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頁
「二皇子去了長樂宮。」 木檀找了一圈也沒尋見人,還是問了慣常在他身邊的奴才才知道。
「他去長樂宮做什麼!你親自去,快將人接回來!」 明丹姝大驚,皇后天天魂不守宅,可別鬧出什麼亂子來!
「回主子,二皇子臨走前吩咐隨從留話給您,這些日子他要宿在長樂宮,讓您不必惦記。」
明丹姝心驀地沉了下去,這孩子性子敏感她最知道…
「木檀,方才我與德妃說的話,可是讓理兒聽見了?」
作者有話說:
第90章 事發
自從六部查審後, 徐府便日漸衰落之象,前呼後擁的僕役府丁一概都散了去,只留了從前的老人在府服侍。徐鴻雖還在戶部尚書的位子上, 卻像受了打擊似的一蹶不振, 既不上朝也不到衙門交際,閉門謝客…
「明繼臻回京了,他如今是大齊百姓心中的英雄。」 徐鴻又提著食盒往密室去看劉桑苓,從容雋雅並無半點落敗的狼狽。
也習慣了她少言寡語,從衣袖裡摸出一沓紙,張張展開囑咐她道:「這是我這些年攢下的家私, 房宅田地我都變賣成了銀票,零零總總加起來有五百萬兩,足夠你下半輩子衣食無憂。」
劉桑苓聽他的話像是在交代後事, 想起京中近來發生的事, 預感不好。
外面有敲門的動靜, 徐鴻極是溫柔小意地抱了抱她,出去開門…
徐知儒跟在他後面進來, 見到她也不意外,隨手翻了翻桌上的銀票,坐在一旁好整以暇等著下文。
「你娘在這的事,我從來沒刻意瞞你, 你是個聰明孩子,過去的事想必你都知道得差不多了。」
徐鴻一直都知道徐知儒會偷偷往來書房密室,一直不戳破是因為他的目的從來都不是讓桑苓與世隔絕,只是希望她別逃, 待在自己身邊…
一樣接一樣地從食盒裡拿出菜餚, 獻寶似的生怕被拒絕, 心滿意足道:「今日,咱們一家人好好吃頓飯。」
「今兒是吹得哪陣風?」 徐知儒也入座,先給他娘盛了碗湯,自己則斟滿了酒碰了碰徐鴻的酒盞,挑眉:「父親打算如何懲治兒子這個叛徒?」
「你是我的兒子,哪有父親和孩子置氣的道理。」 徐鴻笑著應下,一飲而盡。
徐知儒與明丹姝裡應外合對季家做的事他並非不知道,不管,只是不在乎罷了!
「皇上如今是忌憚明家做大,才暫且放過徐家用以制衡…可懸在徐家頭頂上的這柄刀,早晚是會落下來的。」
他拍了拍徐知儒的肩膀,越發覺得他與自己年輕時意氣風發的樣子,自己雙手血污,看到正直磊落的兒子卻只有欣慰:「你帶著你娘,找個沒人認識的地方好好過日子。」
「你要自首?不會吧。」 徐知儒對於徐鴻這個生父的態度向來都很複雜,有失望、鄙視、憎惡,亦有憐憫、困惑和壓在心底不屑一顧的孺慕之情…
「如今看來,明家越得勢,徐家越安全。」 他說這話時,流露出自己都未察覺的勸慰擔心,到底是有多年養育之恩的生父,怎會不心軟?
如今皇上已下旨為明家正名,徐家也安然無恙,於他而言…似乎是最好的結果。
「你這時候自投羅網,何必呢。」
「呵呵…到底是我的兒子。」 徐鴻瞭然,他嘴硬心軟,隨他娘。
他這後半生只為了一人而活,與其惶惶不可終日等著皇上舉起屠刀,不如他主動些,了算舊帳!
