
宮燈明亮,御書房裡帝王夙興夜寐,惟日孜孜,無敢逸豫。
內侍總管王九德小心上前添了第三次茶水後,帝王蕭御章終於放下手中硃筆,淡淡瞥了他一眼:「你可是有話要說?」
「一晚上像瞎了眼的耗子一樣,在朕面前晃來晃去。」
王九德瞧了眼外頭天色,語氣越發恭敬道:「陛下,此時已三更天,陛下該去休息了。」
帝王身材高大,身姿挺拔,線條分明透著幾分冷厲的臉上,有著一股堅毅沉穩的氣勢。
可能因為常年勤勉,少有外出的原因,他膚色偏淺淡,雙唇會不自覺抿著,眉宇間透著說一不二的威嚴。
「有事就說,沒事就滾去外頭伺候。」
王九德這才小心翼翼上前低聲道:「陛下,外頭探子來報,說崔家內宅出了些事兒。」
「不過是些婦人之間上不得台面的小事,奴才怕污了陛下的耳朵。」
蕭御章擺了擺手:「宣進來。」
渾身黑衣的探子,恭敬跪在地上。
黑布之下,他只露出了一雙黑漆漆的眼睛露在外邊。
「得了什麼消息。」蕭御章提筆,慢悠悠在摺子上批了幾個字。
暗探從衣袖中掏出匣子,匣子裡裝著一串羊脂玉佛珠。
「這是奴才從沈太夫人小佛堂熏爐里,翻出來的。」
暗探跪在地上,把這一兩日來裴、沈、崔三家發生的事,仔仔細細說了一遍。
蕭御章聞言,丟了手中硃筆,霎時筆尖上沾染的硃砂濺了出來,落在地板的青磚上,像飛濺的血珠子。
帝王緩緩往前走了一步。
他步伐邁得不大,卻十分的穩,一身明黃色常服,不見任何肅殺。
卻壓得地上跪著的暗探背脊生出冷汗來,低垂著頭顱,渾身僵硬。
「王九德。」
「奴才在。」內侍總管王九德趕忙小跑著上前,雙手接過暗探手中托著的檀木小匣子,細細檢查一番,才恭敬遞到帝王眼前。
是一串本該精緻無比的羊脂玉佛珠,因為被炭火灼燒過的原因,大部分珠子都泛著密密麻麻蛛網一樣的裂紋,沾了炭灰,基本瞧不清本來的模樣。
蕭御章把珠子湊近燭火細細打量,發現其中一顆佛珠上模模糊糊能看清,用楷書雕刻了個不過是比芝麻大一點的「珍」字。
「這沈家送給崔家孫媳的?」
「倒是有些意思。」蕭御章唇角彎著一抹笑,指腹輕捻著佛珠上的刻痕。
「陛下,是否需要派人去沈家一趟。」王九德托著匣子,小心問。
蕭御章眉心皺得極深,伸手用指節輕輕敲了敲身側的書案。
他揮手讓暗探退下,把指尖捻著的羊脂玉佛珠,隨意丟到王九德雙手掌心托著的匣子中。
「不必讓沈家人進宮。」
「既然裴家願意忍下這口氣,就裴家忍著。」
「至於沈家大姑娘和崔家以及裴家之間的官司。」
蕭御章忽然深深抿了下唇,那張看不出喜怒的面龐嘲諷一閃而過。
他朝太監總管王九德吩咐:「磨墨。」
「朕要下兩道聖旨。」
「是,奴才這就來。」王九德收了匣子,恭敬走到書桌前。
不同於汴京皇宮裡的燈火昏黃,驚仙苑外院書房,只餘一盞豆大燭火。
裴硯高挑挺拔的身影,站在陰影交錯的燭火後方。
「佛珠送出去了?」
裴硯聲音很低,幾乎微不可聞。
黑暗中有個極為恭敬的聲音回復道:「是的,主子。」
「東西已經按照主子的要求,送到陛下眼前。」
過了好久,裴硯才淡淡扯了下唇,他冷白指尖從那火舌上滑過,漆眸里藏著令人心驚的難辨情緒。
「過些時日我不在京中。」
「沈家若有異動,你匯報至山蒼,由他全權處置。」裴硯沉默許久才出聲淡淡吩咐。
「是。」黑夜中聲音說道。
天穹烏雲翻湧,不見半絲月輝。
裴硯離開外院書房後,他連燈籠都不打,獨自一人慢悠悠穿過廊廡,走到驚仙苑主臥前。
四下守著的丫鬟婆子見他回來,趕忙躬身行禮,再恭敬退了下去。
裴硯掌心落在房門上,微微用力,推門而入。
屋子裡靜悄悄的,隱隱約約的燭光從室內透了出來,裴硯下意識放輕步伐,慢慢走到榻前。
林驚枝睡得很熟,巴掌大的小臉如同染了胭脂,唇還有些許紅腫,烏髮撒在攢金絲彈花軟枕上,手腕內側有一點紅紅的,他之前咬下的齒痕。
望著那齒痕,裴硯眼中含著的戾色,一下子軟了下來。
他先去耳房沐浴,確定身上沒有任何血腥味後,才在林驚枝身旁輕輕躺下。
可能是剛洗過冷水澡的原因,身上帶著些許涼意,林驚枝渾身一顫,迷迷糊糊就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