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陶嬌杏在確定沈市的護膚品工廠生產時需要的原料全部都能從交易區買到之後,心裡就不慌了,她叮囑宋紅琴說,「原料的事情,你暫時不用擔心,我在海外還有一些關係,國內實在買不到的話,去海外也能買到,甚至能買到更好的來。」

  「我先同海外的朋友磨一磨關係,看能不能不僅買原料,也連設備和技術方法一併買回來。你也去做點事,一是同沈市的國資委聯繫,我們還要再擴張。」

  「按照現有的護膚品工廠的六倍面積大小申請批地,就說是打算打造一個從基礎化工原料生產,到工業產品生產,再到包裝產品的生產,整個產業的上游、中游、下游全部覆蓋的產業群。」

  「發生了這檔子事兒,我覺得原材料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好,原本想著大家一起賺錢,可想不到原料廠會掉鏈子……他們能掉鏈子,我們可不能。我們掉鏈子得損失多少錢?單單是賠給梵寶格的違約金就得一大筆。」

  「另外,你去繞過迦樓集團,直接同那些原料廠打聽打聽消息,看看他們是遇到了什麼問題?面臨什麼難關?為什麼原先一直都能保證供應的原料,現在突然就生產不出來了。」

  「記得給他們帶句話,就說如果他們解決不了原料供應保障的問題,往後就不合作了,我們寧肯自己建原料生產工廠也不會放任這麼大的不確定性存在。」

  陶嬌杏同宋紅琴說的時候,很多話都是話趕話地就說出來了,自個兒原先都沒往那麼深入地去想。

  心裡一琢磨,陶嬌杏臉上的冷意濃郁了不少。

  「迦樓啊迦樓,裴揚啊裴揚,希望是我陶嬌杏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如果真是你們打算卡我的原料,故意給我們使絆子,那就別怪我們不僅合作繼續不下去,還會徹底朋友變勁敵了。」

  ——————

  迦樓集團用的日化原料也不全都是他們自個兒生產的,好多都是同其它工廠購買到的。

  宋紅琴在迦樓集團工作了許多年,手頭積攢了不少的人脈,這會兒有意地去打聽了一下,都沒怎麼費力,就打聽到了真相。

  「啊?我們廠子好好的啊!是迦樓集團突然說要砍一些訂單,逼得我們得給工人放假停工……我們剛剛還開會討論,是不是迦樓集團遇到了什麼問題和難關之類的,琢磨我們廠子該怎麼渡過難關呢。」

  「往後也不能所有雞蛋都放到一個籃子裡頭去了,不然萬一出點啥事,那可就真的是啥都剩不下,風險太大了。」

  宋紅琴又不是職場小白,一聽這完全與迦樓集團原料部的人對不上的話,就猜中了暗中使絆子的人是誰,儘管她不願意接受這個結果,可結果就擺在面前,猙獰而殘忍。

  原料廠那人無意識中說的一些話也讓她看清了很多問題——不能把所有的雞蛋都放到同一個籃子裡,那樣的風險太高。

  作者有話說:

  這個是補昨天的第二更,我還差一更TAT,醒來抽摸魚的空接著碼

  第73章 反擊

  陶嬌杏安排宋紅琴去繞過迦樓集團同那些原料廠談訂單的時候, 用上了恩威並濟的大棒,一邊許以對方很巨大的訂單量,一邊說如果購買不到足夠的原料, 就會著手自己生產原料, 徹底解決原料問題。

  其實宋紅琴在這裡是撒了謊的, 不管能不能購買到足夠的原料,陶嬌杏都打算自己生產原料了。

  亡羊補牢, 為時未晚。

  吃一次虧就長記性總好過往後次次吃虧, 次次都被這種絆子給絆倒。

  趁現在華夏的國際關係還沒完全開拓,許多憑空出現的設備也不會被追蹤到, 還能做做手腳。

  等過上十年, 華夏加入了世貿組織,同絕大多數國-家都建立了外交關係, 再想做這樣的手腳就很難了。

  她看了看交易區帳戶上的數額,已經是相當龐大的一筆天文數字了……陶嬌杏決定體驗一把揮金如土的爽感。

  先購買足量的原料,再購置生產原料的高端設備, 甭管是眼下能不能用到的,只要她覺得將來可能會用到, 這次就一併加入到了購物車裡, 來了個豪放地剁手。

  應買盡買。

  想買就買。

  收穫地址全部填成了沈市的護膚品工廠,先將設備安置在暫時騰出來的廠房中,等新批下來的土地上建好工廠後, 再逐漸搬遷。

  一艘艘貨輪出現在大連港的港口, 貨物與設備搬運下來之後, 經過海關的檢疫, 再經過陸運的轉送, 最終出現在了沈市的護膚品工廠。

  宋紅琴正與那些原料廠談的心頭上火, 很多原料廠都被迦樓集團之前定下的條條框框束縛著,哪怕『嬌杏』開出了相當誘人的代價,許出了相當巨大的訂單量,依舊無法打動那些人。

  突然聽說有大批的原料從海外運進了國內,宋紅琴的底氣瞬間就來了,她當場就把自己準備好的談判方案給撕了個乾淨,還撂下了狠話,「既然不願意合作,那就做競爭對手吧!等我們自己生產出原料來,看迦樓還能有幾分市場能消化得了你們的原料!」

  狠話撂下之後,宋紅琴便沒再搭理那些人,把同意合作的原料廠商喊到一起開了個會,敲定好接下來的原料供應計劃,剩下的那些搞不到的原料就自個兒生產,先集中力量把生產線搞起來,儘快投產。

  ——————

  『嬌杏』穩定發展了這麼多年,已經有好一陣子沒在沈市搞投資計劃了,遼東省國資委寄托在陶嬌杏身上的『厚望』都淡了不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