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開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嬸,其實我剛剛是跟夫人開玩笑的,小婿哪裡會有這樣大的膽子?是不是,夫人?」李立新完全被恆娘的氣勢給壓倒了,此時見到真人,他就明白了,這葉氏得寵,所傳非虛。而且他話里的意思很明白,為了自己家姑娘,不扶植他這個女婿是完全沒有壓力的,

  識時務者為俊傑,為了大好前途,多讓著點肖氏也沒什麼。恆娘哪裡會想不明白他的心思,就這麼個貨色,在她面前耍手段,簡直跟猴戲一樣好笑。看來一眼肖薇,恆娘覺得,這個李立新,還是得敲打一番啊!

  「我也知道大姑爺回來是幹什麼的,不就是打探皇商的選拔和收貨的事情嗎?其實這件事情,問我比問我們老爺更可靠。因為皇商和貨源,都是我選的。現在的情況,人人都想出海,都想買船,包括京城的權貴,還有那些大富商,那些商人,都是有背景的。選誰,不選誰,弄個不好,可是要得罪人的。」

  「是,三嬸說的是,我這次來,就是想問問這件事情的,現在我家門口都被賭個掩飾,我都不知道怎麼拒絕才好了。」李立新和肖薇,還是從角門出來的呢!她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恆娘看了他一眼,說道,「選拔皇商,自然要看看他們是不是賠的起,要知道,這齣海也是有風險的。到時候他們的船出了事,找你算帳,你承受的起嗎?如果商品都不怎麼樣,壞了船隊的名聲,害了其他人,誰來承擔這個後果。找貨源也要親自去考察一下,貨物怎麼樣。這是給皇上辦差。雖然皇商會自己找貨源,但是你代替皇上選的商品,若是不能給皇上帶來豐厚的利潤,你會有什麼下場?」說道這裡,恆娘停頓了一下,說道,

  「沒有人給你撐腰,沒有人扶持你,你能做好這個差事嗎?你覺得,皇上為為什麼點了你這個差事?因為你是肖家的女婿。肖家就算是看在自家女兒的面子上,也會幫助你,如今肖家卻有這樣一個疑問,幫助你李立新,對我家的姑娘,真是好事嗎?等你羽翼豐滿了,怕是會變本加厲的折磨我家姑娘。如此,還不如老老實實的當你的京城紈絝,肖家人沒有一個是眼裡能容得下沙子的。你岳父到現在沒出手,不是不關心大姑娘,是不想害了自己的女兒,讓女兒為難。可我不同,我絕對,女子改嫁,也不是什麼大事。」

  「三嬸,你這說的是什麼話,我和肖氏……肖薇的關係還是很好的,還有明明,我……」

  恆娘不等她說完,說道,「距離下一次出海,還要一段時間,你還是好好的想一想,自己能不能完成這麼重要的事情,有沒有膽量,有沒有勇氣去接這個差事,你回去想,想不明白去問你覺得最重要的人。肖家這裡,等你的消息。另外,大姑娘身體不舒服,就先留下。明明我會讓人跟著你一起接過來,因為沒幾天六公主也要來,府里的家學開了,明明到了年紀也該學習了。」

  「那……我先回去了。」說完看了恆娘一眼,剛才都不敢抬頭,如今一看,這三嬸一臉嚴肅,衣服首飾,都不是凡品,手放到桌子上,那長長的護甲,看著更是尊貴,這氣勢,可比他那嫡母晉王妃強多了。她有本事,有才能,有依靠,有依仗,沒有什麼是她怕的一般。想到這裡,也只能先回去了,看看自己的妻子肖薇,她垂著眼瞼,眼裡含著淚。

  見他走了,恆娘叫了身邊的陳嬤嬤過來,說道,「跟著世子一起回去,接明明過來,順便見一見晉王,就說要接明明過來讀書的事情,也順便說說今天的事兒,可不是咱們肖家仗勢欺人,而是因為在肖家,世子不給肖家臉面,跟世子妃要我的大丫頭當小妾。世子妃不同意,他就指著世子妃的鼻子罵『肖氏』一家。看看晉王怎麼說。」

