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頁
這時候三阿哥等人也得了信,他們幾個不是如三阿哥五阿哥一般無心奪嫡,要不就是像十七阿哥這般年歲小。李德全親手舉著遺詔,十一率先跪下:「臣弟謹遵皇上吩咐,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有了十一,其餘幾個阿哥對視了一眼,也紛紛跪下,承認了四阿哥這個新帝。
康熙五十年,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薨!
98
☆、倒計時
蘇寧打開窗戶,一股清風撲面而來,吹淡了屋內的薰香氣味兒,她住在這,用的是雍郡王側福晉的名義,顯然老四府中的那些妻妾對她這位側福晉很是好奇,想要一探究竟卻都被蘇培盛擋了回來。她是不在乎這個名義的,不過權宜之計,難道就當真了?
因為這個名分,她身邊也有了伺候的貼身丫鬟兩個,嬤嬤兩個並幾個做粗活的小廝。俱都是四阿哥親自挑選的老實人,沒見過『元孝皇后』的。
「側福晉,蘇公公來了。」
蘇培盛趕忙進了來,滿頭大汗,蘇寧親自給他倒了一杯茶水。
蘇培盛將幾個小丫頭都趕了出去,在蘇寧身邊耳語了幾句。
頓時,蘇寧大驚失色:「此事當真?可叫我三哥隆科多把京城各部都看住了才是。」隆科多兼任著九門提督,別看只不過是個駐京武官,可是京城的治安就靠他了,如今政權交替,誰掌握住了京城,誰就有勝算。
蘇培盛笑道:「主子放心,爺早就安排好了,如今早已經昭告天下,只是主子這裡,萬歲爺怕您擔心,故而封鎖了此間消息。現在福晉側福晉們都進了宮,主子也請隨我進宮吧。」
蘇寧皺著眉頭,甩了帕子:「我並未答應老四,這個側福晉的名分也不過是權益之計。怎麼著我也得去福親王府才是,怎能夠進宮呢?」
別人不知道蘇寧的身份,可是一直跟著四阿哥的蘇培盛卻是知道的,他陪著笑:「主子還是先隨奴才去吧,福親王也在宮內,主子若是想見便隨奴才走吧。」
蘇寧嘆了一口氣,只好收拾了東西隨著蘇培盛進宮。
她在這紫禁城住了二十多年,只有當初選秀時,才窺得外觀形狀,如今不過短短兩年,她就又回到這個華麗的牢籠。
總之,她見招拆招便是。
馬車停在了永壽宮,蘇培盛引著蘇寧進去,永壽宮沒有別人住,正殿裡還是她舊時住用著的舊物,還引了一干伺候奴才。宮裡見過蘇寧的老人無不感嘆這位側福晉與『元孝皇后』相貌神似。可任誰也不會想到蘇寧就是元孝皇后。
這是因為蘇寧實在是太年輕了,看外表頂多是二十出頭,『元孝皇后』若是還活著,也有將近四十歲了。
大概這是主神唯一給蘇寧的外掛。
蘇培盛心知這位主子是萬歲爺心頭的人,且萬歲爺吩咐了,要牢牢的守住永壽宮,不得讓別人入內。蘇寧心裡焦急,叫住蘇培盛:「我何時才能見到十一?」
蘇培盛急忙道:「主子稍事休息,如今萬歲爺初初登基,萬事不穩,十一阿哥十三阿哥正幫著萬歲爺呢,主子莫著急。」
如同蘇培盛所說,康熙在九州清晏薨逝,臨死前只有他一個皇子在身邊,雖然四阿哥手中有遺詔,隆科多尹德也接到了康熙遺詔,可未免不是四阿哥自己杜撰的。
養心殿一時煙火交鋒,十一無辜成了眾人說嘴的對象。
