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道觀很久沒有新弟子了,大師兄問過玄淵後還是下山去代收師弟,這才看到白家靈嬰的後續。

  吳福春知道自己跟其中一個靈嬰有緣,猶豫許久選擇過去查看看情況,萬一白家做得過分,她就把緣分掐斷,不打算去湊白家的熱鬧。

  到了白家之後吳福春並沒有馬上見到母體,而是被介紹了一番白家靈嬰的作用,看白家的意思,似乎是他們覺得這樣可以利誘吳福春。

  那場面挺尷尬的,作為錦衣裁縫鋪的老闆,吳福春完全不缺這種東西,甚至,她還有古代做法更殘酷的材料,白家的靈嬰,在吳福春看來毫無吸引力。

  家庭底蘊就是底氣,付生玉能被吳福春養成現在這樣,也是用很多很多東西慢慢養出來的,給了付生玉可以隨便做任何事的底氣。

  在白家待了幾天,吳福春快不耐煩的時候終於見到了母體,按照吳福春後來的說法,她說白家沒想到靈嬰是雙胎,一開始給胎兒加的藥量太大,忽略了母體的極限,才三個月左右,母親已經形容枯槁,快被吸乾了的模樣。

  靈嬰本就要在發育過程中持續性加藥物提拔天賦跟修為,真正做到從娘胎里就開始修煉。

  然而懷著雙胎普通靈嬰的母體已經是生一胎死一個,這次兩個最強的靈嬰,白家是掐著母體跟靈嬰承受極限加的藥。

  只有一個靈嬰的話母體自然能承受,可兩個靈胎,隨著孩子發育,不過三個月,母體就快不行了。

  吳福春看到的時候經過檢查,發現無論怎麼找補,兩個靈胎都很難順利出生。

  給母體補充靈力跟營養,靈胎也會繼續吸收母體的靈力跟生命,此時靈胎已經比母體強,還是雙份的,讓兩個靈胎成長到七個月,怕是能自己吃掉母體爬出來。

  白家的意思是,選哪個靈嬰出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靈胎能夠出生。

  吳福春也很無奈,白家一拖再拖,靈嬰慢慢分化出肢體,是最需要營養的時候,可偏偏現在給母體輸送營養就是在把孩子餵得更大,不出一個月,母體就得被靈胎殺死,沒有母親供養,他們也會死在腹中。

  那種情況吳福春處理不了,她占卜是強,卻不是專門以醫入道的修士,論醫術,說不定還比不過白家其他技術人員,他們都沒辦法,吳福春更別說了。

  接觸母體後,吳福春發現自己跟兩個靈胎確實有所感應,可命運給出的機會是一樣的。

  也就是說,兩個胎兒,無論哪個在她手裡,都會是一樣的命運,兩個靈嬰,有兩條命運,一條在白家,一條在吳福春手裡,至於是哪一個,卦象給出了一樣的機率。

  因為,決定權不在吳福春手裡,她不是做決定的那個人,孩子最終的走向自然跟她沒關係。

  吳福春甚至從命盤中看到了一個讓她不得不接受白家請求的事情——兩個靈胎里,跟她命運相關的那個孩子,是下一任錦衣裁縫鋪的繼承人。

  錯過這一個,她很難再遇上非常中意的繼承人了。

  每一任錦衣裁縫鋪的老闆基本都會四五十歲才開始收繼承人,新繼承人喊上一任都是喊奶奶,很少會提前找繼承人,收類似於自己女兒的孩子回來。

  那兩年,吳福春本也打算出去撿個孫女回來培養,就遇上了白家兩個靈嬰,可是只有其中一個會是她的繼承人兼孫女。

  因為這個,吳福春替白家出面,重新找到了在屠家準備抱養新師弟的大師兄。

  按照年齡來說,吳福春該喊大師兄一聲前輩,然而她早年跟玄淵有舊,又是忘年交,莫名比大師兄高了一個輩分。

  大師兄早已習慣師父交各個年齡段的朋友,不在意被年輕小自己幾千歲的後輩喊字,只問吳福春的意圖。

  吳福春說白家那個靈胎,是她命中注定的繼承人,可白家判斷失誤,母體大概會在胎兒四個月的時候死亡,四個月的靈胎無法獨自成活,需要大師兄的醫術保命。

  那時候屠亦家還沒同意屠亦去山上當道士,畢竟現在又不是古時候了,就算三生觀有真本事,他們也不想自己家受寵的小兒子去山上過辛苦的生活。

  大師兄好說歹說沒說通,這才留在屠家附近,讓吳福春順利找了過來。

  對於吳福春的請求,大師兄一時間不知道要不要答應,救人一命他很樂意,同時他更明白,他就算現在保住了母體的命,等到孩子出生,母體照樣會成為廢人,從而被白家當作藥物出售。

  已經知道結果的事情,大師兄不是很想干,做這種事過於缺德。

  吳福春卻說:「我覺得還是可以試一試的,我給那兩個靈嬰算的命數里,有一個可以終止白家計劃的可能,只是可能,需要我花費大量的時間精力去給她鋪路,不過,你要是願意幫我這忙,那未來我花這個精力,倒也算是彌補你今日不夠光彩的做法。」

  去順著白家的意救一個註定會死的靈嬰還延遲了母體的痛苦,對大師兄這樣正直的人來說,就是不光彩的事情。

  奈何吳福春說的可能性確實很吸引人,大師兄除了是道士,還是醫生,他看不得白家那些拿人當藥物的做法,每一個送到三生觀的靈嬰,他們都供奉在靈堂里,只希望那些靈嬰將來可以有一個好的轉世。

  既然吳福春說可以終止白家的計劃,大師兄猶豫後同意了,獨自去白家幫助母體儘量活到兩個靈胎可以順利出生的時間,而吳福春暫時留在屠家勸說屠家人讓屠亦上山當道士。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