  陳嬤嬤可是經過事兒的,馬上回答道,「主子放心,絕對不會讓晉王誤會,也絕對會讓晉王明白,世子的差事,沒有咱們肖家,沒有主子,接了差事就等於找死。這事若想解決好了,大姑娘才是關鍵。」

  恆娘點點頭,說道,「他們可能不會把明明讓你帶回來,不讓帶的話,也就意思意思就算了。等大姑娘回去,他們肯定就會讓明明來了。」

  恆娘等人都走了,看著哭成淚人的肖薇說道,「你也別擔心,三審不過是想敲打敲打李立新。等他下一次來,三嬸肯定就回換個態度了,到時候他才能明白,這一切的轉變,都是因為你的關係,如此他才不會覺得,是肖家壓著他敬著你。這樣,你們夫妻相處的才算是和睦,否則的話,早晚會鬧起來。」

  聽了這話,肖薇哭的就更厲害了,她還真的意外,是自己的丈夫說話不經大腦,惹惱了三嬸呢!不過想想從自己進府到現在,三嬸哪一樣不是給自己長臉,哪一樣不是要讓覺得肖家對她的重視啊!她的嫡母可是沒有做這些,哪怕當年自己還沒出嫁,這住的、穿的、吃的可也沒這麼好。

  想到這裡,肖薇哭的更厲害了,又想起這些年過的那麼憋屈,越哭越傷心。恆娘走到她身邊坐下,將自己的指甲套拿下來,一隻一隻的套在肖薇的手上,說道,

  「我不會讓人把差事搶去的。就是為了你,也得讓李立新立起來。不說別的,咱們肖家倒了那幾年,你肯定日子不好過,可是有多少人家,娘家倒了,轉頭就把人家閨女弄死的?你不過受了點氣,可是晉王府和世子,卻沒有那麼邪惡的想法。留著你的命,留下明明,這就足以讓肖家感激了。但這事咱們不能說,可你心裡要有數。至於他好色的毛病,也好辦,你懷孕了,就讓他消停消停,三嬸這裡有藥,絕對讓他有心無力,等你生了,月子做好了,身體養好了,再給他解藥。放心吧!」

  這話讓肖薇愣住了,心裡想的是,他三叔沒吃過吧?沒吃過吧?

  恆娘又說道,「現在的肖家如日中天,你自己也得立起來,你若是不自強,你的女兒怎麼辦,你肚子裡的孩子怎麼辦?」

  肖薇這下子沒話說了。看看手裡的指甲套,看著就很好看,很富貴,三嬸這是讓她有點底氣。讓她打起精神來,娘家就是她的依靠。

  其實,出嫁的女兒依靠娘家,這是千古不變的道理,這齣嫁的女兒反過頭來照顧娘家,那也是天經地義,晉王這個皇帝的哥哥,光是這個身份,恆娘就不能放棄。當然要收了肖薇為自己所用了。

  這一天忙完了,恆娘帶著肖薇出現在家宴上,吃飯的時候,不該說正事,所以一家人倒是氣氛很和諧。現在家裡有兩個秦家姑娘,一個羅家姑娘,還有小茉莉,福哥,幾個孩子讓秦氏很開心,今天吃的是從海邊順便捎來的海鮮,天天都有從天津快馬過來的車隊和辦事的人,帶些海鮮都是正常的。

  肖博軍帶隊,自己的外甥在海外占地為王了,加上恆娘自己的貨物就占了整個商隊的一大半,加上強了人家的軍艦上的國庫財寶,恆娘的夥計,也就是護衛隊的人也去了五百人,賊不走空,怎麼可能不給自己搶呢!整個商隊都是恆娘的,做主的肖家的人,主事出主意的是恆娘的外甥,就算是皇帝得到的財寶,那當然也是恆娘的人挑剩下的。恆娘自己就得了一船的財寶,不過這些都是當貨物送到恆娘城郊的溫泉莊子的。另外,恆娘掙的銀子,不,應該是金子,還有那些寶石、香料、極品木材和藥材,更有許多的棉花和糧食。恆娘一下子就讓自己的小金庫翻了百倍。

