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走出段溫暫時占據的郭融宮殿,看著路上來去匆匆的小吏,王賓的表情越發複雜。

  早些年間,段溫麾下接手攻下的城池就有一套大略的章程,如今這套流程越發細化,瞧瞧那連殘弱老幼都要照料到的細則,那章程是誰提出的不言而喻。因為都是照章辦事、遇到的問題也多有前例可循,這會兒來去的小吏忙是忙了些,但是並沒有亂象。

  而這些人多半是從燕王妃所辦學堂考核選出的人,天然就承了王妃的一份恩情。

  回想著方才議事堂出來時看見的那一幕,王賓只能嘆,這位王妃雖沒有天下師之名,但卻幾乎有了天下師之實。

  再想想對方在軍中的聲望,王賓都要心中一凜、忍不住打個哆嗦了。

  他該慶幸這位王妃是個重感情,又沒有野心的嗎?

  但是重感情啊……

  當年李伯奕的事,多虧了主公後來沒了找麻煩的興致,於植又動手利落,主公總算沒有親自牽扯到對方的死上,不然這會兒費心掩蓋痕跡的事又要多一件。

  在這一連串憂心之下,總算能讓王賓稍感安慰些的,只能是世子的存在。

  王賓見過那孩子,老師稱不上,但對對方確實也有那麼點教導之誼。

  那孩子不像他父親一樣是個天生的殺神,也沒有母親那樣才華橫溢,但是秉性純良溫厚這一點倒是有點像是王妃。

  這就很好了,他父親馬上得天下,下一代該是一個守成的仁厚之主。

  應該說就算世子心性上有什麼瑕疵,有這麼一個孩子的存在,便足以讓許多人覺得安心。

  王賓有時候會嘆息王妃竟生為女子之身,明明如此才華,早些年卻只有些閨中美譽,但是有的時候又不得不慶幸對方生為女子,若非是夫妻這般世間最特別的聯繫,對方有如此聲望,早就因為威脅到主公而被殺了。

  思及此處,王賓不由出聲感慨:「咱們的王妃,真是個奇人啊。」

  他甚至沒法用「奇女子」來概括對方,這樣的才能已經無關乎性別了。

  旁邊的趙茂看了人一眼,在心裡默默糾正:是「天上人」才對。

  趙茂是極少數的知道當年內情的人,畢竟那時候段溫手下的人有限,尋訪方術之士的舉動很難瞞過心腹下屬。而且和段溫接觸的時間久了,總能察覺到一些異樣,他甚至和「那位」有過對話。這事情雖然有些神異,但借著蛛絲馬跡總能做出些推測,連「那位」的突然離去也是。

  後來段溫突然從京城帶回來一位「夫人」,趙茂就有猜測了。

  在這位「夫人」接手了那些作坊之後,他就更是肯定。只是「夫人」似乎不記得過往了。

  其實當年沮陽一役之後,趙茂和主公的衝突並非是傳言中的那般因為作坊之事,那些只是小節而已,並不影響大局。

  他是覺得主公殺孽太重,才終於失去了「仙人眷顧」。

  這般直言的後果也並非罰俸半年、受了冷落那麼簡單,他差點命喪當場,後足足養了半年傷。

  而段溫那會兒陰鷙的神情,趙茂確信對方是一定動了殺心的。

  但趙茂卻沒有後悔出言,因為那會兒的段溫都瘋到了想要用整個沮陽城來做祭品的,他想屠城。

  名為「祭祀」,實為「逼迫」。

  但是天上的仙人怎麼會受凡間生靈逼迫?主公那才是絕了後路的舉動。

  ……

  這會兒趙茂倒是聽出了王賓那感慨下隱約的憂慮,他也能猜到對方所想,倒是開口勸了句,「王妃仁慈,不願見百姓受苦,又怎會因一己私慾,讓天下再生亂局?弘文不必過於擔心。」

  那本是天上人,怎會貪戀人間權勢?

  趙茂擔心從來不是王妃,反而是段溫這個主公。

  沮陽之後,段溫殺了多少人他是親眼見過的,對方甚至瘋到想要犧牲一整個城的人命。

  趙茂不知最後到底是什麼安定了段溫的情緒,一直到六年前段溫從京城帶回「夫人」,趙茂才猜到些內情:大抵是有什麼緣故,讓主公知道了會有重逢之日。

  但是這位王妃還會離開嗎?

  趙茂不清楚。

  當年段溫已經發過一次瘋了,若是再來一次,只會更過。畢竟仙人落入凡塵,不再是那般無形無質的虛影,而是切實存在這個世上,能被擁入懷中的真真正正的人,有了這般經歷,若是王妃再一次憑空消失,對主公來說,才更不能忍受。

  這時候的段溫早就不是占據邊關數個城池少年將領了,他是雄踞一方的霸主,有那個能力將這個好不容易顯露大定之勢的天下再次攪得天翻地覆、血流漂櫓。

  趙茂只想想,就忍不住心生憂懼。

  而在趙茂的旁邊,王賓也並沒有因為前者的勸慰生出絲毫開解:他們擔心的根本不是一件事!!

  王賓聽出了趙茂在勸他不用擔心王妃因為聲望過盛而奪.權的問題,只是他雖有這方面的憂慮,但這在他的諸多擔憂中只占很小一部分。

  趙茂的性子正,主公有些事情雖然沒有刻意迴避,但也很少主動跟他說。

  王賓總不能告訴對方,這位謝娘子原先有一位兩心相屬的情郎,主公橫插了一腳、拆散了鴛鴦不說,還臨摹捏造了一封假信,讓謝娘子對情郎徹底死了心,又故意放出消息,讓那個倒霉蛋在回京的路上被仇家報復身亡,他自己則是玩了一出苦肉計,在美人心如死灰的時候、趁虛而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