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一輪訪問, 足足耗費了一個半月的時間。

  結束對『國防七子』的訪問後,陶嬌杏回到大-連就『閉關』了。

  不只是萬物集團的人在猜陶嬌杏打算憋個什麼大招,社會面的人也在猜,國-家高層在猜,連一些滲透進來的反動分子也在猜……

  真相是,陶嬌杏窩在家裡梳理自己從『國防七子』圖書館中拓印到的書籍。

  這些書籍都是妥妥的科學理論知識,小廟派不上什麼用場,全部的研究壓力都給到了作坊這邊。

  單單是吸收作坊里總結出來的知識,陶嬌杏都花了將近兩個月的時間。

  陶嬌杏打算閉關三個月,湊個『一季度』的整,又斥巨資從交易區里買了不少高精尖的武-器,放到研究區里開始推演完善這些武-器中暗藏著的玄機與技術。

  等閉關三個月的時間一到,陶嬌杏便去了東方藥業。

  在最高層次的技術研討會議上,宣布了接下來的藥材採購計劃以及『啟用』了一些作為最高級別機密封存的藥方與藥物萃取合成工藝。

  親眼看著東方藥業把她的安排落實執行下去後,順帶著開除了幾位幹活不積極、整天摸魚的問題員工,陶嬌杏這才往首都去,以東方重工的名義拜訪國防部。

  ——————

  陶嬌杏也知道她拜訪『國防七子』的事情引來的關注度很高,外界好多人都在猜東方重工是不是打算改行走軍工方向,去造堅船利炮了。

  她『閉關不出』的那三個月時間,更是被認為是東方重工最高層決策人關於東方重工發展方向的艱難選擇期。

  陶嬌杏打算做的事情,哪能讓其它人知道?

  她便採取了虛晃一槍的方式,玩了一招虛虛實實的套路,出關之後連東方重工都沒有,而是直接紮根在東方藥業,在東方藥業推動了一次大規模的改革。

  改革的結果就是,大-連市經濟開發區內東方藥業的生產製造園區直接擴建為原先的十六倍規模。

  似乎陶嬌杏閉關不出的目的水落石出了……原來陶嬌杏閉關是為了改革東方藥業,同東方重工沒多大聯繫!

  一時間,不知道多少方明里暗裡的勢力鬆了一口氣。

  全球範圍內那些與東方藥業規模差不多的藥企藥廠,甚至是規模比東方藥業更大的老牌藥廠卻是感受到了透徹骨髓的寒意。

  一個東方藥業就夠大家頭疼了,好似是沖入羊群中的豺狼虎豹一般,叫人心生畏懼與恐怖。

  現在東方藥業直接擴建為原先的十六倍規模,這是打算鬧哪樣?想想東方藥業在全球範圍內占據的市場份額,目前已經占據了百分之四左右,在東亞的影響力最高,但在歐美的影響力還是沒法兒同那些國際老牌藥廠相比的。

  畢竟歐美在百年時間裡形成了頑固的偏見,他們看不起所有東方土地上的人物,他們認為東方就是落後的代名詞,還認為東亞的人民就是病夫。

  可現如今東方藥業突然要擴建規模……如果只是單純地按照比例計算,東方藥業這是打算吞下全球醫藥領域百分之六十四的市場份額。

  這得擠垮多少藥廠?

  這得掀起多麼大的血雨腥風?

  國際範圍內的小規模藥廠立馬風聲鶴唳,人人自危,唯有那些手頭捏著獨家藥物配方或者技術的藥企藥廠會輕鬆一點,他們相信自己的保密能力,也相信市場對自家生產的藥品的依賴程度,不認為東方藥廠會生產出威脅到自家的藥物來。

  然而,陶嬌杏擴建東方藥廠的規模只有一個——賺錢。

  她要在全球範圍內斂財。

  她想在東方重工內做的事情太燒錢了,必須將萬物集團的所有工廠都運轉起來,才能填滿那個無底洞。

  不過若是真的搭建起這種衛星來,單單是在全球範圍內收衛星通訊的『入網費』,都夠她賺回本金了,說不定還能賺到更多。

  ——————

  陶嬌杏帶著自己閉關時寫的項目方案備案材料去了首都,以東方重工的名義把備案材料交了上去,第二天就接到了國防部大領導姜老的召見。

  陶嬌杏以為只會見到姜老,心裡還沒太多緊張,可當她被姜老的司機接到大會堂時,有些緊張了。

  能進大會堂討論的事兒,會是小事兒?這事兒鬧大發了!

  不過想想她那備案材料中提到的技術路線、技術遠景等,似乎也配得上大會堂。

  陶嬌杏跟著姜老的司機走進大會堂內的一間會議室,裡面坐的人不少了,等陶嬌杏落座之後,整整十四位。

  那位經常出現在報紙中的大領導含笑沖陶嬌杏點點頭,看向姜老,「老薑,這會議就由你來主持吧,我們是過來旁聽的。」

  姜老也不推遲,這是正常流程。

  他把熬了個大夜梳理出來的材料翻了翻,問陶嬌杏,「小陶同志,我就這樣稱呼你了。你交上來的備案材料,我們這些人都已經審讀完了,很有想法。不過在通過審核之前,還需要問你一些問題。」

  「你放心,不是什麼尖銳的問題,畢竟東方重工已經同國防系統合作了很多次,為國-家的國防事業貢獻了很強的力量,我們是一個戰壕內的戰友,不會為難你的,只是想了解一下,你提出這麼個備案材料的目的與動機,還有一些涉及到未來的權柄分配機制的問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