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頁
各族本是相安無事,奈何人族那塊肥肉最終還是落入了天族口袋中。天族占著這助增修為的肥肉不食,反而將人族竭力護了起來。妖族忌憚天族不敢貿然出手,可人族卻是仗著天地庇佑,捕殺小獸小妖之行從未斷過。是以,妖族自是要反擊的。
然,天族卻總以人族弱小為由對他們多為袒護,並承諾對其嚴加管束,將兇殘屠戮者打入阿鼻地獄或鎮入南海歸墟,永世受盡酷刑而不得輪迴。
如此看來也屬公正,可人有善惡之分,妖也有好壞之別,在那些隱秘陰暗的角落,殺戮從未停止,紛爭也未真正消散,天族所期萬物共生、眾生平等也從未真正達成。
寒儀覺得天族如此假仁假義不過是要包庇他所轄地界,而非真的為了六界和睦,加以他妖族地界不如魔族肥沃不說,連人族地界都比不上,更是使其心理失衡,定要與爭上一爭。
無奈天族一統三界後更是人才濟濟,除去白羽鳳族青珩帝君,更有九尾狐族迦南帝君,赤金麒麟族辰澤帝君,三位帝君加上天君,以天族之勢不欺壓別族已算是好事,且幽冥族素來與天族同氣連枝,唯有魔族置身事外,也無人敢欺。妖族若想舉兵攻天,還得費心拉攏魔族才是。
妖族長老自是期望妖魔聯手,逆轉當前局勢,可幾次前往魔族商榷此事皆是碰壁。魔尊跡星喜遊歷四方,將魔族全權託付給了座下弟子夙泠,大袖一揮走得無影無蹤。夙泠謹遵師命只一心壯大魔族不受別族侵擾,不得打破六界難得的平靜,故而也回絕了妖族提議。
寒儀聞之,頗為不屑。難不成將六界交到他手中就不平靜了?天族未免也太高估了自己,而跡星也太低估了自己。
可轉念一想,確然他與青珩能斗個不相上下,可如今的妖族也只他一個能打的,麾下猛將一隻手指便能數得過來,以卵擊石不如不戰。故而拉攏魔族成了他唯一的出路。
多方打聽,寒儀得知跡星喜在凡間茗茶聽書,便也化作尋常男子時常遊走凡間,一則尋找跡星,二則遍訪名花,三則精進音律。
於寒儀而言,除卻那些血雨腥風的日子,他藏於人後的雅趣便是種花與音律。無奈妖族地界實屬貧瘠,若非法力澆灌也養不出什麼花來。是以,他越來越喜歡人族地界了,土地肥沃不說,花的品種也是窮除不盡。
且妖族絲竹管樂也多為淫.糜之風,乍一聽來還好,日子久了只覺擾人心神,不得片刻寧靜。他更喜簫聲飄渺悠揚中又透著沉穩,令人心曠神怡。人族於音律造詣確實比妖族強上百倍,他借尋跡星之機,看遍世間嬌花也訪遍世間曲譜,難得隨性。
天色陰沉,濛濛細雨無聲而至。他一身玄衣,手持摺扇,微微倚在廊間賞雨中湖景,紅色髮帶隨風起舞,儒雅中又透著絲絲邪魅之氣。
看著雨中疾奔的凡人,頓覺凡人確實渺小,只一場雨罷了,就如此慌不擇路。本想隨手將烏雲揮去,可一想到那些被刀叉劍戟穿透身體的小妖小獸,那份好意瞬間消散。
寒儀冷冷看著雨中奔跑的人,一抹悠然自得的身影由遠至近闖入眼帘。那身影的主人是名高挑清瘦、一身白衣的男子,傘上的水墨畫如他本人一般清雋淡雅。雨勢漸大卻不見雨水濕他鞋襪半分,周遭惶恐雜亂的人群更是與他泰然自若的樣子形成了鮮明對比。
寒儀看得出神,正想探探男子是何人,不承想一眨眼的功夫他便消失在雨巷盡頭。寒儀微微一愣,腳步不自覺地向男子消失的方向走去,靠近一探,不覺大驚。
這竟是他苦尋不得的魔尊跡星!