最先跳出來的竟然是九阿哥:「爺不服,皇阿瑪圈了大哥,廢了太子,訓斥了八哥,可若是要立也應該立十一,還輪不到你雍郡王做這個皇帝。」
十三皺著眉頭:「九哥這是什麼意思?你若不信,何不問問皇阿瑪身邊的李諳達,這話是不是皇阿瑪親口說的,一問便知。」
十一一看火要燒到自己的身上,立馬撇清關係:「皇阿瑪還在的時候便說我性子頑劣,遊手好閒,只願臣弟一生活的平安富貴,哪能立我呢?眾位哥哥切莫再說了。」
四阿哥已經換上了明黃的朝服,外面穿著孝衣,他就知道這群兄弟不會安分:「眾位弟弟們若是不信朕,朕只有拿下正大光明後的盒子,打開一看便知朕手中的遺詔是真是假!」
此時,十三請了朝中幾個最有名望的大臣監視,命李德全從那匾後取下盒子,打開一看,其中赫然正是四阿哥的名字。
『朕自六歲繼位,至今已有五十載,自省吾身,無愧祖宗,無愧大清。唯朕之長子嫡子皆才德難以服眾,不孝不順,不仁不義,無以傳承大統。朕之第四子胤禛,為仁惠皇貴妃佟氏所出,才德出眾,仁義賢明。朕深感時日無多,若朕大行,則傳位於第四子胤禛。元孝皇后所出第十一子,為朕之嫡子,冊其爵位為鐵帽子王,新皇必善待之。
康熙五十年三月十五』
這份證據簡直比那遺詔還要確鑿,八阿哥幾個面面相覷,咬著牙給四阿哥跪下,算是承認了四阿哥這位新皇。
四阿哥舒了一口氣,康熙確實是有遺詔,不過這正大光明匾後面卻並不是康熙所寫。當時他的皇阿瑪病的極為突然,傳位的旨意也是突然了,哪裡顧得上在再寫一份放在『正大光明』匾的後面。還是蘇寧早有準備,她常年跟在康熙身邊,早把他的字跡模仿的出神入化,提前寫了這份旨意,才免於讓他被質疑。
四阿哥剛一登基,便大肆封賞他的幾個兄弟,如八阿哥被封為廉親王,九阿哥為孝郡王,十阿哥為榮郡王,三阿哥五阿哥俱升親王,十三阿哥封怡郡王,就連遠在蒙古的十四阿哥也沒落下被封了恂郡王。幾個小阿哥如十五十六十七等俱為固山貝子。而十一阿哥更是被封為福賢親王,加封鐵帽子王。
有了十一,其餘幾個阿哥對視了一眼,也紛紛跪下,承認了四阿哥這個新帝。
康熙五十年,清聖祖愛新覺羅玄燁薨!
98
☆、倒計時
蘇寧打開窗戶,一股清風撲面而來,吹淡了屋內的薰香氣味兒,她住在這,用的是雍郡王側福晉的名義,顯然老四府中的那些妻妾對她這位側福晉很是好奇,想要一探究竟卻都被蘇培盛擋了回來。她是不在乎這個名義的,不過權宜之計,難道就當真了?
因為這個名分,她身邊也有了伺候的貼身丫鬟兩個,嬤嬤兩個並幾個做粗活的小廝。俱都是四阿哥親自挑選的老實人,沒見過『元孝皇后』的。
「側福晉,蘇公公來了。」
蘇培盛趕忙進了來,滿頭大汗,蘇寧親自給他倒了一杯茶水。
蘇培盛將幾個小丫頭都趕了出去,在蘇寧身邊耳語了幾句。
頓時,蘇寧大驚失色:「此事當真?可叫我三哥隆科多把京城各部都看住了才是。」隆科多兼任著九門提督,別看只不過是個駐京武官,可是京城的治安就靠他了,如今政權交替,誰掌握住了京城,誰就有勝算。
蘇培盛笑道:「主子放心,爺早就安排好了,如今早已經昭告天下,只是主子這裡,萬歲爺怕您擔心,故而封鎖了此間消息。現在福晉側福晉們都進了宮,主子也請隨我進宮吧。」
蘇寧皺著眉頭,甩了帕子:「我並未答應老四,這個側福晉的名分也不過是權益之計。怎麼著我也得去福親王府才是,怎能夠進宮呢?」