  不過,這件事情除了恆娘之外,別人並不清楚,因為恆娘的商隊每個船有一個負責人,上岸做生意,絲綢、瓷器、茶葉,那也是各有分工的,這樣,恆娘才能保證自己不那麼打眼。

  現在找他們走後門的太多了,恆娘說自己有事,要去南方,老太太攬下了照顧幾個孩子的差事,還要去恆娘的莊子上避暑。恆娘送他們去,也就是肖家所有的女眷和孩子,還有肖薇也去了,恆娘去了倉庫,將看上眼的東西都劃拉到空間當中,其他的一下東西則是讓人到杭州、西北、京城和東北去出售。所得貨款可以換成東西,也可以金銀。這讓恆娘有了一個建立國家銀行的想法。

  恆娘要走了,準備的時候,肖博宗天天回家,平時閒聊,就說起了肖家後繼無人的事情,是啊!肖家的孫子輩兒們,都是平庸的很,沒有一個能挑大樑的。後繼無人,將來必定是大麻煩。沒準還會在權利博弈當中,再抄一次家。這個恆娘也沒法子。

  不過肖博宗不死心,知道恆娘要去南方,特意抽出時間回來種地,就是希望恆娘能再生一個,恆娘倒是沒有什麼想法,也沒有特意的避孕,可是兩個人都忙,倒是沒生孩子的機會了。在龍城的時候,恆娘覺得條件太差,這才避孕的。

  恆娘把寶貝東西又挑了一遍,因為玉石和翡翠的成品到了,恆娘收了一批,如今寶石來了,翡翠和羊脂玉的原石也到了,恆娘這次不摻和了,她麼那個時間了,讓師傅們看著辦好了。

  恆娘的溫泉山莊每年到了花開的季節,都是人滿為患,好在恆娘事先把地方準備出倆了。秦氏就帶著家裡的女眷和孩子們出來了。就連艷紅和寶哥都來了。恆娘也出發到蘇杭了。

  這一次回來,她也知道哪些洋人喜歡什麼了,他們尤其喜歡青花瓷,因此這一次回來,他們還帶回來許多瓷器顏料。恆娘又去了一次景德鎮,直接開廠,招攬師傅,皇家的官窯和他們不同,治療要求也高,恆娘讓他們把生產出來不達標的瓷器賣給他們瓷器廠,這樣,雙方利益糾纏,那就不存在想爭相鬥的情況了。

  恆娘這才出來,帶了李立新,這瓷器也是一大項,她讓李立新看著,然後和他說了上次從官窯拿貨的情況。這一次,在恆娘的幫助下,李立新算是完成了官窯瓷器的收購計劃。而且還不耽誤宮裡的用度。

  之後他們又去了蘇杭,看茶葉,將茶葉品質分了幾個檔次,建立加工廠,還得給國內和其他商家分一杯羹,做事不能把事情做絕了。在茶葉訂購的時候,李立新自作聰明的想要壓價,可是被恆娘阻止了。因為,一旦壓價,質量就可能無法保證,若是普通商人比皇商手裡的茶葉還要好,那皇商有什麼優勢。那些茶農也不是傻子,你給多少銀子,我就給你價值多少銀子貨,這樣才算是公平合理。這才能長久的合作,光是以權勢壓人,也抵不過銀子的誘惑。

  之後就是紡織廠,恆娘自己就有紡織廠,織出來的東西一般都是供應國內的,只有少部分外銷。見識到了恆娘工廠的規模,李立新都看傻了。然後又領著他在絲綢鋪子,繡花鋪子了解行情。然後又給了他一些報名出海的商家的情況。最後定下了以投標的方式選擇皇商。剩下的那些人想加入出海貿易活動,那麼,之前去的過,這一次也優先,尤其是有貨船翻了,有損失的。

  在之後,就是去船廠了,這一次恆娘沒有陪著,倒是讓戴玄陪著他去船廠和火器廠看看,說說上一次出海的精力。上一次去,那也不是一帆風順的,遇到過大風暴,遇到過強盜,還有一些土著人要搶貨物的。他們的經歷可是很有價值的。李立新之後又看到了在港口等著要貨的,來自全國各地的商人們,李立新就動了心思,想要跟著出海。而當他知道,賀嘉留在那邊,實際上是占山為王,為朝廷開疆拓土了。這就讓他更加堅定了要跟著出海的心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