跡星端坐一茶樓之上,因大雨來得突然,破舊的茶樓此時座無虛席,許是看他貴氣非凡,所坐位置也無人敢與之拼桌。寒儀不做多想,搖著摺扇一副隨性之態坐到了跡星面前,隨口叫了杯清茶便一手托腮一手打扇略為好奇地打量著他。
跡星明顯從未被人這般明目張胆地打量,看著寒儀那肆無忌憚的眼神,面色微微有些泛紅,二指一抖,茶湯險些灑了出來,神情也不覺拘謹了起來。
寒儀見他驚慌如此,頓覺有些尷尬,原本想好的一通說辭在看到跡星面紅耳赤的那一刻全給忘了,只得擠出一個看似友好又不失尷尬的笑。
跡星呆住許久才傻傻地露出一個羞怯的笑容,如此更是讓他不知所措了,聊嗎?怎麼聊?這孩子看著毫無魔尊的氣勢啊!
尷尬而不失禮節的笑意褪去後,二人埋頭喝茶,跡星雖知眼前之人乃妖王寒儀也知妖族多次送上拜帖所謂何意卻也不好潦草離場。寒儀在凡間閒逛了這些年才將人尋到,更是不會輕易離開。可直接提起聯手攻天的計劃不僅唐突,說不定還會被跡星一口拒絕,實屬左右為難。
書說得索然無味,茶也是寡淡,窗外的雨倒是越下越大了。正是無趣之時,不想那說書先生竟言之鑿鑿地將起鑄劍之法,倒是引得二人頻頻側目。
寒儀眉頭微蹙,心生不屑,這就是他天族所轄之地?竟能容得此人胡言亂語誤人子弟。若在妖族,遇坑蒙拐騙者他定將其首級取下,懸於高台之上,受眾妖唾棄。
寒儀憤憤之下悄然捏訣,正欲將那說書先生舌頭絞下時,跡星及時捧起茶盞對著寒儀揖了一禮,以詢問鑄劍為名將他攔了下來。
寒儀雖是心生不滿,卻也不好得罪跡星,畢竟於鑄劍一事而言,跡星才稱得上是行家,這行家都未曾動怒,他又何須計較太多,悻悻收手之時卻不忘挖苦跡星兩句,稱他這鑄劍行家也不知出言喝止此等坑蒙拐騙之徒。
然,天族卻總以人族弱小為由對他們多為袒護,並承諾對其嚴加管束,將兇殘屠戮者打入阿鼻地獄或鎮入南海歸墟,永世受盡酷刑而不得輪迴。
如此看來也屬公正,可人有善惡之分,妖也有好壞之別,在那些隱秘陰暗的角落,殺戮從未停止,紛爭也未真正消散,天族所期萬物共生、眾生平等也從未真正達成。
寒儀覺得天族如此假仁假義不過是要包庇他所轄地界,而非真的為了六界和睦,加以他妖族地界不如魔族肥沃不說,連人族地界都比不上,更是使其心理失衡,定要與爭上一爭。
無奈天族一統三界後更是人才濟濟,除去白羽鳳族青珩帝君,更有九尾狐族迦南帝君,赤金麒麟族辰澤帝君,三位帝君加上天君,以天族之勢不欺壓別族已算是好事,且幽冥族素來與天族同氣連枝,唯有魔族置身事外,也無人敢欺。妖族若想舉兵攻天,還得費心拉攏魔族才是。
妖族長老自是期望妖魔聯手,逆轉當前局勢,可幾次前往魔族商榷此事皆是碰壁。魔尊跡星喜遊歷四方,將魔族全權託付給了座下弟子夙泠,大袖一揮走得無影無蹤。夙泠謹遵師命只一心壯大魔族不受別族侵擾,不得打破六界難得的平靜,故而也回絕了妖族提議。
寒儀聞之,頗為不屑。難不成將六界交到他手中就不平靜了?天族未免也太高估了自己,而跡星也太低估了自己。
可轉念一想,確然他與青珩能斗個不相上下,可如今的妖族也只他一個能打的,麾下猛將一隻手指便能數得過來,以卵擊石不如不戰。故而拉攏魔族成了他唯一的出路。
多方打聽,寒儀得知跡星喜在凡間茗茶聽書,便也化作尋常男子時常遊走凡間,一則尋找跡星,二則遍訪名花,三則精進音律。
