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特級奶粉』的包裝袋上,韓明德教授貼了個條——「甭管你信不信我老韓的學術聲譽,你喝過之後再做決定。」

  《百姓日報》作為面向全國人民發行的大報社,發文之前怎麼可能不仔細審核一下?

  沈市農業學院知名教授的親筆推薦信、一沓將近兩百頁的測試報告,詳實的各項測試數據,外加一袋用於驗證功效的實物……這些籌碼加在一起,《百姓日報》的副主編很難不被打動。

  一周後,《百姓日報》的頭版全部都留給了韓明德教授的這份親筆信以及那些實驗報告,主編以及三位副主編不僅給寫了推薦語,還盛讚了『東北牧場』這種民族之光一般的企業。

  ——————

  陶嬌杏和謝挺得知《百姓日報》夸自家奶粉的消息,還是連瞻開車拉貨時帶來的。

  「挺子!弟妹!你們家這奶粉真是太厲害了,都火到首都去了!」

  謝挺:「???」

  陶嬌杏:「???」

  夫妻倆兩臉懵逼。

  連瞻把自己買來的報紙拿給陶嬌杏和謝挺看,語氣激動不已,「頭版啊!都不只是頭版頭條,是整個頭版都給你們了!」

  「沈市農業學院的韓明德教授給寫的推薦信,直接拿了助長奶粉和奶站中的牛奶做對比的,這真是太打臉了。」

  「原先沈市的助長奶粉銷量下滑就讓助長奶粉廠家頭疼了,現在直接把研究報告都擺在報紙上了,關鍵是價格還相差不大,我感覺助長奶粉都快哭了!」

  陶嬌杏和謝挺看完報紙上的描述,夫妻二人對視一眼,均從眼中看到了疑惑。

  他們倆是打算去請沈市農業學院的教授做研究對比來著,可是這個計劃是為了打開市場的啊……現在市場打開得這麼順利,整個就是一個供不應求的狀態,夫妻倆自然就沒再想著去找人做營銷。

  金杯銀杯,遠不如消費者口口相傳的口碑。

  這韓明德教授是怎麼回事?

  陶嬌杏琢磨了一下,心裡有了猜測,「應該是韓教授喝了我們的奶粉之後,自己做的研究。」

  想到自家奶粉那開發腦域潛力的功效,陶嬌杏心裡突然萌生出一個主意。

  在心裡繞上幾個彎,大致琢磨清楚理順思路之後,陶嬌杏同連瞻說,「連哥,這樣吧,沈市農業學院的韓教授這樣幫我們,我們不能不回報。」

  「麻煩你去同沈市農業學院的供銷商店溝通一下,只要他們願意進貨,我們願意優先保供沈市農業學院的學生。」

  一來是為了回報沈市農業學院韓明德教授的這萍水相逢知遇之恩;

  二來是幫助開發沈市農業學院那些大學生的腦域潛力,這些人聰明起來,對國-家建設的益處不可限量;

  三則是利用好沈市農業學院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五湖四海這個先天條件,在無法保量供應全國的前提條件下,通過學生的手把『特級奶粉』的口碑圈擴散到全國。

  在商言商,一個合格的商人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需要從利益出發。

  連瞻沒想到陶嬌杏盤算中的第三層,他只覺得陶嬌杏這人很值得深交,商人逐利不是錯誤,但不能唯利是圖而忽略了情誼與道義。

  若是不講道義了,那買賣註定做不長久。

  ——————

  《百姓日報》在刊登那篇報導的時候,就從『特級奶粉』包裝上找到了養牛場和奶粉廠的地址。

  一時間,但凡對『特級奶粉』心動的人,都不存在找不到買奶粉的渠道。

  首都國貿大廈的採購員連夜就坐上了開往山海關的火車,堂堂首都國貿大廈都沒有這種『特級奶粉』,賣的還是助長奶粉,像話嗎?說出去都覺得丟人,抬不起頭來!

  大連百貨大廈的採購員開著車就來了,滿打滿算不超過四個小時的車程,他們要搶先包圓這奶粉廠倉庫里現有的所有庫存。

  ……

  連瞻現在差不多是一周來拉一次奶粉,距離他上次拉貨走已經過去了五天,奶粉廠倉庫里的庫存量已經攢了不少。

  就在這個關鍵節點,大連百貨大廈的採購員來偷家了。

  那採購員豪氣萬千地說,「你們給本地百貨大廈多少錢,供給我們多少錢就行,運費不用你們出,我們自己掏!倉庫里有多少貨,我們拉多少貨!」

  生怕陶嬌杏不相信他的話,那採購員還特地拍了拍自己的腰包,「我帶足了錢過來的!」

  陶嬌杏領著人去了倉庫,清點了一下庫存數量,算好了價錢,「一共二十八萬的貨,你確定都要?」

  奶粉可不便宜,一袋十三塊,一箱五十袋就得六百五十塊錢,倉庫里放著四百多不到五百箱的奶粉……陶嬌杏合理懷疑大連百貨大樓來的這採購員在吹牛。

  那採購員道:「要!不就是二十八萬嘛,就是再翻個倍,我都能拿走。我帶了採購協議過來,上面規定了提貨時間和打款日期,一般都是三天內執行。」

  「你只要簽了這採購合同,答應三天內幫我們鎖死庫存,我這就進縣城找招待所給我們經理打電話,讓他再派貨車和會計過來。順利的話,明早就能款到車到,咱這單買賣就痛痛快快地做成了,你看咋樣?」

  陶嬌杏想了一下,她同連瞻那兒沒說死,但也得去給連瞻打個電話,同連瞻說暫時不用來拿奶粉了,不然恐怕是得白跑一趟,等倉庫里的庫存攢夠了再來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