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畫中真相(1更)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陸老侯爺給她的,是先帝秘旨。

  先帝命他收到密旨之後立即啟程,片刻不得耽誤。

  所以他當初的不辭而別,是因為有皇命在身。

  沒得到真相之前,她覺得不甘心。

  如今得知真相,她越發覺得不甘心。

  明明只要過了那一夜,陸家就會上門來提親,她就能順利成為陸家媳,可先帝偏偏在那天下秘旨讓他離京。

  先帝或許無心,她的命運卻因此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那一日之差的錯過,讓人在遺憾之餘,更多的是無能為力。

  就好似某件東西明明近在眼前,你伸出手,卻偏偏差了一個指尖的距離,拼盡全力都夠不著。

  太后握緊捲軸,忍住一把火將其燒毀的衝動,「哀家不明白,這四幅畫到底有什麼緊要,先帝非得讓你在那一日離京去找?」

  敢入宮來見太后,陸老侯爺就已經做好了坦白真相的準備,

  他沒有再隱瞞,「老臣離京前一夜,曾天降異象,方士推算出我朝不出百年便會迎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戰爭,而此次戰役過後,大楚覆滅。」

  太后臉色驟然發白,「怎麼可能……」

  陸老侯爺接著說:「茲事體大,先帝為免引起百姓恐慌,封了所有人的口,連夜與方士商討對策。

  最後決定讓老臣以收集古玩字畫為由,外出尋找傳說中的『劉氏神兵』。」

  「劉氏神兵?」

  陸老侯爺頷首,「晉朝有位柳大家,世人只知他書畫一絕文采斐然,卻不知他其實不姓柳,本姓劉。

  劉家祖上有一項絕活:設計機關兵器。

  柳先生的祖父曾經在宮裡為帝王設計過一組帶機關的兵器,後來發生戰亂,帝王的軍隊便憑著那組精絕巧妙的機關兵器以少勝多大敗敵寇。

  事後,帝王卸磨殺驢,為防劉家造反,隨便安了個罪名誅其九族,柳先生便是當年劉家唯一的倖存者。

  他死裡逃生後改名換姓,從此世上多了個柳大家。

  柳先生一生致力於研究如何將劉氏兵器圖譜嵌入畫中,因此有了後來聞名於世的十方涯、百寸心、千丈雪和萬里春這四幅畫。

  先帝讓老臣找的,正是這四幅。」

  殿內沉默了會兒,陸老侯爺接著說:「當年先帝因為方士的預言亂了方寸,哪怕知道找全四幅畫並非一朝一夕之事,他也不容許老臣在京城多留片刻,密旨一下便讓老臣即刻動身。

  太后娘娘應當看到了,密旨的最後,先帝明令警告,一旦老臣將此事對任何人泄露半分,陸家將會面臨滅族之禍。

  若非最後一幅畫在太后娘娘手裡,老臣今日斷斷不敢入宮,不敢將密旨讓您過目。」

  說著,陸老侯爺俯下身,將額頭抵在冰冷的地板上,「事關江山社稷,還望娘娘能暫時摒棄個人恩怨,將那幅畫交予老臣。」

  太后沒說話,握著捲軸的手一點點收緊。

  她這雙手,提過筆,捏過針,沾過人命染過血。

  卻從來沒有一刻讓她覺得手上的東西像現在這般沉重。

  重到她幾乎承受不住那分量,從手指到手腕,甚至是身體,都是顫抖的。

  她憋了四十多年的恨,她所以為的負心絕情,在真相大白這一刻顯得微不足道而荒唐可笑。

  正值炎暑,外面日頭足,曬得地上快冒白煙。

  仁懿太后背上冷汗涔涔,一直涼透到心底。

  陸老侯爺保持著伏跪的姿態,久未出聲。

  太后呆坐了將近一炷香的時辰,終於緩過神,抬手摁了摁眼角,以往的戾氣盡數褪去,神情肅然而決絕,母儀天下之風盡顯,「來人,把哀家的匣子取來!」

  外面候著的蔣全聽到聲音,馬上去把太后藏在鳳榻底下密格里的瑞獸紋長匣取出,小心翼翼地呈到她跟前。

  太后沒有接,用眼神指了指跪在地上的人,「給老侯爺吧!」

  陸老侯爺接過長匣,再次叩首,「老臣謝過娘娘大恩。」

