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作者有話說:

  今天還有一更,正在加足馬力寫。

  第75章 吃好睡好

  不管是天然的海港條件, 還是靠海吃海的漁獲,大-連都不輸沈市,然而靠海的地理位置也決定了它的短板——安全性略低, 當年被八嘎國侵略占據過, 遠不如沈市的安全性高。

  當初確定沈市為遼東省省會的時候, 也有這樣的考量。

  不過隨著華夏的發展,雖然海-軍實力尚未提升上來, 但陸-軍已經將整個渤海灣布置了個水泄不通, 就是盯著八嘎國蠢蠢欲動死灰復燃。

  如今的大-連已經不再需要為安全而擔憂了,只是受制於歷史遺留問題而獲得的資源略遜於沈市。

  大-連來的考察團心裡拎得很清楚, 只要從東北牧場挖走一個牆角過去, 日後政策上多讓讓利,就如同是種下一顆果樹種子之後勤澆水施肥, 果樹肯定會有長大的一天。

  瞧瞧東北牧場在沈市的發展速度,一個廠變成兩個廠,兩個廠變成一個產業群, 這才過去多久?就已經變成了沈市的經濟支柱。

  大-連有耐心等東北牧場慢慢成長起來。

  趁現在其他地方還沒有揮動挖牆角的鋤頭,自家近水樓台先得月, 必須得先動起來。

  訪問團的負責人開始擺條件『利誘』陶嬌杏。

  「陶老闆真的不妨考慮考慮我們打臉, 我們同沈市相比,優點也不少,比如海運港口, 比如能給讓出更多的稅收優惠空間, 而且我們還有共和國長子的工業嫡系血脈——濱海理工大學子坐鎮。」

  「如果東北牧場願意到大-連來發展, 濱海理工大學可以同東北牧場展開更深入的交流合作, 咱理工大的師生在研究方面的能力, 就算不能同清北比, 但也差不了太多,當初是怎麼撐起共和國長子工業科技脊樑的,往後就能怎麼撐住東北牧場的工業科技需求,您看呢?」

  「稅收方面,我們也可以適當地讓利,肯定會比沈市給出的條件更好更優惠,按照我們的想法,是設置規模門檻,普通辦廠規模,就會比沈市給出的條件更優惠,規模越大,給出的優惠空間自然也就越大……」

  「此外,當初鬼-子們占據大-連的時候,建了不少洋房,臨著海,風景挺好,算是一個園區,只是一直被廢棄著,拾掇拾掇就能用。要是陶老闆來,我們可以把那個園區以及周邊的土地,全都以最低的價格來給陶老闆開發,不限制居住還是工業建設。」

  陶嬌杏都懷疑這考察團來之前是不是專門調查過她,不然怎麼開出來的條件總能戳到她的心裡去?

  濱海理工大學師資力量雄厚,比沈市大學以及沈市農業學院都要強出不少,尤其是理工科。

  還有就是沿海的那一片土地,如果真的開發出來,利用價值肯定不低,靠海吃海,單單是從漁民手裡收購海產品,然後銷往內陸城市,就絕對不會少賺。

  此外還有那大-連港,也是得天獨厚的優勢之一。

  上-海之所以能發展得那麼好,不就是因為上-海港率先發展了起來?當然,上-海港的位置也要遠勝於大-連港,還靠著已經發展起來的香江。

  陶嬌杏心裡的算盤打了幾輪兒,點頭道:「我很希望能將東北牧場的根系扎進大-連那片沃土,也很期待在海邊干一番大事業。不過是將眼下的那個產業遷移過去,還是異地辦廠,逐漸將生產重心轉移去那邊,還得仔細商榷。」

  「給我幾個月的時間,待我擬好方案和計劃書之後,再去大-連登門擺放,屆時還希望各位領導多多行些方便。」

  考察團自然不會拒絕,他們等的就是陶嬌杏的這個承諾。

  招商引資項目的落實,動輒就是三五年,長的話一二十年都有可能,他們只盼著陶嬌杏的動作能夠快一些,一兩年內就在大-連辦起民營工廠來,但也不強求立竿見影地看到結果。

  ——————

  送走大-連來的考察團,陶嬌杏立馬就著手規劃了起來。

  養牛場和奶粉廠都已經走上了正軌,國內市場也逐漸飽和,暫時沒有擴大規模的必要。

  日化廠已經紮根在沈市,方方面面的渠道都已經埋下,不宜在大動干戈,而且只要日化廠在沈市,她在沈市行走、在遼東省內,都算是有一點點影響力的,這影響力是拿稅收、工人就業等置換來的,也不能隨意挪動。

  剩下的就是剛剛運轉起來的啤酒廠里。

  特級精釀啤酒目前還主要是給部隊做特-供訂單,受到原料小麥的限制,根本無法擴大生產規模,再去大-連辦廠也解決不了原料緊缺的問題,總不能去海灘上種小麥。

  最後就是用於發酵生產日化廠原料的工廠,目前的需求量不高,三五個人就夠用了,也沒必要擴充那麼多。

  而且這個原料工廠也不宜離沈市太遠,留在琥牢山下剛剛好。

  陶嬌杏思來想去,愣是一個合適的砝碼都拿不出手,只能重開一張『新牌』。

  可是該插一腳到什麼行業呢?

  陶嬌杏最先想到的是迦樓集團曾經提點過的製藥行業,可製藥行業不比護膚品行業『安全』,護膚品就算用錯了,頂多是臉上長些痘,脫一層皮,不會出現太嚴重的事故,製藥行業若是出了什麼問題,很可能就是要人命的大問題,那可是得承擔責任的。

  製藥行業在陶嬌杏心裡閃現了一下,然後就消失了個無影無蹤。倒是它留下的尾巴,被陶嬌杏抓住了,還醞釀出了靈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