別人不知道蘇寧的身份,可是一直跟著四阿哥的蘇培盛卻是知道的,他陪著笑:「主子還是先隨奴才去吧,福親王也在宮內,主子若是想見便隨奴才走吧。」
蘇寧嘆了一口氣,只好收拾了東西隨著蘇培盛進宮。
她在這紫禁城住了二十多年,只有當初選秀時,才窺得外觀形狀,如今不過短短兩年,她就又回到這個華麗的牢籠。
總之,她見招拆招便是。
馬車停在了永壽宮,蘇培盛引著蘇寧進去,永壽宮沒有別人住,正殿裡還是她舊時住用著的舊物,還引了一干伺候奴才。宮裡見過蘇寧的老人無不感嘆這位側福晉與『元孝皇后』相貌神似。可任誰也不會想到蘇寧就是元孝皇后。
這是因為蘇寧實在是太年輕了,看外表頂多是二十出頭,『元孝皇后』若是還活著,也有將近四十歲了。
大概這是主神唯一給蘇寧的外掛。
蘇培盛心知這位主子是萬歲爺心頭的人,且萬歲爺吩咐了,要牢牢的守住永壽宮,不得讓別人入內。蘇寧心裡焦急,叫住蘇培盛:「我何時才能見到十一?」
蘇培盛急忙道:「主子稍事休息,如今萬歲爺初初登基,萬事不穩,十一阿哥十三阿哥正幫著萬歲爺呢,主子莫著急。」
如同蘇培盛所說,康熙在九州清晏薨逝,臨死前只有他一個皇子在身邊,雖然四阿哥手中有遺詔,隆科多尹德也接到了康熙遺詔,可未免不是四阿哥自己杜撰的。
養心殿一時煙火交鋒,十一無辜成了眾人說嘴的對象。
最先跳出來的竟然是九阿哥:「爺不服,皇阿瑪圈了大哥,廢了太子,訓斥了八哥,可若是要立也應該立十一,還輪不到你雍郡王做這個皇帝。」
十三皺著眉頭:「九哥這是什麼意思?你若不信,何不問問皇阿瑪身邊的李諳達,這話是不是皇阿瑪親口說的,一問便知。」
十一一看火要燒到自己的身上,立馬撇清關係:「皇阿瑪還在的時候便說我性子頑劣,遊手好閒,只願臣弟一生活的平安富貴,哪能立我呢?眾位哥哥切莫再說了。」
四阿哥已經換上了明黃的朝服,外面穿著孝衣,他就知道這群兄弟不會安分:「眾位弟弟們若是不信朕,朕只有拿下正大光明後的盒子,打開一看便知朕手中的遺詔是真是假!」
此時,十三請了朝中幾個最有名望的大臣監視,命李德全從那匾後取下盒子,打開一看,其中赫然正是四阿哥的名字。
『朕自六歲繼位,至今已有五十載,自省吾身,無愧祖宗,無愧大清。唯朕之長子嫡子皆才德難以服眾,不孝不順,不仁不義,無以傳承大統。朕之第四子胤禛,為仁惠皇貴妃佟氏所出,才德出眾,仁義賢明。朕深感時日無多,若朕大行,則傳位於第四子胤禛。元孝皇后所出第十一子,為朕之嫡子,冊其爵位為鐵帽子王,新皇必善待之。
康熙五十年三月十五』
這份證據簡直比那遺詔還要確鑿,八阿哥幾個面面相覷,咬著牙給四阿哥跪下,算是承認了四阿哥這位新皇。
四阿哥舒了一口氣,康熙確實是有遺詔,不過這正大光明匾後面卻並不是康熙所寫。當時他的皇阿瑪病的極為突然,傳位的旨意也是突然了,哪裡顧得上在再寫一份放在『正大光明』匾的後面。還是蘇寧早有準備,她常年跟在康熙身邊,早把他的字跡模仿的出神入化,提前寫了這份旨意,才免於讓他被質疑。
四阿哥剛一登基,便大肆封賞他的幾個兄弟,如八阿哥被封為廉親王,九阿哥為孝郡王,十阿哥為榮郡王,三阿哥五阿哥俱升親王,十三阿哥封怡郡王,就連遠在蒙古的十四阿哥也沒落下被封了恂郡王。幾個小阿哥如十五十六十七等俱為固山貝子。而十一阿哥更是被封為福賢親王,加封鐵帽子王。