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頁
原來都被皇上知曉了。
顧亭遠跪在地上,沉默不語。
皇上只是逗他而已,他與皇后一樣,都未曾見過此等奇男子,甚覺有趣。至於什麼男子威儀,什麼官員體面,皇上並不很在乎。能辦事,就是好官。
「罷了,起來吧。」他抬抬手,「朕剛剛不過與你閒話幾句,現在要跟你說正事了。」
顧亭遠不敢起:「請皇上吩咐。」
皇上道:「皇后想見見你夫人。她懷有龍子,需得保持心情舒暢。你回去囑咐你夫人,讓她知道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要哄得皇后開心,朕有賞。」
「是,皇上。」顧亭遠跪地謝恩。
回到家中,顧亭遠將此事告訴妻子。
「什麼?皇后要見我?」她訝異道,眉頭蹙起,「我知道了。」
不就是哄貴人?她又不是不懂。
顧亭遠見她皺眉,安撫道:「別擔心,不是壞事。」
陳寶音道:「我知曉。倘若要問罪,便不會由你告知我了。」
若皇后是馮家的靠山,想要整治她一個小小臣婦,再容易不過了。何須皇上召見顧亭遠,叮囑一通?
「嗯。」顧亭遠輕點頭,「不要擔心,萬事有我。」
陳寶音點點頭。
她這樣身份的人,去覲見皇后,會有專人教導。告知她皇后的喜好,宮中有何忌諱,還會簡單教導她一些禮儀。
倘若不是特別倒霉,她不會招惹禍事,陳寶音倒不很擔心。
「是顧家嗎?」這日,院門被敲響,傳來一個陌生的聲音。
恰巧,顧亭遠休沐在家。
他走出去,打開院門,看著門外的人道:「正是。不知您是?」
那人穿著打扮像個跑江湖的,把一個及膝高的布袋放在地上,說道:「您家人托我捎的東西。」
顧亭遠面露訝色,岳母托人捎東西過來?陳家村離京城,駕騾車兩日就能到,何至於托人送來?讓二哥駕車來,順便瞧瞧寶音和蘭蘭,才像岳母的風格。
「還有一封信。」那人又從懷裡取出一封皺皺巴巴的信,遞過去。
顧亭遠忙雙手接過,說道:「您請入內,喝口茶水,歇歇腳。」
「不了。」那人擺擺手,「你們若回信,便到這個地址找我,我只在京城停留三四日。」說完,報出一個地址來。
「多謝老兄。」顧亭遠見他不進去,便拱手道謝。
那人回禮,很快轉身走了。
「什麼人?」陳寶音從後面走過來,看著門口的破舊口袋,又瞧了瞧顧亭遠手裡的信。
顧亭遠彎腰提起布袋,不算重,約莫十幾斤,不知是什麼。他一手關上院門,說道:「送東西的。」
進了院子,顧舒容從廚房裡問出一句:「什麼人?」
「不認得。」顧亭遠回答道,在小凳上坐了,拆信,「許是送錯人了,若是送錯了,還要還回去的。」
信紙很薄,只有四個字:安好,弟留。
「弟弟?」顧亭遠皺起眉頭。
他又翻看信紙封皮,只見上面寫著「顧姐姐收」。
她也沒別的弟弟啊?他就是她唯一的弟弟了。顧亭遠這樣想著,拿著信到廚房去,說道:「姐姐,咱們還有遠房親戚嗎?」
「沒有了。」顧舒容正在揉面,搖搖頭道:「只咱們兩個了。」若還有親戚,當年也不會尋求方家的庇護。
顧亭遠便道:「好生奇怪。」若是認錯人,怎會這麼巧,他們家就姓顧?
「等等。」顧舒容忽然想到什麼,直起腰,「把信拿過來。」
她手上有麵粉,顧亭遠便把信紙展在她面前。
字跡並不是很好看,看得出沒有下苦功練過,筆畫間透著一股飛揚恣意。腦海中浮現一個高高的影子,少年郎生得極是好看,只是眼神沒有光彩,生死都不放在心上。
「送來了什麼,我瞧瞧。」她洗了手,走出廚房。
顧亭遠跟在她身後。
陳寶音和蘭蘭蹲在一旁,看著她開布袋。
布袋裡面是三個大小不一的口袋,依次打開來,最大的口袋裡裝著曬乾的枸杞,另外一個口袋盛著一隻木匣子,裡面是一根百年老參。
「嘶!」陳寶音不由得睜大眼睛,倒吸一口氣。
百年老參!誰托人給他們送這個?瞧著品相,十分之好,價值千兩銀子也不為過!
「快,看看剩下那隻口袋。」陳寶音攥著手心道。
如此珍貴的老參,居然隨意裝在一隻破口袋裡。不知剩下的那隻口袋,又裝著什麼?
顧舒容繃著臉,打開剩下一隻口袋。旋即,便怔住了。裡面是一串銅錢,瞧著不到一吊錢,約莫七八百文的樣子。
她手一松,銅錢落在口袋上。
眼神怔怔。
「姐姐?」陳寶音見她如此,不由問道:「是什麼人?」
看著不像尋常的親戚。她沒聽說過,顧家還有旁的親戚啊?
她看向顧亭遠,卻見顧亭遠也輕輕搖頭。
只見顧舒容的手微微發抖,好一會兒才道:「一個找死的人。」把銅錢裝回去,扔回布袋裡。
少年走之前,曾言他若死了,便把撫恤金寄過來。但他來了信,信上說安好,那這算什麼?
