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譚局看了看不遠處,擺手道:「省廳的專家雖然能力很強,但是畢竟不了解我們華都的情況,我們還是自己來吧,事情過了那麼久了,偵破工作還是有些難度的,現在幕後的真兇尚未找到,不過這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隨良逸推著翁玉華,從旁邊不動聲色地走過了,坐在了右側的前排,開始和與會的其他領導打著招呼。

  很快,整個流程過了一遍,到了整點,領導入座,會議正式開場。

  會議開始先是領導進行講話。

  隨後是各個總局的領導進行總結。

  到了頒獎環節,獲獎人員們一個一個上台。

  會議過了兩個小時,終於告一段落。

  隨良逸拿完了獎,推著翁玉華給前排各位領導打過招呼,隨後退場。

  後排處,蘇回和陸俊遲對視了一眼,陸俊遲也離開了現場。

  蘇回的那個獎項是在後半程,會議的安排上有個半個小時的休息時間。

  隨良逸推著翁玉華出來,遞給他一根手杖,讓他撐在手裡,他把摺疊輪椅放在了車的後備箱,然後帶著他向著華都的郊外駛去。

  翁玉華低頭看著領帶上蘇回送給他的領帶夾。

  當年他的夫人總是提醒他要帶著這個小東西,按照她的說法,領帶的領夾才是領帶的魂,只有帶了才正式才好看。

  有一次他忘記了,夫人還專門打車送到了會場去,那時候蘇回也在,看著他們夫妻整理了領帶。

  一晃,這麼多年過去了。

  現在他的愛人已經去世了三年,他依然總是忘記這些細節,沒想到蘇回倒還記得。

  車忽然停住了。

  隨良逸下車,拉開了車門,把翁玉華從車中拉了出來,扶他來到了河邊的長凳上。

  翁玉華皺眉抬頭,這裡是一處僻靜的河邊,看起來有點眼熟。

  隨良逸道:「師兄,你還認得這是哪裡吧?」

  翁玉華抬頭辨認了一會,周圍變化很大,但是他還是認了出來,這裡是372的舊址。

  他扶了一下眼鏡:「認得。過去我們年輕的時候,就是在這裡做的決定。」

  對於他來說,那是一段不太好的記憶。

  二十年前,那一年的公安總結會也是在華都舉行的。

  翁玉華記得,之所以想要搭建372心理研究院,是因為在那次總結會議上,他以警局顧問的身份,面對所有的領導進行了一次工作總結和宣講。

  那時候他慷慨激昂,下面的聽眾卻聽得鴉雀無聲。

  到了最後,領導給了他輕飄飄的一句話:「玉華,你們的工作進展得很好,我也支持你們去做這些新興的理論研究,可是你說的這些,沒有數據和事例的支持,也沒有可以拿出來的結果。我希望,你們能夠把一切落在實處。」

  底下的人們議論紛紛:「這一套方法都是國外的,在國內,會水土不服。」

  「國內治安很好,什麼連環殺手,本來就很少見。」

  「他提出的預防方案,要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根本就沒有什麼必要。」

  「這些理論研究,就是紙上談兵,在學校里講講課就可以了,根本就無法應用到現實之中。」

  「是啊,所以他這個顧問只是掛名的,下面的警察根本就不願意配合。」

  「說得挺熱鬧,可是沒有實用性,我們局裡的那些老刑警,破案子比這些厲害得多。」

  翁玉華聽著,臉色越來越蒼白。

  他的心跳飛快,像是雷動,他想要大聲反駁這些人的話,可是他尷尬地站在台前,什麼話也說不出來。那一句句話,像是飛過來的冰刃,滅去了他心中所有的光亮,他感覺著身體裡的血液逐漸變涼。

  他曾經那麼拼命地學習相關的理論,翻譯相關的文獻,在各種會議上科普那些最為基礎的知識。

  他是從零開始的,是最早研究犯罪心理的人員之一,他像是面對一片荒野,背負重任,艱難地邁出步伐。

  他曾經幻想,一切會開花結果,側寫技術會應用於每個案件之中,起到巨大的作用。

  可是所有人看向他,目光都是不解,都是排斥,他們就像是在聽天方夜譚。

  這是浪費時間嗎?

  是沒有意義的嗎?

  我們真的不需要進行相關的研究嗎?

  他教出過那麼多有天分的學生,可是他們只能轉業,或者是去國外深造,根本在國內找不到工作。

  他想給那些警員們出謀劃策,可是並沒有人願意好好聽他的分析。

  翁玉華迷茫了。

  要放棄嗎?

  還是看開這一切,做一個只說對的話的好好先生?

  他不甘心,這是他的興趣,是他曾經準備奉獻畢生的事業……

  他已經四十不惑,他還能夠在這條路上走多遠?

  翁玉華憋了一口氣。

  那時,他踉蹌地走下台來,是隨良逸扶住了他。

  「這些人是不會理解我們的努力的。」隨良逸對他說,「師兄,我們的價值,可以證明給他們看。」

  翁玉華看向這個和他選擇了同一條路的師弟,他感覺到了強烈的共鳴。

  隨後他豁然開朗。

  沒有數據,那他們就來統計出數據。

  沒有實例,他們就去破獲一個一個案子,研究一個一個犯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