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頁
傷口貫通,撒上金瘡藥之後裹起來,可以暫且用肩甲固定。他被韋萌萌扶著站起來,啞聲問道:杜漸在哪。
韋萌萌道:不知為何,杜將軍正率領他的隊伍離開皇宮。我看他沒有跟您一同行動,覺得有些怪異……
聶先生定了定神,道:無妨。你以我的名義將附近的人手召集起來,到金鑾殿去。
韋萌萌點頭照辦。片刻後,聶先生進入金鑾殿中。殿內禁衛幾乎已經誅殺殆盡,而若干還在皇城的大臣,已經按照之前的計劃,陸續被押送到殿中來了。
聶先生走到龍椅上坐了下來,對殿內南夏諸臣道:張君已死,從今日起,朕便是你們的皇帝。
眾臣呆愣片刻,然後由某一個人起了頭,眾人在血污和遍布屍體的金鑾殿山呼萬歲,擁立新君。
聶先生看著殿下這些人,本該覺得暢快,卻覺得苦悶。血仍在緩慢流淌,他離開那偏殿之前,最後看了一眼張君。那顆頭顱落在地上,垂目微笑,倒是一副安寧的神情。
十天之後,兩個消息陸續傳到了這個嶄新的南夏朝廷。
第一個,是晟國璟帝因為汝西王此舉而憤怒,為避免內外勾結,賜死了另外兩位外封的王爺。於是至此為止,先帝子嗣便只剩下了汝西王一人。
第二個,是原晟國將軍杜漸,擁重兵自立為王,是為端王。
--------------------
感謝在2023-02-23 20:44:52~2023-02-24 18:59:0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雲錯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35章
嫡子,現在我們可以直接稱之為南夏先帝懷宗皇帝之子張邇雅,此時正在南夏宮廷的花園廊亭旁。一些柳樹在水邊生長,枝條隨風輕搖,似乎正與水中游魚點頭私語。張邇雅折了一條柳枝,掐開一段,柳枝的內層被取出來,放在口邊一吹,就成了個哨子。哨音悠揚,仿佛一隻鳥兒,能飛到樹梢,甚至飛過宮牆。
去年他剛剛隨聶先生偷跑出南夏皇城,路上捉過蝴蝶,撿過河蚌,摘過野花,也曾在星光下策馬穿過綠油油的原野。聶先生講給他無數的故事,有些是真,有些也許是假;也教會了他怎麼用柳枝做哨,有些成功,也有些發不出聲。他當時快活至極,為能暫時離開嚴厲的父皇、在廣闊田地里玩耍而高興,沒有想過自己再回到皇城時,要做的任務是為已經死去的父皇扶棺。
皇城還是南夏的皇城,宮殿裡的血跡擦得乾乾淨淨,纖塵不染;夏天百花盛放,草木繁茂,花園裡美景如畫,夜晚時分,明月高懸,鳥鳴啁啾,跟過去並沒有什麼兩樣。
張邇雅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引來宮人的驚呼。
他病了一場。本來他這一年鍛鍊得不錯,身體比同齡人還要結實一些;但病來如山倒,等到他從多日昏沉中醒過來,看到熟悉的太醫令坐在自己身邊,老人臉上有一種憐憫的傷感。
張邇雅愣愣地看著他。他沙啞道:是假的嗎?
太醫令道:是真的。
張邇雅掙扎著坐起身,怒吼道:你在騙我!你們所有人——所有人都——
太醫令站起身來。這位老人姿態恭順地行禮,低聲道:老朽是一隻腳已經踏進了墳墓的人,沒有說謊的理由。若是老朽這條命可以換回年輕人的命,願引頸就死,也算是報答了君恩。
張邇雅指著他,厲聲道:你死了又有什麼用?!我難道不知道人死不能復生?我難道不明白那些冠冕堂皇的道理?整個南夏都在服喪,官員們每隔七天都過去朝堂上痛哭,皇城不允許百姓在此期間婚嫁,山嶺使僱傭幾千名石匠,這些——都是做戲!
他怒吼道:這一切結束後,你們依然是該怎麼生活就怎麼生活,你們飲酒作樂,就好像一切都可以翻過一頁——
太醫令道:天子駕崩,並不是一件輕易就會消散的悲傷之事。
張邇雅的聲音已經吼得啞了,此時嘶聲力竭道:對你們來說是什麼天子,是什麼皇帝,對我來說,是我的父親!我父親死了,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我再也不能——再也不能——
他此時終於哭了出來,一時間再也無法說出半句話來。太醫令行禮而後退,留給這孩子空間和時間。這幾日來他一直擔憂著張邇雅的狀態,此時終於能哭出來,應該就不至於心郁嘔血。
剩下的,仍是要交給時間。
他叮囑宮人之後,如往常一樣再來到養心殿。南夏的新皇帝這段時間散朝後,幾乎都在養心殿批閱;那位新任的太傅韓先生,也必然陪伴其左右。
韓太傅本姓似乎並不是韓,但他一路護送張邇雅回到京城,聽說在嫡子離開京城的一年裡始終以先生身份教導他,故而不是外人,並不需要避諱什麼。
太醫令求見後,來到殿中。太傅抬頭看見他,不由得問道:今日還好嗎?
太醫令向皇帝和太傅行禮,低聲道:殿下仍是傷心不已,但已經很疲倦,哭累了,也許就會睡一覺。
皇帝抬起頭來,看了他一眼,道:若是能在粥里加些安神助眠的藥,也該適當加一些了。
太醫令垂目道:臣已經按陛下吩咐,安排好了御膳房。
皇帝凝視著這個老人,道:你不願看著我嗎?