一頓飯各人不過三兩口,默默無言用完…
他看著劉桑苓終於起身要走,忽然抬手又拉住,神情裡帶著孤注一擲的偏執,長長地嘆了口氣:「這輩子奸人作祟,不能與你名正言順地與你做夫妻,下輩子…」
「別見了。」 劉桑苓目光停在他手上須臾,然後拂開,聲音細若蚊蠅:「下輩子別見了。」
他也曾是建功立業的好兒郎,卻因為這段私情一錯再錯,枉送了多少無辜之人的性命。
「老爺,酉時三刻了,該進宮了。」 徐鴻站在門口看著馬車漸行漸遠,管家在一旁提醒。
為慶賀西北軍大勝歸朝,宮中太極殿大宴群臣,祁鈺站在觀星台城樓上看著宮門前往來富貴如織,一派昇平氣象,心中的喜悅卻不踏實…
明繼臻如今熾手可熱,剛一下馬便被絡繹不絕的奉承簇擁,這情景實在很難讓他做到心無芥蒂!
何其諷刺,此前他所為種種都是想用明家解決世家,可如今他手裡握著徐家和皇后的把柄卻遲遲不發落,反而用以壓制明家起勢…
「秦瞞,走,去長樂宮。」 就算他心儀明丹姝,也少不得在這時候給皇后些體面。
長樂宮裡,皇后正親力親為替祁理穿衣裳,聽見動靜,轉臉,素麵朝天笑盈盈還真有些賢妻良母的樣子。
「臣妾給皇上請安,皇上怎麼這時候來了?」
「朕來接你同去太極殿。」
「臣妾謝皇上。」 皇后顯然受寵若驚,手足無措地摸了摸還未攏起的長髮,討好:「勞煩皇上且等等,臣妾去梳妝,馬上就好。」
又推了推二皇子,哄道:「理兒,還不快去陪你父皇說說話!」
「兒臣給父皇請安。」祁理見了禮,規規矩矩坐在一旁。
「不好好在景福宮呆著,怎麼跑到這了?」 祁鈺早就聽說他這些日都宿在長樂宮,只當他是小孩子鬧彆扭,也沒放在心上。
「他去長樂宮做什麼!你親自去,快將人接回來!」 明丹姝大驚,皇后天天魂不守宅,可別鬧出什麼亂子來!
「回主子,二皇子臨走前吩咐隨從留話給您,這些日子他要宿在長樂宮,讓您不必惦記。」
明丹姝心驀地沉了下去,這孩子性子敏感她最知道…
「木檀,方才我與德妃說的話,可是讓理兒聽見了?」
作者有話說:
第90章 事發
自從六部查審後, 徐府便日漸衰落之象,前呼後擁的僕役府丁一概都散了去,只留了從前的老人在府服侍。徐鴻雖還在戶部尚書的位子上, 卻像受了打擊似的一蹶不振, 既不上朝也不到衙門交際,閉門謝客…
「明繼臻回京了,他如今是大齊百姓心中的英雄。」 徐鴻又提著食盒往密室去看劉桑苓,從容雋雅並無半點落敗的狼狽。
也習慣了她少言寡語,從衣袖裡摸出一沓紙,張張展開囑咐她道:「這是我這些年攢下的家私, 房宅田地我都變賣成了銀票,零零總總加起來有五百萬兩,足夠你下半輩子衣食無憂。」
劉桑苓聽他的話像是在交代後事, 想起京中近來發生的事, 預感不好。
外面有敲門的動靜, 徐鴻極是溫柔小意地抱了抱她,出去開門…
徐知儒跟在他後面進來, 見到她也不意外,隨手翻了翻桌上的銀票,坐在一旁好整以暇等著下文。
「你娘在這的事,我從來沒刻意瞞你, 你是個聰明孩子,過去的事想必你都知道得差不多了。」
徐鴻一直都知道徐知儒會偷偷往來書房密室,一直不戳破是因為他的目的從來都不是讓桑苓與世隔絕,只是希望她別逃, 待在自己身邊…
一樣接一樣地從食盒裡拿出菜餚, 獻寶似的生怕被拒絕, 心滿意足道:「今日,咱們一家人好好吃頓飯。」
「今兒是吹得哪陣風?」 徐知儒也入座,先給他娘盛了碗湯,自己則斟滿了酒碰了碰徐鴻的酒盞,挑眉:「父親打算如何懲治兒子這個叛徒?」
「你是我的兒子,哪有父親和孩子置氣的道理。」 徐鴻笑著應下,一飲而盡。
徐知儒與明丹姝裡應外合對季家做的事他並非不知道,不管,只是不在乎罷了!
