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朱遠才嚇了一跳,忙磕頭求饒命,卻見田太后念了聲阿彌陀佛,道:「念在景王府才辦完喜事,他里外忙活,一時疏忽也是有的,更何況若是斬了,上哪兒再找個得力的人替阿霄管家?」

  大長公主哼道:「就算死罪可免,活罪難逃!該當眾杖責他五十大板,看今後誰還敢怠慢主子。」

  話音落下,朱遠才一個哆嗦,五十大板,怕不是要他屁股開花?

  他只得趕忙看向太后,卻見田太后道,「五十大板未免有些過重了吧?他年紀也不小了,怕不是要打出什麼事來?」

  哪知話音才落,卻聽一個聲音道:「五十不夠,打一百。」

  不是別人,卻是慕容霄。

  眾人一愣,沈拾月也有些意外,小傻子居然連算術題都會做?

  而緊接著,卻見他徑直朝朱遠才走了過去,還挽起了袖口。

  沈拾月眼珠一轉,趕忙上前幾步將他拉住,道:「殿下不可動手,陛下會為您主持公道的。」

  這話一出,皇帝收起目中一瞬的猶疑,頷首道:「那就依兄長的意思,將其杖責一百,以儆效尤。」

  話音落下,眾人應是,朱遠才卻癱在了地上。

  杖責一百?

  他豈不是要殘廢!

  沈拾月默默在心間微笑,她的烏鴉嘴絕對彈無虛發!

  當然,也還是得感謝大長公主,若非這位當姑母的疼愛大侄子,今日也不會如此順利。

  不過,這還沒完。

  待到那朱遠才被拖走之後,卻見大長公主又道:「對了,我今日還想請教一下禮部尚書大人,若是陛下大婚,朝廷會出多少聘禮?」

  禮部尚書忙道:「啟稟殿下,依照本朝禮制,當有黃金百兩,白銀千兩。另賜府邸,良田,三牲,六畜。還要有金器銀器,綾羅綢緞等等。具體情形則要再商議定奪。」

  大長公主頷首,又問:「那前幾年汾陽王娶王妃的時候,給了多少聘禮?」

  禮部尚書又道:「若臣沒有記錯,汾陽王殿下大婚時的聘禮該是黃金五十兩、白銀四百兩,南海珍珠十兩,各色絹紗錦羅共計一百匹。還有胭脂粉黛百份,及三牲、白米,精面等等……」

  大長公主點了點頭,又問:「那今次景王大婚,你們給了沈家多少聘禮?」

  沈拾月一頓。

  大長公主這是……要替她要彩禮?

  ……姑母好剛!

  作者有話說:

  來了來了~~

  第11章

  聽大長公主這樣問,禮部尚書明顯一頓,餘光瞧了眼太后,方道,「啟稟殿下,景王殿下的聘禮有三牲兩對,豬肉二十斤,黃酒四壇……」

  話未說完,便被大長公主冷笑打斷,「聽聽,『三牲兩對,豬肉二十斤,』這竟然是堂堂皇家的聘禮?不知道的還當是哪個鄉里的莊戶人家娶媳婦兒呢!」

  禮部尚書趕忙又道,「臣還沒有說完,聘禮中還有大珍珠、赤金鳳簪、珊瑚鳳冠,以及各色綾羅……」

  「廢話,」

  大長公主再度打斷,「這都是給景王妃做禮服頭面,日常穿戴用的,大婚前日就送到王府里去了,這都能算作聘禮?」

  禮部尚書沒有說話,因為他無話可說。

  大長公主卻又道,「怪道近來城裡的百姓對我們慕容家頗有微詞,原來問題出在這兒。景王身為陛下親兄長,頂著親王的頭銜,聘禮居然還不如汾陽王一個郡王?天底下哪有這樣的理?」

  田太后向禮部尚書投來目光,禮部尚書只好又道,「請殿下明鑑,景王妃與汾陽王妃的母家不能相提並論,那沈平瀾畢竟身犯欺君之罪在先,若是借著親事大肆犒賞,恐怕不妥。」

  大長公主皺眉,「這樣一說,我就更不明白了。若嫌棄沈家有罪,為何要給阿景結這門親事?」

  這話一出,田太后終於不得不開口道,「一碼歸一碼,先帝在世時,就稱讚過沈家的教養,哀家也是念在沈氏的人品,才為阿霄訂的婚事,太皇太后也是贊成的。」

  沈拾月聞言呵呵——

  真的嗎?

  田太后難道不是因為嫉恨她爹,才把她跟小傻子綁在一起,好叫沈家永遠無法翻身,也叫小傻子沒有任何支持的嗎?

  當然,眼下有好姑母大長公主頂著,也不用她開口。

  果然,一聽這話,大長公主立時又道,「太后說得好,我只是不明白禮部的做法,既是一碼歸一碼,那又為何把親事跟沈平瀾的過失掛鉤?如今既然結了這親事,禮數卻又不做全,這算什麼事?」

  說著又看向禮部尚書,厲聲質問,「堂堂景王妃的娘家,連處像樣的宅院都沒有,如今竟還住在打石坊哪種流民混雜之地,叫景王日後陪媳婦省親,都要叫人指指點點。從此以後,每逢節慶,都要叫世人嘲笑景王,乃至皇家小氣,這就是你們禮部的目的?」

  「再往下說,他日陛下大婚,若是聘禮出的多,百姓會不會議論太后對陛下及景王的厚此薄彼?難不成你們也要給皇后的娘家幾斤豬肉,幾罈子黃酒了事?」

  禮部尚書嚇了一跳,只好跪地道,「臣不敢,是臣等考慮不周。」

  大長公主哼道,「無能蠢笨!且居然瞞著陛下私做主張,簡直可惡至極!」

  沈拾月在旁暗道佩服!

  大長公主這帳簡直算得太漂亮了!這角度找的人無話可說,又把罪過全都推到禮部頭上,給足了皇帝太后台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