但凡他還有一丁點兒求生之心,就該把這些存起來,留待以後成家立業。
顧亭遠跪在地上,沉默不語。
皇上只是逗他而已,他與皇后一樣,都未曾見過此等奇男子,甚覺有趣。至於什麼男子威儀,什麼官員體面,皇上並不很在乎。能辦事,就是好官。
「罷了,起來吧。」他抬抬手,「朕剛剛不過與你閒話幾句,現在要跟你說正事了。」
顧亭遠不敢起:「請皇上吩咐。」
皇上道:「皇后想見見你夫人。她懷有龍子,需得保持心情舒暢。你回去囑咐你夫人,讓她知道什麼話能說、什麼話不能說。要哄得皇后開心,朕有賞。」
「是,皇上。」顧亭遠跪地謝恩。
回到家中,顧亭遠將此事告訴妻子。
「什麼?皇后要見我?」她訝異道,眉頭蹙起,「我知道了。」
不就是哄貴人?她又不是不懂。
顧亭遠見她皺眉,安撫道:「別擔心,不是壞事。」
陳寶音道:「我知曉。倘若要問罪,便不會由你告知我了。」
若皇后是馮家的靠山,想要整治她一個小小臣婦,再容易不過了。何須皇上召見顧亭遠,叮囑一通?
「嗯。」顧亭遠輕點頭,「不要擔心,萬事有我。」
陳寶音點點頭。
她這樣身份的人,去覲見皇后,會有專人教導。告知她皇后的喜好,宮中有何忌諱,還會簡單教導她一些禮儀。
倘若不是特別倒霉,她不會招惹禍事,陳寶音倒不很擔心。
「是顧家嗎?」這日,院門被敲響,傳來一個陌生的聲音。
恰巧,顧亭遠休沐在家。
他走出去,打開院門,看著門外的人道:「正是。不知您是?」
那人穿著打扮像個跑江湖的,把一個及膝高的布袋放在地上,說道:「您家人托我捎的東西。」
顧亭遠面露訝色,岳母托人捎東西過來?陳家村離京城,駕騾車兩日就能到,何至於托人送來?讓二哥駕車來,順便瞧瞧寶音和蘭蘭,才像岳母的風格。
「還有一封信。」那人又從懷裡取出一封皺皺巴巴的信,遞過去。
顧亭遠忙雙手接過,說道:「您請入內,喝口茶水,歇歇腳。」
「不了。」那人擺擺手,「你們若回信,便到這個地址找我,我只在京城停留三四日。」說完,報出一個地址來。
「多謝老兄。」顧亭遠見他不進去,便拱手道謝。
那人回禮,很快轉身走了。
「什麼人?」陳寶音從後面走過來,看著門口的破舊口袋,又瞧了瞧顧亭遠手裡的信。
顧亭遠彎腰提起布袋,不算重,約莫十幾斤,不知是什麼。他一手關上院門,說道:「送東西的。」
進了院子,顧舒容從廚房裡問出一句:「什麼人?」
「不認得。」顧亭遠回答道,在小凳上坐了,拆信,「許是送錯人了,若是送錯了,還要還回去的。」
信紙很薄,只有四個字:安好,弟留。
「弟弟?」顧亭遠皺起眉頭。
他又翻看信紙封皮,只見上面寫著「顧姐姐收」。
她也沒別的弟弟啊?他就是她唯一的弟弟了。顧亭遠這樣想著,拿著信到廚房去,說道:「姐姐,咱們還有遠房親戚嗎?」
「沒有了。」顧舒容正在揉面,搖搖頭道:「只咱們兩個了。」若還有親戚,當年也不會尋求方家的庇護。
顧亭遠便道:「好生奇怪。」若是認錯人,怎會這麼巧,他們家就姓顧?
「等等。」顧舒容忽然想到什麼,直起腰,「把信拿過來。」
她手上有麵粉,顧亭遠便把信紙展在她面前。
字跡並不是很好看,看得出沒有下苦功練過,筆畫間透著一股飛揚恣意。腦海中浮現一個高高的影子,少年郎生得極是好看,只是眼神沒有光彩,生死都不放在心上。
「送來了什麼,我瞧瞧。」她洗了手,走出廚房。
顧亭遠跟在她身後。
陳寶音和蘭蘭蹲在一旁,看著她開布袋。
布袋裡面是三個大小不一的口袋,依次打開來,最大的口袋裡裝著曬乾的枸杞,另外一個口袋盛著一隻木匣子,裡面是一根百年老參。
「嘶!」陳寶音不由得睜大眼睛,倒吸一口氣。
百年老參!誰托人給他們送這個?瞧著品相,十分之好,價值千兩銀子也不為過!
「快,看看剩下那隻口袋。」陳寶音攥著手心道。
如此珍貴的老參,居然隨意裝在一隻破口袋裡。不知剩下的那隻口袋,又裝著什麼?
顧舒容繃著臉,打開剩下一隻口袋。旋即,便怔住了。裡面是一串銅錢,瞧著不到一吊錢,約莫七八百文的樣子。
她手一松,銅錢落在口袋上。
眼神怔怔。
「姐姐?」陳寶音見她如此,不由問道:「是什麼人?」
看著不像尋常的親戚。她沒聽說過,顧家還有旁的親戚啊?
她看向顧亭遠,卻見顧亭遠也輕輕搖頭。
只見顧舒容的手微微發抖,好一會兒才道:「一個找死的人。」把銅錢裝回去,扔回布袋裡。
少年走之前,曾言他若死了,便把撫恤金寄過來。但他來了信,信上說安好,那這算什麼?
但凡他還有一丁點兒求生之心,就該把這些存起來,留待以後成家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