「皇上如今是忌憚明家做大,才暫且放過徐家用以制衡…可懸在徐家頭頂上的這柄刀,早晚是會落下來的。」
他拍了拍徐知儒的肩膀,越發覺得他與自己年輕時意氣風發的樣子,自己雙手血污,看到正直磊落的兒子卻只有欣慰:「你帶著你娘,找個沒人認識的地方好好過日子。」
「你要自首?不會吧。」 徐知儒對於徐鴻這個生父的態度向來都很複雜,有失望、鄙視、憎惡,亦有憐憫、困惑和壓在心底不屑一顧的孺慕之情…
「如今看來,明家越得勢,徐家越安全。」 他說這話時,流露出自己都未察覺的勸慰擔心,到底是有多年養育之恩的生父,怎會不心軟?
如今皇上已下旨為明家正名,徐家也安然無恙,於他而言…似乎是最好的結果。
「你這時候自投羅網,何必呢。」
「呵呵…到底是我的兒子。」 徐鴻瞭然,他嘴硬心軟,隨他娘。
他這後半生只為了一人而活,與其惶惶不可終日等著皇上舉起屠刀,不如他主動些,了算舊帳!
一頓飯各人不過三兩口,默默無言用完…
他看著劉桑苓終於起身要走,忽然抬手又拉住,神情裡帶著孤注一擲的偏執,長長地嘆了口氣:「這輩子奸人作祟,不能與你名正言順地與你做夫妻,下輩子…」
「別見了。」 劉桑苓目光停在他手上須臾,然後拂開,聲音細若蚊蠅:「下輩子別見了。」
他也曾是建功立業的好兒郎,卻因為這段私情一錯再錯,枉送了多少無辜之人的性命。
「老爺,酉時三刻了,該進宮了。」 徐鴻站在門口看著馬車漸行漸遠,管家在一旁提醒。
為慶賀西北軍大勝歸朝,宮中太極殿大宴群臣,祁鈺站在觀星台城樓上看著宮門前往來富貴如織,一派昇平氣象,心中的喜悅卻不踏實…
明繼臻如今熾手可熱,剛一下馬便被絡繹不絕的奉承簇擁,這情景實在很難讓他做到心無芥蒂!
何其諷刺,此前他所為種種都是想用明家解決世家,可如今他手裡握著徐家和皇后的把柄卻遲遲不發落,反而用以壓制明家起勢…
「秦瞞,走,去長樂宮。」 就算他心儀明丹姝,也少不得在這時候給皇后些體面。
長樂宮裡,皇后正親力親為替祁理穿衣裳,聽見動靜,轉臉,素麵朝天笑盈盈還真有些賢妻良母的樣子。
「臣妾給皇上請安,皇上怎麼這時候來了?」
「朕來接你同去太極殿。」
「臣妾謝皇上。」 皇后顯然受寵若驚,手足無措地摸了摸還未攏起的長髮,討好:「勞煩皇上且等等,臣妾去梳妝,馬上就好。」
又推了推二皇子,哄道:「理兒,還不快去陪你父皇說說話!」
「兒臣給父皇請安。」祁理見了禮,規規矩矩坐在一旁。
「不好好在景福宮呆著,怎麼跑到這了?」 祁鈺早就聽說他這些日都宿在長樂宮,只當他是小孩子鬧彆扭,也沒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