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腦袋上的警鈴一下子就響了,「好傢夥!合著是在這人挖坑呢!這做生意的,心咋這麼髒啊……」

  「他們的助長奶粉賣到全國各地去,我們就占了那麼一點兒市場份額,他們都看不下去?想著直接把我們隔離到孤島上,只做供應奶粉?嚯,我就不該去和他們喝那頓酒來著!」

  「杏子,他要這麼做,我們不能遂了他們的意啊!」

  陶嬌杏強迫自己冷靜下來,各式各樣的破局之法,在腦子裡一遍又一遍地過。

  可助長奶粉廠都動用這種降維打擊的方式了,哪有什麼破局之法?

  唯一的破局執法就是把產能提上來,在保證供應的基礎上,還要有充足的奶粉投放向市場,這樣做的話,助長奶粉廠遞來的梯子就不是通往深坑的,而是爬向高升的。

  有保供任務打宣傳做背書,這個比沈市農業學院韓明德教授寫的推薦信更有分量。

  ——————

  打開仿真區,陶嬌杏把所有員工的工作數據調了出來,根據各個進度條的顏色以及百分數做一輪篩選,謝挺二姨家的二兒子憑藉一騎絕塵的表現脫穎而出——張愛黨。

  他弟張愛軍比張愛黨的表現稍微差一些,排在第三的位置。

  第二是謝挺的親大哥——謝堅。

  陶嬌杏問謝挺,「你常在養牛場和奶粉廠,要是挑一個最細緻、最認真、最賣力的人來提拔一下當個主管,你覺得誰最合適?」

  謝挺把養牛場和奶粉廠里幹活兒的所有人都捋了一遍,「咱大哥就不錯。」

  陶嬌杏:「……」

  她沒好氣地說,「別任人唯親。任人唯親的下場,有幾個是好的?別說咱這又小又破的奶粉廠了,就是古代的皇帝,但凡任人唯親了,哪個有好下場?死都不知道是咋死的。」

  謝挺尷尬地笑笑,「除了咱大哥外,那就是愛黨和愛軍了吧,其實他們仨都挺認真的,幹活兒都是實心實意地干,咱大哥把咱的活兒當成自己家的活兒來干,就是眼裡的活兒沒愛黨那麼勤快。愛軍其實不如咱大哥和愛黨,可有愛黨帶著提點,也很不錯的。要我說,他們仨都行。」

  「那非要讓你給他們排個序呢?」陶嬌杏繼續出送命題。

  很多人都不願意面對送命題,覺得任何一個選項都很難捨棄。

  可最能鍛鍊人綜合分析與判斷能力的,恰恰就是送命題。

  連這種基本的選擇都不能做出最理智決定的,內心多半優柔寡斷,大是大非上鐵定指望不了。

  陶嬌杏看似是找謝挺要個排序,實則是考察謝挺的判斷能力與理智理性。在謝挺把謝堅、張愛黨、張愛軍選出來時,陶嬌杏就知道謝挺看人的眼光沒問題。

  謝挺猶豫了一下,「愛黨最適合,咱大哥次之,愛軍稍微差一點,但也很厲害了,反正比咱二哥要好一些。」

  「中,我明兒個去找大哥、愛黨、愛軍聊聊。」陶嬌杏說到。

  謝挺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問陶嬌杏,「不打算聊啥?給升主管?咱家養牛場就那麼點兒大,你還要給升主管?升啥啊,我一個人就能管得過來。」

  「現在一個人確實還能忙得過來……可我覺得,奶牛場總得再擴一擴的。等獺兔和長毛羊到了之後,我問問能不能再買到這種好品種的奶牛?要是能買到的話,咱就把奶牛場給擴一下。你也抽空去村支書那兒探探消息,沿著琥牢河旁邊的草甸子裡,能不能再買到這樣的地。」

  「我心裡立了個小目標,養一萬頭牛。一千三百多頭奶牛不夠供應市場,那一萬頭牛呢?就算真有保供任務了,我們也差不多能再勻點兒產量投放到市場上,兩手抓兩手硬。」

  「等到時候一萬頭牛養在那兒,你一個人就算跑斷腿也看顧不過來,還是得找人做主管,不如現在就先培養著。」

  「我打算給主管排個等級,甲乙丙三等吧,甲等月工資50,乙等月工資45,丙等月工資40,普通工人月工資30,就先按照愛黨50,大哥45,愛軍40算,每個月都根據各自主管的養殖區重新評定等級,然後調整工資,這樣應該能把各自的工作積極性調動起來。」

  聽完陶嬌杏的計劃,謝挺信里的疑惑盡數打消,轉眼又考慮到新的問題,「一萬頭牛?咱家錢夠嗎?飼料夠嗎?」

  「錢暫時不夠,在沈市第三建築隊上的開支不少,但再攢一陣兒肯定就夠了。飼料的話,養殖長毛羊和獺兔的時候,把牧草的種植密度提一提,管夠長毛羊和獺兔的口糧外,還得把奶牛的口糧也包圓了,我好好算算該買多少。」

  陶嬌杏拿起本子來就開始寫寫畫畫算個不停,實際上是已經在仿真區里搞起了仿真模擬,直接通過仿真模擬來精準確定多少飼料夠吃。

  在精準確定的飼料數目上,再多種植一半的量,大概就夠養殖廠運轉起來了。

  畢竟牧草只在春、夏、秋三個季節生長,冬天是不長的,但長毛羊和獺兔在冬天依舊要繁殖的,又不進入冬眠階段,該吃還是得吃,而東北這邊的冬天特別涼,多種植一半的量就是給冬天做準備。

  ——————

  三月中旬的時候,晝夜溫度都穩定了下來,陶嬌杏按照研究區之前給出的報告,在交易區里下單的長毛羊和獺兔以及牧草種子。

  工作量瞬間就上來了,新的問題擺在了陶嬌杏和謝挺的面前:人手不夠,需要招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