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萬物集團賺的錢,其實只是向很多人收了一些通往美好生活的門票。他們不需要付出太多的代價,只要相信萬物集團,就一定會被萬物集團帶去美好的未來。」

  ——————

  月牙兒聽完陶嬌杏的這一席話後,沒完全信,畢竟她研究了好幾年的西方經濟學,如果被陶嬌杏的三言兩語就給顛覆了,那說明她這麼多年都白費了。

  她堅信自己學到的西方經濟學是有用的,因為西方經濟學能解釋市場中幾乎百分之九十九的問題。

  相比起西方經濟學範疇里的企業集團,萬物集團就像是一個異軍突起的另類,月牙兒決定好好挖掘挖掘,要麼重建一套東方經濟學理論體系,要麼去用自己研究出來的東西去完善西方經濟學,她想向她的導師一樣,爭取拿下諾貝爾經濟學獎。

  作者有話說:

  答辯結束啦,學生生涯告一段落,喝了兩天的酒,整個人渾渾噩噩,今天開始重建生活的秩序,給大家道個歉,晚安啦。

  第108章 終章4

  月牙兒想研究明白的那點兒東西, 陶嬌杏心裡其實早就有了答案。

  在她研究『東北牧場』該怎麼管理、怎麼朝著『萬物集團』轉化、怎麼讓『萬物集團』健康長久地發展下去時,她就已經把月牙兒死磕過的那些國內外的經典經濟學書籍和論著都看了一遍,最終憑藉研究區的強大能力, 找到了一條健康發展的道路。

  讓陶嬌杏覺得遺憾的是, 明明經濟學健康發展的道路就藏在萬物集團的宏觀管理中, 卻遲遲沒有研究人員願意來仔細分析分析萬物集團的運作模式。

  不僅沒有國外的專家來,那些本可以『近水樓台先得月』的國內經濟學家也沒有注意到。

  幸運的是, 月牙兒注意到了。

  大概是獲取到了陶嬌杏贈予她的禮物, 如果月牙兒能把『萬物集團』管理運作中深藏的玄機都一點點挖掘破解出來,按照現今學術界的規則一點點發表出去, 說不定真會影響世界, 『東方經濟學』真會誕生於她的筆下。

  陶嬌杏本可以自己發表的,但一來她不想太張揚, 二來她不太習慣學術界那一套反覆研究論證的流程,索性就悶聲把事情做了。

  她並不需要在經濟學上大放異彩,索性將這份榮譽裝進『寶箱』里, 留給願意細心觀察、潛心挖掘的人。

  而且陶嬌杏心裡也很清楚,科學研究與文明進化, 都容不得半點的揠苗助長。若是拔得太快, 可能會產生難以估量的負面影響,就好比一棟樓蓋了三層之後,用泡沫蓋了四層, 然後再蓋五層與六層, 這棟樓遲早會有坍塌的那一天。

  ——————

  由著月牙兒帶著詹姆斯在萬物集團里四處調研, 陶嬌杏開始忙活自己的事兒——資源循環利用。

  如今的萬物集團已然發展成為了觸角伸向全國各地、伸入各行各業的龐然大物, 背後還有著雄厚的資金支持, 想要做點事情並不算難。

  陶嬌杏著手在各地建起了資源回收利用分級制度, 直接將那些已經使用過的資源分好等級,並且為每個等級都給出了標價,從各地的分站將資源評估回收,然後匯總到各省至少一處的綜合分類轉運點,按照不同的資源類別,送往分布在全國各地的二次加工廠。

  尤其是用一點少一點的金屬資源、會為自然環境帶來巨大負面影響的塑料資源、以及需要砍樹伐木才能加工成為的紙張資源。

  喜馬拉雅大學在陶嬌杏的資助下發明出了一種『柔性電子紙』,這種柔性電子紙與常規的紙張質感相同,類似於一個本子的厚度,裡面內嵌了處理晶片與信號晶片,只要通上電,就可以完整地模擬成書本來用,與之配套的筆還能在紙本上寫寫畫畫。

  與常規本子不同的是,這種本子寫完一頁便能點擊保存,還可以直接通過互聯的信號網絡將作業發送給合作夥伴,供合作夥伴閱覽與批改。

  這種柔性電子紙一出,萬物集團內部便推行起了無紙化辦公,將各種需要紙張的業務全部都濃縮到了『柔性電子紙』中,搭配上萬物集團的垂向管理模式,不同員工、不同層級之間的任務交接與合作迅速變得方便快捷起來,各類文件的匯總與存儲也都方便了許多。

  單單是萬物集團內部一年的紙張使用量,就能耗費將近兩千畝的樹林,十年呢?二十年呢?

  將這種『柔性電子紙』推廣到其它行業、其它公司呢?推廣到醫院、檔案館、學校呢?

  一年能節省多少的木材資源?能節省多大的綠化面積?

  『柔性電子紙』只是陶嬌杏那《資源回收利用計劃》中的一環,還有電子卡券,與個人的生物學特徵相綁定,只要帶著電子卡證,便能滿足基本的日常設備使用與授權、購物消費、儲蓄存款等的需求,省去了諸多的中間環節。

  ——————

  萬物集團借著改革開放的東風一舉發展起來,短短三十年間就成為了國際資產巨擘,原先位列輕工業梯隊的萬物集團還無法同那些老牌石油家族一較高下,只是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

  可是萬物集團拿出了可控核聚變發電裝置,並在社會的各個領域進行了布局,一舉將石油、煤炭、天然氣這些化石能源在人類生產生活中的必要性打了個骨折,可控核聚變帶來的廉價電能刺-激社會進行了新一輪地蓬勃發展,而萬物集團也順利實現了對那些老牌石油家族的趕超,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國際一流。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