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如此又過了一年,胤禛啟用新年號雍正,他忙著爭執朝堂,穩定邊疆,卻越發的不去後宮了,下了朝就是乾清宮養心殿。他正是壯年,若說對後宮這些老人都看膩了,緣何選秀的時候也不往後宮挑選秀女呢?

  聯繫到一年前孝眞憲皇后的死,果然愛新覺羅家又出了一個情種。

  且說十四阿哥回到京城,卻直接看見四哥坐上了那個位置,還沒有封德妃為皇后,越發的恨上了老四,可他手裡雖然有兩黃旗的兵力,兩黃旗佐領直接有康熙的手諭,寫著若是他大行云云,直接聽從新帝的命令。所以十四阿哥沒辦法,只能接受這個事實,他立了功,胤禛也不小氣,直接升了親王。

  胤禛子嗣不豐,只齊嬪所出三阿哥弘晨,平妃所出四阿哥弘曆,熹嬪所出五阿哥弘晝,裕嬪所出六阿哥弘瞻還有年貴妃所出的七阿哥弘暄。與康熙比起來可是少太多了。然而胤禛只對三阿哥大力培養,其餘的皇子俱都是淡淡的。

  齊嬪成了嬪,成了後宮中最大的笑話,可誰也不敢欺負於她,她雖然失了寵,可是三阿哥得生疑,將來一個聖母皇太后總是少不了她的。這個時候,她反倒有些感謝孝元仁皇后佟氏了,若不是三阿哥在她跟前養了那麼長的一些日子,三阿哥也不會得了皇帝的青眼。故而她極為氣憤之下,竟是辦了一件蠢事。

  雍正三年的時候,齊嬪窺視乾清宮,皇帝震怒,直接把齊嬪降為答應,趕入了冷宮。而後雍正踏足了許久沒去儲秀宮見了皇后。皇后面色歡喜非常,卻見雍正冷著一張臉,小心翼翼的說著話,她不喜李答應愛掐尖,可是畢竟是三阿哥生母,若如此對待,恐三阿哥面上不好看。

  「萬歲爺,李氏也是太過衝動了,看在三阿哥的面兒上,且饒了她這一遭,三阿哥成了答應所出的皇子,以後如何。。。。。。。。」那拉氏忐忑不安。

  胤禛冷哼,直直的看著那拉氏:「阿寧活著的時候,只你一人見過她,想來你也知道了,朕不瞞著你,阿寧是什麼身份,你也是知道的。」

  那拉氏面色一白,低下頭沉默回應。

  「李氏若只是窺視帝蹤,朕還可放過她,不過她使奴婢進了永壽宮,知道了那秘密,朕如何能夠放過她?你是皇后,朕該給你的尊榮必然會給你,不過這永壽宮和李氏你給我看好了,若再出現此問題,朕唯你是問。」說完胤禛甩袖而去。

  那拉氏面露苦澀,她還有什麼尊榮呢?在他給那人的封號為『眞』的時候,縱然是追贈,不是追封,她也是什麼面子裡子都不剩了。

  李氏被棄,有些人都等著看三阿哥的笑話,答應的兒子如何能做太子?雍正帝卻直接下了一道聖旨,把三阿哥改了玉碟,掛在了孝眞憲皇后的名下。這峰迴路轉的,雍正覺得沒什麼不妥當,他不就是改了玉碟,生母成了孝懿仁皇后嗎?他的兒子如何使不得呢?

  聽聞了這個旨意,平妃佟氏直遺憾的對自家兒子嘆息,摸著他的額頭,不住的說:「若當初你生的早些,被孝元仁皇后養在身邊,那如今得了尊榮地位的可就是本宮的四阿哥了。」

  四阿哥弘曆如今正是十三四歲的青蔥年紀,聞言,不屑道:「孝元仁皇后明明是額娘的親姑姑,卻一點也不親近提拔額娘,兒子也不稀罕她看重兒子。」

  平妃只嘆息,她一個庶女,如今能做了妃位,已經是得先皇后庇佑了,只她的兒子不明白。

  時間還在繼續,雍正皇帝也越發的老了,八阿哥等人煽動四阿哥弘曆恢復八王議政,雍正怒不可歇,直削了八阿哥九阿哥十阿哥和十四阿哥的爵位,圈禁了起來,可他到底還記得八阿哥和十阿哥是她養大的,只是限制了自由,榮養了起來。四阿哥犯了這番的錯處,雍正在十三年冊封自己這些兒子的時候,直接冊了三阿哥為太子,五阿哥為和親王,六阿哥為正郡王,七阿哥為順郡王,而四阿哥只被封了個固山貝子。

  曹家乃是八阿哥一黨,曾經十公主與曹沾之間的口頭約定也做不得數了,曹家被貶。雍正和十一挑了戶部尚書富察家米思翰最小的兒子榮善,看著這富察家不顯山不露水的,不過榮善的三哥李榮保和他兒子傅恆在後世可是大大的有名。

  三阿哥大婚的時候,娶嫡福晉正是李榮保的女兒富察氏墩兒,如此一來,固倫公主與未來的皇帝都有了姻親,更是有了保障。

  雍正十五年,那拉皇后薨逝,封號為孝敬憲。雍正二十二年的時候,皇帝崩,太子弘晨繼位,按照先帝遺囑,與孝眞憲皇后合葬於泰陵主殿,卻不與孝敬憲皇后合葬。在後世,許多學者均認為雍正是真真的痴情種子,證據有三,一為『喜塔臘氏』的封號為眞,眞通真,這豈不是就是說喜塔臘氏才是他真正的皇后嗎?而那拉氏的封號為『敬』,到底是他敬重那拉氏,還是要那拉氏敬重喜塔臘氏就不得而知了。其二,雍正皇帝不與那拉氏合葬,反而與喜塔臘氏合葬。其三便是,喜塔臘氏死的時候,雍正是親手斂棺,並在她死後,起居注無一日臨幸後宮。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

  三阿哥登基,年號隆興,是為大清的第四位皇帝,隆興帝。

  福賢親王更是長壽活到了七十幾歲,安然而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