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其它中藥的效果更是另陶嬌杏大開眼界。

  她翻出那本名叫《神農本草經》的古籍來,一一對照著古籍中的介紹,在書中文字的旁側寫下新的註解。

  家裡堆積的書太多了,謝挺又定製了十多個書架都擺不下,多數書都是成摞地放進倉庫里。

  陶嬌杏看著那些蒙塵的書有些心疼,就親自設計了一座占地四畝的圖書館,找村里買下宅基地後,請沈市第三建設隊的人來建設起了獨屬於她的私人藏書館。

  並非所有的書都是好書,質量良莠不齊是常態。

  有些書看著很厚,陶嬌杏都懶得翻開,直接收到研究區里,經過小廟和作坊的精簡處理後,這本書居然只濃縮成了兩頁紙。

  可想而知,這書里的內容到底有多麼差勁,如果不是廢話連篇,那絕對是錯誤累牘。

  像這樣的書籍都沒資格進陶嬌杏的私人藏書館,陶嬌杏看完之後撕下封面留著,餘下的內容就丟到爐子裡燒了。

  這些封面不是留著紀念用的,而是陶嬌杏打算攢一攢,等湊夠一百本書後,回頭整理成一篇《最不推薦的書單》,投稿給百姓日報的。

  她想為那些與她一樣愛好看書的人點亮一盞燈,這種又爛又沒水平的書不值得浪費愛書人的錢和時間。

  作者有話說:

  還會有一更的……抱歉,今天更新得又晚又少,我最近的節奏有些凌亂,急需要重建自己內心的秩序,希望明天會變好,

  第83章 過度捕撈?

  別人看書需要苦哈哈地從頭看到尾, 陶嬌杏不需要,她是直接把手頭攢的同類型的書放到一起,收進研究區里, 等小廟和作坊去蕪存菁、刪繁化簡之後, 直接把知識灌到腦子裡的。

  近百本書里蘊含的知識, 想要完全消化,也就是睡一覺的時間, 而且在一個領域裡看得書越多, 其它書里濃縮出來的知識就越少,而且消化吸收起來也會變簡單, 很多時候喝杯水泡杯茶的工夫, 就琢磨明白書里的意思了。

  很多人聽了許多大道理,依舊過不好一生, 原因無外乎沒有經歷去印證道理。

  陶嬌杏的腦子被強行灌注了這麼多道理之後,再回頭去看那些書,已經能夠辯證地去看待書中的內容了, 是對是錯,心裡也有了一桿秤。

  一直都鹹魚著的她拿起了筆桿子, 陸陸續續給《百姓日報》投了不少稿件。

  陶嬌杏覺得自個兒就是個寫實用文的, 沒什麼風花雪月的氣息,沒學那些作家一樣起各種奇奇怪怪的筆名來附庸風雅,而是大大方方地用上了自己的本名, 還在個人介紹那一欄寫下了自己的真實情況——東北牧場創始人。

  說『陶嬌杏』這個名字可能沒幾個人知道, 一說『東北牧場』, 不知道的人鳳毛麟角。

  有不少人在沒看到陶嬌杏的自我介紹那幾行小字時, 嘴上還說著, 「這都誰啊, 這年頭咋什麼阿貓阿狗都出來推薦書了,真當自己是大學者?」

  在看完自我介紹後,連帶著那張報紙的分量都沉重了許多。

  『東北牧場』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民營企業,其創始人自然是國內頂尖的民營企業家,這樣厲害的人物寫出來的書,能不值得看嗎?

  還有些人天生反骨,陶嬌杏越說不推薦,這些人就越想看看,究竟是什麼樣的書才能讓陶嬌杏登報評論說不值得。

  買回來一看,就仿佛是金裝的盤子裡盛了一坨屎,看完之後得膈應好幾天。

  等過了那陣膈應的勁兒,忍不住拍手誇讚陶嬌杏說的真好,並將陶嬌杏列在《最不推薦書單》上的書全部拉進自己的黑名單。

  而那些被陶嬌杏推薦的書,銷量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躥升了起來。尤其是那些講經濟、講金融、講生意的書,更是被許多人奉為『東北牧場成功的秘訣』,有不少人試圖從那些書里找出有用的隻言片語。

  陶嬌杏一開始是有些不大喜歡看國外的書籍的,因為她只能看得懂法語,而收集回來的書里最多的是英語、還有一些日語、俄語、德語、義大利語、韓語、丹麥語……看到這些書,陶嬌杏才知道自家海外事業部的生意做的有多麼廣。

  等收集回來的中文書籍看完之後,陶嬌杏才去咬牙死磕那些外語書籍。

  再走一遍早些年學法語時的路,靠著可植入智能聽力晶片從頭開始學,慢慢打基礎。

  等她將英語學到不影響閱讀和口語的水平後,便將所有收集到手的英文書籍都歸攏起來,分門別類地開始消化。

  在《人民日報》上停更有段時間的《書單》系列終於復更,為了像讀者們展示那些書的真實魅力與優點,陶嬌杏還會在每本書的介紹語裡簡明扼要地提上幾句書中內容的價值。

  ——————

  風平浪靜的日子一直持續到九二年。

  東北牧場大-連分廠那邊生產的主要是海鮮乾貨這些,用的都是抽真空保鮮包裝。為了讓內地的消費者們不走彎路就品嘗到海鮮的美味,陶嬌杏在設計包裝袋的時候,就設計了一種貼紙,貼紙上寫著幾種簡單易學還美味的烹飪方法,直接貼在了真空包裝袋上。

  貼紙上的內容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試錯門檻,讓內地那些很少吃魚蝦的老百姓都知道這些東西該怎麼吃,不至於買回家後像是貓吃刺蝟一樣無從下嘴。

  大-連分廠的生意一點點向內地擴張,等到九二年時,已經擴張到了內地絕大多數城市,大-連周邊的漁獲都無法滿足大-連分廠的需求,好在周邊縣市的漁民都知道東北牧場大-連分廠這邊一直都收漁獲,給的價錢也公道,還不會無緣無故地剋扣錢,寧願跑遠一點也會到東北牧場大-連分廠來售賣漁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