於寒儀而言,除卻那些血雨腥風的日子,他藏於人後的雅趣便是種花與音律。無奈妖族地界實屬貧瘠,若非法力澆灌也養不出什麼花來。是以,他越來越喜歡人族地界了,土地肥沃不說,花的品種也是窮除不盡。
且妖族絲竹管樂也多為淫.糜之風,乍一聽來還好,日子久了只覺擾人心神,不得片刻寧靜。他更喜簫聲飄渺悠揚中又透著沉穩,令人心曠神怡。人族於音律造詣確實比妖族強上百倍,他借尋跡星之機,看遍世間嬌花也訪遍世間曲譜,難得隨性。
天色陰沉,濛濛細雨無聲而至。他一身玄衣,手持摺扇,微微倚在廊間賞雨中湖景,紅色髮帶隨風起舞,儒雅中又透著絲絲邪魅之氣。
看著雨中疾奔的凡人,頓覺凡人確實渺小,只一場雨罷了,就如此慌不擇路。本想隨手將烏雲揮去,可一想到那些被刀叉劍戟穿透身體的小妖小獸,那份好意瞬間消散。
寒儀冷冷看著雨中奔跑的人,一抹悠然自得的身影由遠至近闖入眼帘。那身影的主人是名高挑清瘦、一身白衣的男子,傘上的水墨畫如他本人一般清雋淡雅。雨勢漸大卻不見雨水濕他鞋襪半分,周遭惶恐雜亂的人群更是與他泰然自若的樣子形成了鮮明對比。
寒儀看得出神,正想探探男子是何人,不承想一眨眼的功夫他便消失在雨巷盡頭。寒儀微微一愣,腳步不自覺地向男子消失的方向走去,靠近一探,不覺大驚。
這竟是他苦尋不得的魔尊跡星!
跡星端坐一茶樓之上,因大雨來得突然,破舊的茶樓此時座無虛席,許是看他貴氣非凡,所坐位置也無人敢與之拼桌。寒儀不做多想,搖著摺扇一副隨性之態坐到了跡星面前,隨口叫了杯清茶便一手托腮一手打扇略為好奇地打量著他。
跡星明顯從未被人這般明目張胆地打量,看著寒儀那肆無忌憚的眼神,面色微微有些泛紅,二指一抖,茶湯險些灑了出來,神情也不覺拘謹了起來。
寒儀見他驚慌如此,頓覺有些尷尬,原本想好的一通說辭在看到跡星面紅耳赤的那一刻全給忘了,只得擠出一個看似友好又不失尷尬的笑。
跡星呆住許久才傻傻地露出一個羞怯的笑容,如此更是讓他不知所措了,聊嗎?怎麼聊?這孩子看著毫無魔尊的氣勢啊!
尷尬而不失禮節的笑意褪去後,二人埋頭喝茶,跡星雖知眼前之人乃妖王寒儀也知妖族多次送上拜帖所謂何意卻也不好潦草離場。寒儀在凡間閒逛了這些年才將人尋到,更是不會輕易離開。可直接提起聯手攻天的計劃不僅唐突,說不定還會被跡星一口拒絕,實屬左右為難。
書說得索然無味,茶也是寡淡,窗外的雨倒是越下越大了。正是無趣之時,不想那說書先生竟言之鑿鑿地將起鑄劍之法,倒是引得二人頻頻側目。
寒儀眉頭微蹙,心生不屑,這就是他天族所轄之地?竟能容得此人胡言亂語誤人子弟。若在妖族,遇坑蒙拐騙者他定將其首級取下,懸於高台之上,受眾妖唾棄。
寒儀憤憤之下悄然捏訣,正欲將那說書先生舌頭絞下時,跡星及時捧起茶盞對著寒儀揖了一禮,以詢問鑄劍為名將他攔了下來。
寒儀雖是心生不滿,卻也不好得罪跡星,畢竟於鑄劍一事而言,跡星才稱得上是行家,這行家都未曾動怒,他又何須計較太多,悻悻收手之時卻不忘挖苦跡星兩句,稱他這鑄劍行家也不知出言喝止此等坑蒙拐騙之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