太醫令顫了顫,道:臣不敢。
韋萌萌道:不知為何,杜將軍正率領他的隊伍離開皇宮。我看他沒有跟您一同行動,覺得有些怪異……
聶先生定了定神,道:無妨。你以我的名義將附近的人手召集起來,到金鑾殿去。
韋萌萌點頭照辦。片刻後,聶先生進入金鑾殿中。殿內禁衛幾乎已經誅殺殆盡,而若干還在皇城的大臣,已經按照之前的計劃,陸續被押送到殿中來了。
聶先生走到龍椅上坐了下來,對殿內南夏諸臣道:張君已死,從今日起,朕便是你們的皇帝。
眾臣呆愣片刻,然後由某一個人起了頭,眾人在血污和遍布屍體的金鑾殿山呼萬歲,擁立新君。
聶先生看著殿下這些人,本該覺得暢快,卻覺得苦悶。血仍在緩慢流淌,他離開那偏殿之前,最後看了一眼張君。那顆頭顱落在地上,垂目微笑,倒是一副安寧的神情。
十天之後,兩個消息陸續傳到了這個嶄新的南夏朝廷。
第一個,是晟國璟帝因為汝西王此舉而憤怒,為避免內外勾結,賜死了另外兩位外封的王爺。於是至此為止,先帝子嗣便只剩下了汝西王一人。
第二個,是原晟國將軍杜漸,擁重兵自立為王,是為端王。
--------------------
感謝在2023-02-23 20:44:52~2023-02-24 18:59:0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雲錯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35章
嫡子,現在我們可以直接稱之為南夏先帝懷宗皇帝之子張邇雅,此時正在南夏宮廷的花園廊亭旁。一些柳樹在水邊生長,枝條隨風輕搖,似乎正與水中游魚點頭私語。張邇雅折了一條柳枝,掐開一段,柳枝的內層被取出來,放在口邊一吹,就成了個哨子。哨音悠揚,仿佛一隻鳥兒,能飛到樹梢,甚至飛過宮牆。
去年他剛剛隨聶先生偷跑出南夏皇城,路上捉過蝴蝶,撿過河蚌,摘過野花,也曾在星光下策馬穿過綠油油的原野。聶先生講給他無數的故事,有些是真,有些也許是假;也教會了他怎麼用柳枝做哨,有些成功,也有些發不出聲。他當時快活至極,為能暫時離開嚴厲的父皇、在廣闊田地里玩耍而高興,沒有想過自己再回到皇城時,要做的任務是為已經死去的父皇扶棺。
皇城還是南夏的皇城,宮殿裡的血跡擦得乾乾淨淨,纖塵不染;夏天百花盛放,草木繁茂,花園裡美景如畫,夜晚時分,明月高懸,鳥鳴啁啾,跟過去並沒有什麼兩樣。
張邇雅直挺挺地倒了下去,引來宮人的驚呼。
他病了一場。本來他這一年鍛鍊得不錯,身體比同齡人還要結實一些;但病來如山倒,等到他從多日昏沉中醒過來,看到熟悉的太醫令坐在自己身邊,老人臉上有一種憐憫的傷感。
張邇雅愣愣地看著他。他沙啞道:是假的嗎?
太醫令道:是真的。
張邇雅掙扎著坐起身,怒吼道:你在騙我!你們所有人——所有人都——
太醫令站起身來。這位老人姿態恭順地行禮,低聲道:老朽是一隻腳已經踏進了墳墓的人,沒有說謊的理由。若是老朽這條命可以換回年輕人的命,願引頸就死,也算是報答了君恩。
張邇雅指著他,厲聲道:你死了又有什麼用?!我難道不知道人死不能復生?我難道不明白那些冠冕堂皇的道理?整個南夏都在服喪,官員們每隔七天都過去朝堂上痛哭,皇城不允許百姓在此期間婚嫁,山嶺使僱傭幾千名石匠,這些——都是做戲!
他怒吼道:這一切結束後,你們依然是該怎麼生活就怎麼生活,你們飲酒作樂,就好像一切都可以翻過一頁——
太醫令道:天子駕崩,並不是一件輕易就會消散的悲傷之事。
張邇雅的聲音已經吼得啞了,此時嘶聲力竭道:對你們來說是什麼天子,是什麼皇帝,對我來說,是我的父親!我父親死了,你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我再也不能——再也不能——
他此時終於哭了出來,一時間再也無法說出半句話來。太醫令行禮而後退,留給這孩子空間和時間。這幾日來他一直擔憂著張邇雅的狀態,此時終於能哭出來,應該就不至於心郁嘔血。
剩下的,仍是要交給時間。
他叮囑宮人之後,如往常一樣再來到養心殿。南夏的新皇帝這段時間散朝後,幾乎都在養心殿批閱;那位新任的太傅韓先生,也必然陪伴其左右。
韓太傅本姓似乎並不是韓,但他一路護送張邇雅回到京城,聽說在嫡子離開京城的一年裡始終以先生身份教導他,故而不是外人,並不需要避諱什麼。
太醫令求見後,來到殿中。太傅抬頭看見他,不由得問道:今日還好嗎?
太醫令向皇帝和太傅行禮,低聲道:殿下仍是傷心不已,但已經很疲倦,哭累了,也許就會睡一覺。
皇帝抬起頭來,看了他一眼,道:若是能在粥里加些安神助眠的藥,也該適當加一些了。
太醫令垂目道:臣已經按陛下吩咐,安排好了御膳房。
皇帝凝視著這個老人,道:你不願看著我嗎?
太醫令顫了顫,道:臣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