  太后抿唇看他,須臾,顫聲道:「老侯爺忍辱負重四十年,這聲謝,本該出自哀家之口。」

  「太后娘娘言重了。」陸老侯爺一如既往的腔調穩重,「老臣得先帝抬愛得以一戰封侯,為國征戰守護大楚江山社稷本就是老臣的使命,老臣在所不惜。」

  太后哽咽良久,「蔣全,送老侯爺出宮。」

  人走後,太后一瞬不瞬望著陸老侯爺跪過的位置出神。

  數十年的報復成了無理取鬧,滿腔怨恨突然崩散,她似乎在頃刻之間失去了支撐點,剛站起來就覺得眼前一黑,身子不穩,直直栽倒下去。

  壽安宮裡頓時響起宮人太監的驚呼聲。

  「太后娘娘!」

  「太后娘娘……」

  ……

  六十大壽還未開始,仁懿太后先倒下,臥床不出。

  光熹帝來探望她。

  看著床榻上短短几日滿頭華發形容枯槁的生母,光熹帝痛心疾首,冷銳的眼神掃向一旁的太醫,「太后到底如何了?」

  太醫左右為難,支支吾吾半晌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光熹帝大怒,剛要讓人拖下去打板子,就被太后出聲攔住。

  「皇帝……」

  太后聲音微弱,完全不復往日的雷厲風行,面上卻是一派平和。

  「母后,兒臣在。」光熹帝挪過去,附耳傾聽,「您是不是有什麼話要說?」

  「哀家的身子骨,哀家自己清楚。」太后嘴唇翕動,「你就不必再為難太醫了。」

  「母后花甲之年,壽數還長著呢,都是這幫庸醫成事不足,兒臣這就讓人去把王院首請來。」

  太后沒讓,「皇帝,你先聽哀家把話說完。」

  那交代遺言的陣勢,讓光熹帝眉頭深鎖,眼眸內赤紅一片,「母后……」

  「哀家此番一病不起,怕是不久之後便能與先帝團聚,唯余幾樁心愿未了,待哀家走後,你一定要替哀家完成。」

  「……」光熹帝說不出話,從小嚴格要求、長大教導他當明君的強勢生母突然油盡燈枯,讓他一時之間接受無能。

  「哀家這一生,靠著對舊人的恨撐到六十歲,做錯了很多事,誤了親生女兒,害了年幼的外孫,哀家對不住芳華,對不住晏清,也對不住……那個從未與我見過面的外孫女,往後不論發生什麼事,請你善待芳華,善待她的三個兒女。」

  光熹帝深吸口氣,「兒臣知道。」

  話到這裡,太后突然抓住光熹帝的胳膊,「武安侯府滿門忠烈,陸老侯爺為家國大義鞠躬盡瘁嘔心瀝血,其赤膽忠心,足以獲封一等公爵,封號哀家都擬好了,忠國公,子孫後代,世襲罔替。」

  光熹帝大驚,「母后為何突然要封賞陸家?」

  他剛剛還以為生母是人之將死其言也善,臨了這一天看開前塵往事,不曾想,她會徹底放下對那個人的仇恨。

  「你別多問,照著哀家的囑咐去做。」太后微喘著氣,眼底隱隱有淚花涌動,「你只要好好記著,倘若將來國有難,陸家必會挺身而出,助你恢復清明盛世。真有那一日,皇帝不必再顧及過往,芳華的夫君是戰神,哪怕沉寂多年,他也絕不會真淪落為尋常人,國為大,到那時,務必把人召回來助你一臂之力。」

  先帝駕崩之前,光熹帝都不曾聽到過如此駭人的遺言,他沒想到這些話會從太后嘴裡說出來。

  短時間內,光熹帝無法草率答應生母,只是儘量說著安撫的話,「兒臣已經讓人快馬加鞭送信去寧州,請芳華回來一趟,有什麼要交代的,母后等她來了當面跟她說。」

  太后抓著兒子胳膊的手鬆了松。

  光熹帝怕她失望,又道:「母后放心,兒臣會竭盡所能請人將您醫治好。」

  太后木愣愣地望著門口方向。

  她不是病了,是信念轟然倒塌過後的油盡燈枯,她比誰都清楚,自己已經沒幾天活頭。

  耳邊又傳來兒子的聲音,「母后,不管如何,您都一定要等到芳華回來。」

  太后覺得累,動了動嘴,卻發不出聲音,答不上兒子的話,只好閉上眼睛。

  光熹帝見狀,嚇得面色全變,忙伸手去探她鼻息,確定人還活著,這才大鬆口氣,吩咐蔣全,「快快去把王院首請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